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過去的幾千年裡,在我們廣袤的的土地上,曾發生過無數令人驚心動魄的故事。一代人興起,一代人倒下。或許你認為的東北在歷史中是一片蠻荒之地。其實不然,這裡曾存在過一個北至俄羅斯,東至朝鮮半島,南至遼寧,西至吉林的少數民族政權——渤海國。
(圖片來自共享百科僅作參考,不代表筆者觀點)
一、因緣際會,豪傑輩出
“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這麼描述經過幾朝發展的渤海國,稱其為“海東盛國”。自698年大祚榮建國至926年契丹滅國共經歷了二百二十八年。在這短暫的二百多年裡,渤海國人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歷史。只可惜,渤海國人並沒有留下自己所寫的史書,以至於後人僅可以透過中俄朝韓日所著的文書裡窺探一二。我們現在只能期待未來有新的遺址被發現,渤海國人自己所書能重見天日,以解開渤海國之謎。
- 東北局勢
當我們追本溯源探尋渤海國的歷史時,要從建國之初東北的環境講起。早在黑龍江的松花江一帶就生活著部落民族:肅慎(所謂通古斯人種,實則肅慎一族為滿族的祖先)。肅慎經過繁衍生息,發展出了諸多部落,多以居住的山川河流命名。到了唐代,肅慎的後代被稱作“靺鞨”,共有七個部落。靺鞨一族盤踞松花江,《舊唐書·列傳卷一百九十九下》提到“東至於海,西接突厥,南界高麗,北鄰室韋”。可想而知除了東部沿海,靺鞨族的左鄰右舍都是強敵。其中靺鞨部落北部有一個較為有名的部落叫粟末靺鞨,接壤高句麗。《隋書》所提及的是粟末靺鞨與高句麗接,而《新唐書》中則記錄地更加詳細,說粟末部挨著太白山,在粟末部的東部是白山靺鞨。這個白山靺鞨正是依附高句麗存活的。
668年,唐朝聯合新羅合力消滅了高句麗王朝。失去了大靠山的靺鞨一族已無強國可託。唐王朝令靺鞨及高句麗遺民遷去營州即遼寧朝陽接受管轄。此時的唐朝即將迎來第一位女帝。武則天執政時期,契丹李盡忠反叛,殺了營州都督,靺鞨部落的酋長乞四比羽和乞乞仲象趁亂跟著造反,攜一眾往東撤,回到太白山附近。
唐王朝憑藉雄厚的實力,試圖和平解決地區紛爭,賜乞乞仲象和乞四比羽為“震國公”和“許國公”。可乞四比羽拒不受命,對大唐的賞賜嗤之以鼻。或許是李盡忠的反叛給了乞乞仲象的勇氣,但結局無疑是以卵擊石。唐出兵擊殺了乞四比羽。此時乞乞仲象也已亡故。於是,靺鞨及高句麗遺民等殘眾的命運交在了乞乞仲象之子大祚榮身上。
- 大祚榮
大祚榮是一位驍勇善戰的英雄,他帶領眾人退居到東牟山。與唐將軍李楷固鬥智鬥勇。698年,是唐王朝濃墨重彩的一年,也是大祚榮名垂歷史的一年。這年天門嶺之戰爆發,大祚榮率數萬兵力戰勝李楷固。這場勝利成為了大祚榮建國的根基。
實際上,大祚榮的勝利也離不開突厥的干擾。突厥契丹與大唐的關係會直接影響到大祚榮所領部落的內外安定。大祚榮建“震國”,自稱“震國王”,就很有作為帝王的自覺。首先是承襲了唐王朝賜給父親的名號,並以此命國名,也算得上是對唐的示好。其次大祚榮建國後立馬與突厥搞好關係,派遣使臣交好,防止其大開門戶,讓唐軍一舉覆滅其國。
