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讚賞!
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歡迎轉發!
不得不說英國這個攪屎棍的外號不是白叫的,這種陰損的招數從他們的老祖宗時代就開始玩了。作為“日不落帝國”,它曾經統治過地球上絕大多數地區。但二戰以後的民族覺醒和第三世界的崛起讓帝國系統迅速崩潰。但英國不甘心就此退出世界舞臺,他想盡辦法在撤退的時候留下一點矛盾的種子,讓前殖民地地區變成暴亂衝突不停的地域。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中東的巴勒斯坦,以及今天我們要說的南美阿根廷地區。
起源
話說在遙遠的南美地區有兩個小國,一個是阿根廷一個是智利。這兩個小國很早以前就擺脫了西班牙的殖民地獨立了。開啟世界地圖你看一下,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兩個國家以安迪斯山脈為分界線,智利擁有靠南美海岸西面一段狹長的面積;阿根廷則在南美的東面。
(比較奇葩的兩國分界,更奇葩的是當年兩國劃分界限的時候忘記把籃圈處的領土和領海劃分清楚)
兩個國家從1880年開始就從西班牙勢力下獨立了。陸地方面的界線倒是很好解決,有安迪斯山脈來劃分,之後他們又簽署了友好條約。但有一個難題,南美海岸線南邊有一個海峽(比格爾海峽),那裡有三個小島沒有劃分清楚。當時兩國友好條約簽訂的時候,沒有人注意到這個隱患。後來終於發展成兩國開始互相打口水戰,誰也說不清楚這個三個小島是屬於哪國的。雙方甚至互相把軍隊開到邊界上,但因為兩國實力差不多,也沒有輕易動手就是秀一下肌肉就收場了。
(把地圖放大看,紅圈處的三個島就是兩國互相爭吵不停的地方。別看島嶼小,但是漁業資源和礦產非常豐富,就是一塊風水寶地。所以兩國互相吵著要這塊地)
1902年,實在拖不下去了,他們就找了箇中間人來仲裁。這個第三國就是英國,因為英國當時是國際大國在此地又佔有殖民地歷史,也就是在當地說話有份量。這種事情不用多想就知道了:英國本來就老奸巨猾(英國人一直在謀求南美殖民地利益),他和阿根廷早就有馬島衝突,現在請他當仲裁人不搞死阿根廷才怪!於是英國很快就把這三個小島判決給了智利。
智利這個小國頓時開心的不得了,阿根廷差點沒氣暈過去。於是後者拒絕承認這個仲裁方案,一直拖到1977年兩國再次請求英國作為國際力量第二次仲裁。結果英國還是老一套:直接判決給了智利。這下阿根廷徹底不幹了,他們把軍隊開了出來揚言要用武力收回領土。後來透過羅馬的教皇調解暫時解決領土爭端問題,但這個樑子算徹底結下了,一直到今天雙方還在時不時掐架一把。
(教皇保羅2世介入調解,但他沒有解決最終問題。這是他當年和兩國代表合影,現在兩國還在一起鬧這塊地皮的歸屬問題。互相軍事演習秀肌肉,這都是日常)
舊軍艦生意幕後的陰謀
作為老牌帝國主義的英國怎麼能輕易放過阿根廷,尤其是在兩國在馬島戰爭以後的糾紛衝突更加尖銳了。雖然阿根廷在戰爭中失敗,當權者也因此下臺。但阿根廷從來沒有放棄過對的馬島地區的主權訴求。所以英國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在當地攪局。
剛好機會來了,這就是冷戰剛結束的頭幾年。因為蘇聯消失了,英國也沒必要保持那麼多的艦隊規模,另外他也沒錢了養不起大艦隊。於是女王的艦隊不是賣掉就是拆掉,回收一點資金給破爛不堪的英帝國貼補一下家用。
(英國自己就想要南美海域的利益,讓他去當中間人仲裁不等於與虎謀皮嗎?所以英國乾脆把三個島嶼判決給了智利,讓他們兩個去內鬥)
