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講國軍抗戰後期縮編整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國軍的總員額在1945年初仍然有將近600萬人,這是在遭到了豫湘桂戰役慘敗,大量兵力損失後的軍隊人數。
當時就國軍主要的作戰部隊而言,共計有124個軍354個師又31個旅。
對照國軍當時的總兵力數以及作戰軍的建制數量來看,不少朋友就產生了這樣的誤解:既然總兵力有600來萬人,作戰軍有120多個,那麼是不是說國軍的每個軍兵力就高達5萬人呢?
如果按照最簡單的理解和計算,600萬除以120那還真就是5萬,可是這樣的理解顯然太過於簡單和理想化了。
因為我們首先要明白的一個基本情況是:
軍隊的總兵力數不等於作戰部隊的兵力數,更不等於陸軍作戰軍建制下的兵力總和。三者之間的兵力總數是A大於B,B大於C的。
因為世界上任何國家的軍隊,除了作戰部隊外,都有大量的軍事機構和勤務支援部隊。即便是作戰部隊,也不可能全都是作戰軍建制內的兵力數——儘管它要佔到絕大部分。
以國軍當時的情況來說,指望國軍全員都是戰鬥兵那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從古至今都不可能是全員戰鬥兵。
而像國軍這種人浮於事的軍隊,它本身的各類軍事機構就非常多,這類機構都是要佔用大量人力的。
根據國軍1945年縮編整軍前的統計,其各類軍事機構的總數有4268個,各類院校還有93所。這麼多軍事機構和院校要佔用多少兵額?
比如張三在某軍事機構中當兵,論身份他也是國軍,但是這樣的兵顯然是不會到一線參戰的。甚至於說,在名冊上有張三這個兵,但他到底存不存在,其實都很難說,因為國軍吃空餉那可是出了名的。
經常負責國軍整軍的陳誠後來這麼說道:
國軍預算員額為五百萬員名(注:500萬之數為1944年國軍黃山整軍會議上規劃的整軍目標數),而實際上吃軍糧者達七百二十萬人(注:國軍兵力最高峰為650萬人,多出的70萬人估計是包含了軍事相關部門的人數)。據當局推斷,如經核實整編,能有三百萬可戰部隊就很不錯。以此而論,半數以上的軍費開支都是不實不盡的。
其實陳誠所說的就是當時國軍編制數跟實際兵力數之間的差別,在抗戰中期後國軍的總兵力膨脹數倍,其雖有縮軍之策,但諷刺的是卻屢縮屢增。故而陳誠有所謂500萬人的預算員額,而實際吃軍糧者達720萬人之語。
可這720萬人都是真實存在的嗎?由於國軍各級普遍的大吃空餉,其實裡面很多所謂的“兵”都是虛名,故而陳誠在考慮到空額和排除掉非戰鬥部隊之後,有國軍可戰部隊有300萬人就算不錯的說法。
所以說,在那124個作戰軍之外,上百萬人的國軍員額除了被正常所需的軍事機構、院校和支援勤務部隊佔用外,本身就有大量充斥其中的無用兵員或是空額存在。
除了這些非戰鬥單位外,國軍空軍以及獨立炮兵、裝甲兵等特種部隊,各級機構的警衛營、補充兵單位,地方軍力,在敵後的遊擊作戰部隊等,也都是不會統計到那124個軍建制之內的。
所以我們按照1945年初國軍的統計情況來看,近600萬國軍中,其實很多兵額本身就不在那124個軍的建制之內。
我們結合當時的其他檔案估計,這124個軍內編制的兵力數約是350萬人,以此數結合作戰軍數量來看的話,平均每個軍的員額數是28000人左右。
當然了,這只是平均員額數,按照當時國軍各軍的上報編制數來看,其實每個軍的實力數都不一樣。
如中央軍的第1軍,其編制數是45707人;中央軍第5軍,編制數為41467人;大家比較熟悉的74軍,編制數為42693人。
而像雜牌軍的話,兵力數就少很多了,如原韓復榘系統留下的55軍,編制數只有22722人;原楊虎城系統留下的38軍,編制數只有19296人(注:上述資料均為1945年初國軍整軍前的統計)。
在申領軍費和武器彈藥補給的時候,其實各軍就是按照這個兵力數去領的。
所以當時國軍作戰軍真正的編制數量,它有一萬多人的軍,有兩萬多人的軍,有三萬多人的軍,也有四萬多人的軍,各軍之間的實力數本來就不均衡。
這樣的情況亂不亂?當然亂了,但是這種混亂的編制情況,很顯然是比拿著600萬軍隊員額去除以120個軍,所得出的每個軍的平均兵力達到5萬之眾要更真實。
事實上別說國軍每個軍的平均兵力數能到5萬了,至少在1945年初,它實際上哪個軍的兵力數都沒有上過5萬人。
請注意,以上所說的還只是名義上的編制數,而實際上國軍作戰部隊也因吃空額或作戰損失、兵員逃亡等存在相當數量的缺額。
以1945年初國軍作戰軍的缺額率來看,要達到21.2%的水平,實際情況可能要更嚴重。故而徐永昌有言:(國軍)兵額永遠七八成以下,餉銀、服裝永遠十成。