據此,震國的領土南接新羅,東北到黑水靺鞨,整合民眾十萬餘戶。705年,武則天退位,中宗即位。唐中宗派出御史招慰,大祚榮將兒子大門藝作為質子送到長安。713年,睿宗賜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渤海第一名始自這裡。
二、小國也有大志向
1、大武藝
軍事精英的大祚榮去世後,由同樣是軍事天才的兒子大武藝繼承王位,承襲渤海郡王。大武藝在位的時候,有敏銳的軍事嗅覺,黑水靺鞨越過渤海國與唐交好令他非常不適。黑水靺鞨當年並沒有投靠高句麗,他們自己本身就很剽悍,英勇善戰。黑水靺鞨結交突厥,大武藝並未發作,但是結交唐朝令大武藝如芒在背:雙方結交必然要吞併渤海國。於是大武藝把弟弟從長安叫回來要打黑水。久居長安的弟弟深知唐朝實力,力勸哥哥不要以卵擊石。這大武藝也是位殺伐決斷的人,大門藝是他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因門藝不聽調遣出兵,就要將其殺之。大門藝認清現實後轉身投奔大唐。到大武藝死,他派出的殺手也沒能除掉弟弟。
“斥大土宇,東北諸夷畏臣之。”大武藝不僅出手阻礙唐軍與黑水結交,還從海上出兵進攻山東,軍事擴張意圖十分明顯。大武藝鞏固了渤海國的政權並擴充了疆土,為後來百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繼往開來
大武藝死後其子大欽藝即位。文王大欽藝與父親的政策不同,頻繁與唐朝往來。此後經歷了康王大嵩璘、定王大元瑜、僖王大言義、簡王大明忠兩代四王的發展,大祚榮的後代至此完成了歷史任務退出舞臺。大祚榮的弟弟大野勃四世孫宣王大仁秀即位,帶領渤海國進入了鼎盛時期。大仁秀開疆拓土,促進文化交流,獲得了“海東盛國”的美名。
逐漸豐富的文化
普喋一族原本是沒有文字的父系社會,依山傍水而活,夏天住草地冬天住洞穴。善制兵器,會做角弓和鬥矢。後來經過歷史的發展,吸收了漢文化,高句麗文化而逐漸強大。
1988年在黑龍江寧安市渤海鎮出土了一個高5釐米的純金佛像。作為漢化強國的唐朝,具有極強的文化傳播能力,佛教作為精神文化信仰被傳入渤海國是很合理的。這座純金佛像一說是渤海國製作,打算供奉給唐朝的禮物。從這尊小佛像可足以見得雖地處偏遠地區但渤海國的實力並非如一個弱小的民族政權那般羸弱。在文化吸收方面,渤海國不斷向唐朝派遣留學生,貴族去唐朝學習文化李智,將這些搬回渤海國並加以善用。為其發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在官制上完全仿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式。設宣詔省、中臺省、政堂省,左六司、右六司、中正臺等。三品以上穿紫色朝服配金魚袋,手持象牙朝板。五品以上穿紅色朝服配銀魚袋,手持象牙朝板。六品七品穿淺紅色朝服,八品穿綠色朝服,手持木製朝板。
渤海國建立的五京:龍泉府、顯德府、龍原府、南海府、鴨淥府。上京龍泉府位於寧安市,其遺址被找到並作出了復原,現在我們仍能看到一千多年以前的古井和石燈幢。且龍泉府的建制仿造長安都城,由外城,內城和宮城組成。即便當年滅國之後,上京龍泉府被大火付之一炬,我們扔可以從這些建築遺址想象一個生機蓬勃的時代。
三、創收!創收!創收!
