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起因: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這對珍珠港進行了一次空襲,空襲共持續一個小時50分鐘。
美國艦隊共癱瘓了8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8艘輔助性船隻,合計共30萬噸。
飛機被摧毀188架(有92架屬於海軍戰機,96架屬於陸軍航空軍機),受損155架(126架陸軍機和31架海軍機)。
美國人員傷亡:共2403人死亡,受傷1178人;
包括海軍:2008人陣亡,710人受傷(死亡人數近半數自亞利桑納號);
陸戰隊:109人陣亡,69人受傷;
陸軍:215人陣亡,360人受傷。
平民:68人死亡,35人受傷。
12月8日中午8:30分,羅斯福總統在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了演說,透過電臺向全國廣播。參議院全體一致投票透過對日宣戰的決議;當天下午4時,羅斯福總統在對日宣戰決議上簽字。至此太平洋戰爭拉開序幕。
【太平洋戰爭概述】
太平洋戰爭(1941年12月8日—1945年8月1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圍國家為戰場。由日本和美國等同盟國家交戰。太平洋戰爭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為先導,以日本投降結束,參戰國家多達三十七個,涉及人口超過十五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六千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八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
日本的島鏈防禦策略
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戰略防禦體系是依託一系列島嶼所形成的三條島嶼鏈。
第一條島嶼鏈從南到北依次是吉爾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威克島、阿留申群島;
第二條島嶼鏈依次是新幾內亞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硫磺列島、小笠原群島;
第三條島嶼鏈依次是菲律賓群島、臺灣島、琉球群島,再由東西向的加羅林群島連線,形成蜘蛛網狀的戰略防禦態勢。
日軍企圖憑藉這些島嶼消耗、疲憊美軍艦隊,並適時出動聯合艦隊,進行一場海上決戰,迫使美國承認日本在西太平洋上的霸主地位。
【太平洋戰爭三大海戰】
【珊瑚海戰役】
1942年5月3日-8日,在珊瑚海戰役中,美國的航空母艦機群對駐紮在莫爾斯比港的日軍力量進行打擊。
【中途放戰役】
1942年6月3日-6日,日本海軍出動聯合艦隊全部主力,計艦艇350艘、飛機1000架,兵力10萬,發動了大規模的中途島戰役,並企圖誘殲美國在太平洋上殘存的航空母艦艦隊。結果,美國艦隊擊沉了日本4艘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250架飛機;日軍有3500人死亡,包括許多飛行員。由於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日本被迫轉入戰略防禦。
【萊特灣戰役】
1944年10月23日至1944年10月26日爆發了世界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海戰——萊特灣海戰。這場大海戰美軍參戰兵力多達航空母艦16艘,護航航母18艘,戰列艦12艘,重巡洋艦11艘,輕巡洋艦15艘,驅逐艦144艘,護衛艦25艘,運輸艦後勤輔助艦592艘,飛機近2000架。日軍參戰的兵力可以說傾其所有,共有航空母艦4艘,航空戰列艦2艘,戰列艦7艘,重巡洋艦14艘,輕巡洋艦7艘,驅逐艦32艘,飛機約600架。經此海戰,日本海軍幾乎喪失了遠洋作戰能力,也就失去了戰場制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