12月8日凌晨,蘋果系統 RC 版(正式版的前一個版本)的更新中,國行使用者期待已久、久到幾乎忘記的心電圖功能,就像一個回家太晚不想被爸媽發現的孩子一樣,偷咪咪的摸進了 Apple Watch 的家門。
心電圖功能的國行版正式名稱為:移動心電圖房顫提示軟體。
注意,不是所有 Apple Watch 都能畫心電圖
在 Apple Watch Series 4(以下簡稱 Apple Watch S4,系列其他產品同理)的釋出會上,蘋果首次引入了心電圖繪測功能,但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在國內上線。
不過,這只是軟體層面的封鎖,為以後(也就是今天)開啟這項功能留下了可能,如果你想體驗 Apple Watch 檢測繪測心電圖的功能,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 你的 Apple Watch 必須是 Apple Watch S4 或之後釋出的版本(Apple Watch SE 除外);
2. iPhone 系統必須升級到 iOS 15.2 Beta 4 或更新版本;
3. Apple Watch 系統必須升級到 watchOS 8.3(19S55)。
注意!這兩個系統均為測試版系統,可能會有不明風險,升級需謹慎。按照慣例,RC 版更新後,很快就會推送正式版系統,大家完全可以之後再更新,並不會落後太久。
滿足這三個條件,就可以使用心電圖功能了。今天所有測試均基於 iPhone 13 Pro(iOS 15.2 RC)以及 Apple Watch S7(watchOS 8.3),不同裝置體驗可能會略有差異。
左為 iPhone 系統版本,右為 Apple Watch 系統版本.
更新完成,就可以在 iPhone 的 Watch app 中,「心臟」的設定項裡看到設定移動心電圖房顫提醒軟體的選項。
平靜呼吸 30 秒,心電圖就畫好了
設定心電圖功能非常簡單,首先要進入《健康》app,選擇「心臟>心電圖(ECG)」,來到心電圖(ECG)的設定介面。
在設定開始時需要輸入自己的出生年齡,用來確認你是否能使用《移動心電圖房顫提示軟體》,如果你的年齡小於 22 歲,心電圖功能是無法使用的。
另外,如果你像我一樣不小心解除安裝了 Apple Watch 上的《移動心電圖房顫提醒軟體》,輸入資訊後會提醒你在 Apple Watch 上下載安裝對應 app。
設定完成,在 Apple Watch 上找到《移動心電圖房顫提示軟體》,開啟它,將佩戴 Apple Watch 的手臂放在桌面或者大腿上,再用另一隻手的手指放在數碼錶冠上就可以進行測試了。
整個測試過程通常需要 30 秒左右,在這期間,你要做的就是保持不動並平穩呼吸。測試結束後,Apple Watch 上就會顯示你的測試結果。
同時,iPhone 上也會收到一條「有心電圖記錄可用」的通知,點選就會跳轉到《健康》app 中,你可以在其中檢視,也可以將它轉成 PDF 格式以供醫生參考。
經過測試,我們發現不止是手指,手背、手腕等任何可以與 Apple Watch 形成迴路的身體部位實現測量。
相信看到這裡的你和我一樣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戴著手錶,由另一個同事按住數碼錶冠,會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呢?測試結束後,我看到了有生以來最離譜的心電圖。
當然,Apple Watch 也知道這個心電圖有問題,給出了「不確定」的結論。我們正常使用自然不會出現如同股市 K 線一般的圖案,而且,Apple Watch 測量心電圖時對穩定性要求很高,移動、說話、停止手指接觸,都可能需要重新再來。
Apple Watch 畫的心電圖,有用麼?
有用,但作用很侷限。
在心電圖功能的設定引導中,清楚的寫明瞭 Apple Watch 繪測心電圖的工作原理:此 app 會檢查心臟跳動的電脈衝,以獲取心率並瞭解心臟的上下腔室跳動節奏是否規則。如不規則,則表明出現房顫。
Apple Watch 可以測量出三種結果:
- 正常:即竇性心律,心臟以規律的模式跳動;
- 房顫:即心臟以不規則模式跳動,是嚴重心律失常最常見的形式;
- 不確定:無法分類,可能是因為高心律(高於 120 次)或低心率(低於 50 次)導致,也可能是手臂未放平、錶帶太鬆等其他原因導致(比如用同事的手測試)。
簡單來說,Apple Watch 可以測量的結果只有正常或不正常,任何與具體心臟疾病相關的結果,都無法從測量中得到。
《健康》app 也說明了 4 個注意事項:
- 無法檢測心臟病發作,如果你認為是心臟病,請立即呼叫緊急服務;
- 無法檢測血液凝塊或中風;
- 無法檢測其他心臟相關的狀況,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或其他心律不齊症狀;
- 如果感覺不適,請諮詢醫生。
所以,用 Apple Watch 的心電圖與診室正規的 12 導聯心電圖進行對比並沒有太大意義。如果你要進行診斷,還是去正規醫療機構做常規心電圖或者 24 小時心電圖吧。
▲動態心電圖又稱 Holter 監測,監測儀透過肩帶被固定到被檢查者的身體上。透過貼在胸壁上的電極,監測儀可持續記錄被檢查者心臟的電活動.
不過,對於一些特殊突發疾病,Apple Watch 便攜、簡單的測量方式,會比專業裝置更容易捕捉到發作時的心電圖。知乎上一名網友,就是配合 Apple Watch 的心電圖以及他的描述,才讓醫生診斷出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症狀結論。
Apple Watch 上的心電圖功能,可以在能做到的範圍內發揮它應有的參考價值。
既然 Apple Watch 可以畫出心電圖,那麼我可以去學習下心電圖的讀法,自行從心電圖裡閱讀診斷嗎?
拋開準確性不談,當我想要學習心電圖讀法時,在網站上找到了一個 18 節總時長超過 10 小時的課程,至少作為一個非醫學生,這個難度也太高了點。
總結:多知道點,終歸是好事
實際體驗下來,今天的心電圖功能與和 Apple Watch S4 一起上線的心電圖功能在展現方式和功能上,幾乎沒有變化。它只是將那扇緊鎖的門打開了,並沒有多加裝修。
不過,作為一個對心臟疾病沒有什麼瞭解的人,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竇性心律」並不是一種疾病,是正常狀態。而多發於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體的房顫,在青壯年人群中也有分佈,離我們也沒有那麼遙遠。
雖然心電圖功能與多年前並無差別,但蘋果在健康領域已經走的足夠遠:從 watchOS 7 開始,我們可以為不使用 iPhone 的家人設定 Apple Watch;從 iOS 15 開始,我們可以與使用 iPhone 的家人共享健康資料——對於青壯年用處不大的心電圖,對中老年人來說可就不一樣了。
Apple Watch 心電圖功能的檢測結果可能並不會被醫療機構認可,也不如醫療器械精度那麼高,更無法檢測出足夠明確的心臟疾病症狀,但這依然是我們在個人健康管理上走出的一步。
多知道點,終歸是好事。
*心電圖功能尚在測試中,建議等待正式推送,測試有風險,升級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