“俗所貴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柵城之豉,扶餘之鹿,鄚頡之豕,率賓之馬,顯州之布,沃州之綿,龍州之紬,位城之鐵,廬城之稻,湄沱湖之鯽。果有九都之李,樂遊之梨。餘俗與高麗、契丹略等。”。《新唐書》裡如此稱讚道渤海國的特產,足見當時渤海國的物產種類繁多,且產有餘,可作出口。
1、工具時代的農業和畜牧業
渤海國時期,鐵器已經有了生產工具的性質,像鐵鏟,鐵叉等。位城就是專業製作鐵器的地方。正確使用工具使得農業得到了高速發展。渤海國的地理位置東部沿海,西部內陸。東部的湄沱湖漁業發達,西部可發展的種植業裡柵城(琿春)可產大豆,廬城可產稻穀。這廬城稻每年還會舉辦割稻儀式,第一個稻獻給佛祖,第二個稻獻給唐皇,可見這廬城稻是多麼的可口香甜。不知現在的東北大米能不能比得上一二。
所謂菟,有學者認為菟是方言,其本意就是東北虎。扶餘鹿,在南宋金富軾編纂的《三國史記》裡有提到:“扶餘使來,獻三角鹿。”按說法推論,扶餘鹿應該是和東北虎一樣的珍稀動物。這率賓就是現在綏芬河附近,水土豐沃,自是能養出健碩的馬兒。
2、紡織業
除了農業畜牧業發達以外,紡織業也初具規模。顯州、沃州、龍州分別以麻布,棉布和粗綢著稱。原本靺鞨一族就有製作麻布的傳統手藝,隨著金屬工具的開發和紡織技術的革新,其麻布的水平也由粗麻進化成了細麻,可做貢品朝奉給唐和契丹。
3、外貿
有了如此富足的生產力,貨物就會產生流通,隨著流通量越來越大那接下來就會產生商貿,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人群有了聚集地自然會促成城市的建設。國家也就是如此一步步建設起來的。
渤海國為了商貿往來便利,開設了朝貢道、營州道、契丹道、日本道等多個交通要道。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渤海國不止善於走陸路,還擅長走水路。日本道有全程用船的水路,這從側面也說明了當時渤海國的造船能力和水運能力。
天時地利加上有李光玄等商人的加入,將渤海國的貿易往來變成了商業繁榮圈,直接促進了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和文化往來。
四、擴大影響,左右逢源
1、日本
渤海國的同日本的關係可以說曖昧又相互利用。渤海國與日本建交的時間各個學者有不同的說法,來自吉林的孫煒冉教授[1]認為在渤海國建國之前,靺鞨一族就已經和日本有所往來。在建國後,也就是727年,大武藝派遣武將東渡日本。由此開啟了兩國頻繁的往來時期。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此時渤海國的掌權者是大武藝,這一年他在積極干預黑水靺鞨同唐王朝的友好建交。派出武將去日本建交很難不懷疑是前去請求支援的。
渤海國從建成到覆滅此間二百多年裡,三十四次出訪日本,日本方面則有十三次。渤海國因為周邊強國環伺,擔心黑水和唐聯合,想要以外力求保護,是合理合情的。而日本可能則看重的是渤海國習得的唐文化。古代曆法《宣明歷》就是透過渤海國向日本傳入的[2]。
看似過從甚密,實際上雙方各有盤算。初期渤海國試圖用日本牽制新羅,是武力需求。後期貿易往來頻繁,是經濟需求。看來,兩個國家想要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就要在軍事和經濟上互相依靠才能長久。
[1] 通化師範學院學報第35卷第5期,孫煒冉,《移民日本列島和中原地區的渤海人》,2014年9月
[1]津田左右吉《渤海史考》
2、新羅