英國有一種護衛艦是23型護衛艦,這種軍艦質量比較好即使是退役了在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也是搶手貨。訊息一傳出來,一堆的小國採購都跑到英國去要貨。英國人卻左右為難,因為手裡只有3艘23型護衛艦,這麼多買家怎麼供貨?當時跑來要貨的有希臘和巴基斯坦以及南美的巴西、智利。希臘政府和土耳其一直掐架,他們的確比較需要這款軍艦。但希臘政府後來遭遇到財政困難,這筆軍火生意就告吹了。巴基斯坦一直和英國保持良好的關係,他們也有使用英國武器的傳統。很不幸,訊息走漏了:印度政府立刻跑到倫敦施加壓力,英國人為了巴結印度只好放棄了這筆買賣。剩下的只有巴西和智利兩個國家了,綜合考慮了一下英國決定把三艘軍艦都賣給智利。因為地緣政治和傳統兩國關係,外加最重要的挑撥同阿根廷的衝突矛盾原因促成了這筆買賣。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出不止南美這兩個小國,上述跑來採購的隨便哪個國家都是英國人當年留下的爛攤子:每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天天和鄰國掐架;而這些地區都是當年英國統治過或者故意設局埋雷。
2005年,英國正式宣佈和智利簽訂了護衛艦合同。三艘23型護衛艦全部轉讓給智利海軍,2006年年底,英國海軍正式移交軍艦。根據當年英國政府公開的價格資料,三艘軍艦一起打包才賣1.34億英鎊。而且這三艘軍艦的沒有使用多久,這個價格相對來說是很廉價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單獨一艘護衛艦的造價就高達1.5億英鎊!當然,這個是“低配版”的價格,因為人員培訓和裝置升級改造還需要另外的費用。
要知道當時很多國家比如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都跑過來開口出大價錢買,然而英國卻最終選擇了區區一個小國智利。可見英國政府對這筆交易有多重視,英國人就指望這些舊軍艦(在西方國家標準算“舊”,第三世界國家絕對算新貨)對阿根廷保持技術和數量優勢壓力。因為阿根廷海軍經過馬島戰爭以後就元氣大傷一直沒有恢復過來。有了優勢的海軍,阿根廷政府自然就不敢對智利統治下的比格爾海峽地區有所染指。另一方面,英國人多了一個潛在的盟友,阿根廷還要應付近在矩尺的智利海軍當然對馬島主權要求已經自顧不暇。
(23型護衛艦雖然在英國退役了,但是南美小國可是絕對當寶貝用。三艘打包一起才1.34億英鎊,便宜!關鍵是英國賣了二手貨還賺了地緣政治的便宜)
餘波
果然,當時的購艦合同公開以後。阿根廷政府立刻跳起來發作,他們嚴重抗議和表示強烈的不滿。但自己國小力微在國際上又沒有什麼大盟友只能忍耐下來。此舉刺激了當地的小型軍備競賽:後來阿根廷政府從美國進口了一些過時的A4戰鬥機來彌補海軍的不足。A4戰鬥機已經嚴重過時,阿根廷又從我們這裡考察了驍龍戰鬥機。這回輪到英國佬跳起來了,當然這是後話暫時不表。
所以防務專家們看法就是英國的陰險用心就在於此:沒什麼賺頭的軍艦交易,英國佬卻這麼積極;首先,削減了自己家的舊軍艦以後少了經濟負擔;其次,擴大了軍貿市場規模;第三,通過後續的培訓和保養維修還能賺回利潤;最後,讓智利給阿根廷施加壓力讓他們亂鬥,而英國佬坐山觀虎鬥還一邊數鈔票。老牌殖民帝國的算盤打的就是這麼精明!參考資料《英國戰後護衛艦》,大家有什麼有趣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本文為毅叔說世界系列,感興趣的朋友,請用微信搜尋公眾號:局勢帝,收看全部毅叔說世界系列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