多出來的那一部分怎麼處理呢?自然是各級長官中飽私囊了。
所以要說國軍當時的兵力數到底有多少,這層層吃缺下去恐怕誰也搞不清楚。老蔣自己都感慨:
各級層層矇蔽,至有一師之中缺額至3000人以上者亦相率視為故常。平時領一師之餉,臨時不能作半師之用。
所以國軍當時平均員額有28000餘人的軍,實際有兵在2萬出頭其實是正常現象。按理說每個師應該有八九千人的,但實際上則是有六七千人的情況為多,基本上每個師缺額兩三千人為正常。其中精銳部隊缺額會少些,而雜牌部隊的缺額可能會更多些。
這樣的話在作戰時,原有三師制的軍,實際作戰力量摺合其實就是兩個師。如果以一個軍的實力數去佈置作戰,那顯然是要吃癟的。日軍在抗戰中期就嘲笑國軍“雖有二百餘師,卻無一完整之連”。而到抗戰後期,國軍師數竟增加至350餘師,部隊規模增加了不少,但作戰能力顯然是一言難盡。
對於這種作戰部隊編制增加了,軍餉糧食消耗增加了,壯丁補充實數增加了(由於壯丁大量死傷、逃亡,國軍缺額始終存在,且處於隨缺隨補中)但戰鬥力卻不升反降的情況,國府高層也非常不滿。
我們要知道的是在國軍兵力逐年攀升的同時,日軍對國軍的大規模進攻已經停止。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日軍重心轉入到穩定佔領的作戰中,用於直接對國軍作戰的兵力大大下降。
這樣的話就會形成原先是三四倍的國軍跟日軍作戰,此時則是六七倍甚至是十倍的國軍跟日軍作戰,按理說應該打得更好些的,但卻事與願違,大多數戰役中反而打得更差了。
老蔣即非常不滿地說道:
戰爭初期國軍三個師可以對抗日軍一個師團,徐州會戰時五六個師才能打敗日軍一個師團,到“冬季攻勢”時“我們現在以十個師幾乎還打不過他一個師團”。
老蔣這話是1940年說的,它說的是自然是指有戰鬥力的中央軍嫡系師或雜牌軍精銳師。而到了1944年豫湘桂戰役,竟然經常出現一個師的國軍難敵日軍一個大隊的情況。
日軍在抗戰末期的兵員素質及武器狀態遠不及抗戰前期,而其竟然能表現出這樣的戰力,可見國軍基礎戰力之不堪。
因此國軍自己都在反思,部隊編制規模的擴大與戰鬥力的生成那是兩回事。與其維持大規模的編制,耗費大量財力,各級層層吃缺,戰鬥力極其低下,倒不如合併編制、減少開支,施行精兵政策。
如陳誠即這麼說道:
依我國的人力物力財力的供給力,在目前實不必如此龐大的軍額,否則徒耗國幣,而實際上力量仍微。所以今後建軍首應減少數量——縮編軍隊;充實質量——厲行精兵起,依國防的需要,而決定常備軍的數額。又必須數量減少後質量才能充實,而戰鬥力量反因之增大。
這種觀點在1945年初時尤能得到國府高層的認同,其中除了豫湘桂戰役慘敗所造成的刺激外,還有人員滿編、裝備精良的中國駐印軍在滇緬戰場上的勝利所受到的鼓舞。
當時還有幾個因素促使老蔣整編部隊:
第一:日軍的進攻雖然大大獲勝,但其已是強弩之末,不會再對國府造成致命性的威脅;
第二:著眼於戰後局勢,老蔣需要大大壓縮雜牌軍的力量,增強中央軍的實力,縮編整軍即是最好的機會;
第三:美援通道已經打通,在美國方面的建議下,也積極要求國軍進行整軍。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從1945年初到年底,國軍的編制員額從590萬人縮減到了490萬人,其中軍事機構裁撤掉裁撤1471個,軍事院校裁去69所,建制部隊裁撤番號達36個軍111個師又21個旅(期間也新建了幾個軍),最終使得作戰部隊保有量為89個步兵軍、2個騎兵軍,共計253個師。
你要說這一輪裁軍真的砍掉了100萬人,那不至於,它其實真正的作用是壓減了各級機關、部隊實際存在的大量空額,使得作戰部隊的兵力數量得到充實。
在之後的整編師調整中,空額數進一步得到了壓縮,使得各作戰部隊的實編率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另外還編入了偽軍大批精壯士兵(原國軍投敵部隊),淘汰了老弱兵員。在武器裝備方面則裝備了大量美械、上百萬人的日械武器,原有的國械武器也可以精挑細選裝備部隊。
因此國軍這時候的戰鬥力其實是比抗戰後期強不少的,尤其在這樣的縮編整軍中雜牌軍實力數被大大壓縮,中央軍力量得到空前增強,這都給了老蔣自信。
不過國軍戰鬥力雖然提升,但國府、國軍的爛卻是到了根上,所謂“430萬對130萬,優勢在我”那隻不過表面現象和自我陶醉罷了。在人民的選擇和人民軍隊的浴血奮戰下,什麼整編師、美械軍,最後都是被殲滅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