新羅和渤海國的關係就有點複雜。早在白山靺鞨還臣服於高句麗時期,白山靺鞨就曾被高句麗王派去攻打新羅。祖上就是互相捅刀子的關係。渤海國建國以後,南邊與新羅相接壤。在大武藝冒險犯唐之際,唐與新羅聯手打擊渤海國。雙方成了互相防備、時時警戒的關係。文王大欽茂時代雙方短暫保持過一陣和平的貿易往來。後渤海國勢力日趨強盛,在軍事上開始打壓新羅。
五、唐朝覆滅,上京陷落
1、外無強國可依 內裡憂患四起
唐太宗是唐王朝鼎盛時期,一舉消滅了突厥,令其餘各部紛紛轉頭向唐朝盡忠。後經歷安史之亂,被按下的各部契丹、回紇等野心四起。唐末年,國力衰微,無法制衡周邊各個少數民族部落。耶律阿保機亂世降梟雄,一統契丹七部。末世無力迴天,唐王朝存活了二百八十九年而亡。中原大地進入五代十國。
渤海國之所以能建國成立,無疑是靠著大國之間的博弈。突厥和唐的矛盾,甚至黑水和唐的聯絡都能直接改變渤海國王的決策。歸根結底,渤海國是在別人的爭鬥中獲得空白之地才得以發展。如今,唐朝維持了幾百年的和平瓦解了,多國制衡的局面分崩離析。並且與之俱來衝向渤海國的是一統七部力量的大契丹國。小小的一個渤海國根本不夠契丹打。926年,契丹滅渤海。
而我們翻看《新唐書》也好,《舊唐書》也罷。史書對於最後一任渤海王的記錄所寫甚少——哀王大諲譔。哀王時期向後梁朝貢,向對於契丹來說毫無威懾力的新羅求援。為謀生存,渤海國作出了最後一份努力。但誠然,宣王之中興也是以和平的外部環境做底色的。而後續的幾代國王並未對渤海國作出什麼實政。國內的部落矛盾也日益激發。更有先於滅國就出逃日本的王公貴族。可悲可嘆!
2、後代們的無效努力
契丹佔據渤海國之後改國號為東丹國。渤海國遺民在自己的國土被異族人統領,內心是非常煎熬的。東丹國建立的第二年,就有渤海國人試圖謀反。但都被契丹人殘暴鎮壓。 後東丹國滅,渤海遺民想要復國也未成氣候,所建的小國諸如定安國、大渤海等也逐一被契丹所滅。渤海國人或流於遼國,或流於高麗,或進入中原,或改名或換姓,最終消亡於歷史的長河之中。
總結
渤海國可以說是歷史上的一個因為意外而生存的國家。當年若不是李盡忠的反叛,大祚榮的父親,靺鞨族的酋長也不會發起叛亂。沒有這場叛亂,就沒有大祚榮的率眾抵抗。沒有負隅頑抗,就沒有唐因突厥的干擾而放棄追擊。沒有這些因緣際會,大祚榮就無法立國。
儘管原本靺鞨一族就是打獵為生的遊牧民族。雖然不能肯定地說他們是驍勇善戰的猛士,但也絕不是備受欺壓而不反抗的民族。我相信,即便是無所契機,歷史也會給他別樣的安排,使他們成就別樣的命運。
天降猛男大祚榮趁亂整合兵力和民眾,讓原本要依附他國而存的靺鞨獨立成國,擁有自己的話語權。奮鬥是多麼重要!幾代國王的努力使靺鞨族的渤海國贏得了“海東盛國”的美譽。畢竟,靺鞨一族至今都沒有史料旁證他們擁有自己的文字。
文明的好處是使人向上的。渤海國一眾的努力,讓我們看到的是身為人類頑強的拼搏精神。汲取文化的養料滋潤貧瘠的土地,誕生出來的必然是勃然成長的生命力。二百多年的歷史固然短暫,可留給後人的精神卻永垂不朽。至今還有不少學者在試圖還原渤海國的音樂舞蹈。這是渤海國人努力的奮鬥史,也是人類歷史的瑰寶。這些不會隨著大火消失,不會隨著時間消失。幾百年,幾千年,哪怕沒有文字傳播,也會薪火相傳。
時代不會為人停留,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歷史使命。渤海國打造了一個短暫繁榮的東北亞地區。他完成了他的使命。那我們這一代人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參考文獻:
1、《舊唐書》
2、《新唐書》
3、通化師範學院學報第35卷第5期,孫煒冉,《移民日本列島和中原地區的渤海人》,2014年9月
4、津田左右吉《渤海史考》
1、通化師範學院學報第35卷第5期,孫煒冉,《移民日本列島和中原地區的渤海人》,2014年9月 ↑
2、津田左右吉《渤海史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