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蕭地區,是指浙贛鐵路金華至蕭山段兩側,西臨富春江、蘭江地區,東抵會稽山的廣大地區。抗戰時期,這裡是浙東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金蕭地區誕生的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金蕭線人民抗日自衛支隊(簡稱金蕭支隊),就是在1942年浙贛戰役時由共產黨領導下的幾支小型抗日武裝發展壯大而來的。
抗戰勝利後,金蕭支隊於1945年9月下旬和金蕭地區地方武裝合編為浙東遊擊縱隊第六支隊。10月6日,部隊北渡杭州灣離開浙東赴蘇中根據地。在隨後的漣水整編中,第六支隊與第三支隊合編為新四軍第一縱隊三旅八團。其後,隨縱隊進入山東,參加解放戰爭。
到1948年,中共浙東臨委為貫徹上級“依靠路西、發展浙西、打通浙皖通道”的戰略部署,於9月15日在浦江馬劍鄉石門村以原會稽山人民抗暴遊擊司令部等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支隊長蔣明達,政委張凡,下轄7個大隊。金蕭支隊以諸暨、浦江、桐廬、富陽等縣毗鄰地區為作戰中心,廣泛開展遊擊鬥爭。
10月,國民黨浙保突擊支隊隊長王之輝,以浙江保安五團為主力,集結蕭山、諸暨、浦江、桐廬、富陽、蘭溪等縣的“自衛總隊”和第八、九專署兩個大隊,分三路對新成立的金蕭支隊發起“圍剿”,妄圖一舉摧毀金蕭支隊。面對敵人的大舉進犯,金蕭支隊決定“跳出中心基地,轉到外線活動,尋機殲敵,結合基地工作拔除敵人據點”,即採取外線出擊和內線殲敵的方針與敵人鬥爭。據此,支隊長蔣明達留守根據地開展內線作戰,支隊政委張凡率領主力部隊外線出擊,把國民黨軍隊引出根據地,在遊擊中牽制和打擊國民黨部隊。
10月上旬,金蕭支隊政委張凡和第一大隊大隊長陳相海率金蕭支隊第一大隊進行外線出擊。他們從富陽邊境的山區出發跳出根據地,在臨近各縣的山區迂迴穿插打擊反動鄉保政權,開倉濟貧,大造聲勢。駐桐廬鳳崗的敵人一箇中隊得到訊息,便迫不及待地輕裝追趕。第一大隊派小股疑兵牽制敵人,大部隊則從小路迅速奔襲這支國民黨部隊的鳳崗營房,一舉消滅了留守敵兵,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
10月16日,第一大隊開進柏社鄉新宅村,於夜間登上位於浦江、蘭溪、建德三縣交界的肇峰山,在山上的九龍廟宿營。王之輝得到訊息,帶著400餘人連夜趕來。17日上午8時許,偵察員匆匆趕回肇峰山彙報敵情。金蕭支隊領導見肇峰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立即決定在此對敵人追兵實施反擊,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張凡、陳相海隨即作出戰鬥部署:第一中隊嚴守北側高地,派一個排帶機槍守主峰,派三個班在山峽北端佔據有利地形設伏,準備從正面打擊進攻;第二中隊固守右側斜坡,派第四班守西側山樑,派三個班在斜坡下邊迎戰;直屬人員從寺後爬山至主峰北邊埋伏,以防敵人偷襲。
17日中午,敵人到達肇峰山腳下,兵分三路向山上發起進攻。第一大隊指戰員早已嚴陣以待,當進入游擊隊陣地約100米時,遭到了迎頭痛擊。敵人先以小股部隊試探,均被擊退;隨後改為從三面向山上同時進攻,第一大隊指戰員沉著應戰,激戰約6個小時打退了敵人7次進攻。敵人見強攻無效,又派人偷偷從崖壁向上攀爬,結果被游擊隊發現並擊退,好不容易爬上來的5人被活捉,其隨身攜帶的兩挺輕機槍也被繳獲。
黃昏時分,第一大隊一面架起繳獲的機槍向敵人猛烈射擊,一面派部分戰士衝下山對敵實施反擊。敵人抵擋不住,紛紛向下陳、新宅方向潰逃。當天正是農曆九月十五日,金蕭支隊戰士藉著月光朝倉皇逃竄的敵人鳴槍“歡送”,慶祝反擊戰的勝利。
肇峰山反擊戰是金蕭支隊建立後的第一次戰鬥。此次戰鬥,共擊斃敵官兵32人,活捉5人,繳獲機槍兩挺,長短槍10餘支,一舉粉碎了敵人的“圍剿”計劃。
原文刊登於2021年11月11日《人民政協報》第10版春秋週刊
作者:賈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