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儒家學說成為中國的主導政治思想之後,中國的各界百姓都一直以十分嚴格的道德標準來規範自己的行為,這也讓中國得到了世界禮儀之邦的美稱。
但就像尼采說的那樣,人在理性剋制一面的背後,總要有浪漫的另一面,在筆者看來中國古人就把這一面寄託在了酒香之中,無數文人墨客在酒後留下的抒懷之作,都成為了中華文化不可複製的瑰寶。
中國幾千年的白酒發展史,也為我們締造了數不清的名酒佳釀,在這些酒裡醬香型白酒的歷史無疑是短暫的,不過近年來它們儼然有後來居上之勢,那麼這種酒究竟有著怎樣的歷史呢?
一、西南有佳釀
酒作為人類最早的飲品,在全球各地的諸多古老文明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中國的遠古時期,伏羲氏的時代發明了酒,人們把糧食放在潮溼陰暗的地方,過了幾天,食物竟然出現酒化,這才產生了酒。
而這種由糧食發酵而來的食品,隨著糧食的緊缺也顯得愈發珍貴。
在那個年代裡只有極其重要的諸如祭祀一類的場合,百姓們才能喝到美酒,而平時這些東西只會出現在貴族的飯桌上。
而中國自從西周取代商朝的統治之後,中華文明便被加上了農業文明的烙印,出於對糧食的珍視,周代對於飲酒的限制是十分苛刻的,除了祭典等活動之外,一般是不允許人們飲酒的。
周代的飲酒禮更是禮樂文化的先鋒表現,周代對於飲酒方面的禮儀與規矩非常嚴格,他透過官位的等級來反映人的尊卑貴賤,還透過飲酒的器皿來區分人的三六九等,可見在周代,酒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工具。
因此,那時中國雖然有專門負責釀酒的官員,但是這並沒有形成一種產業,極小的規模,讓中原地區的釀酒技術進步的並不是很快,即使有美酒,那也都是帝王的專享,百姓們是根本沒有機會嚐到的。
不過在當時的西南山區則是另外一種景象,當時那裡雖然也有著古老的王國,但是他們和中原王朝的發展方式完全不同。
當地的農業並不發達,糧食儲備緊缺,為了吃飽飯,不餓肚子,人們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當地生產的天然水果。
不過,和糧食不同,這些水果並不能長期存放,沒過幾天就會壞掉,因此人們便開始尋找各種辦法將水果製成其他種類的食物,用來長期儲存。
其中有人就發現這些水果可以像糧食那樣被釀成美酒,將水果也放置在潮溼陰暗的地方,等它慢慢發酵,就會產生酒化。
而這種酒的主要原料是一種被叫做“枸”的水果,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嗎,叫做拐棗。
這種水果在發酵之後得到的酒,就被當地人叫做枸醬酒,雖然其和現在的醬香酒大相徑庭,不過其也是發源於貴州地區,也算是當地酒文化的源頭了。
至於枸醬酒中的醬是如何得來的,因為古人在從拐棗中提煉酒的時候,沒有先進的裝置,也沒有過濾的過程,所以拐棗之中的果糖、果漿沒有被過濾掉,整個酒體呈大醬狀,渾濁不清,所以將它稱為枸醬酒。
不過那時貴州地區和中原地區之間的交通十分閉塞,因此中原百姓根本不知道在西南的山區裡還有這樣的佳釀。
直到西漢使臣唐蒙出使南越的時候,他才在國王的宴席上嚐到了這種酒,要知道南越便是現在的廣東地區,這說明那時枸醬酒的美名在南方地區已經十分顯赫了。
唐蒙覺得這種酒美味異常,便在回長安的時候特地去到貴州一帶,買到了枸醬酒並將其帶給了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在嘗過這種酒後非常滿意,贊稱其“甘美”,這讓他對於唐蒙的表現也十分肯定,很快就又給了他出使西域的任務。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貴州地區的飲酒文化源遠流長,當地的釀酒技術也十分出眾,枸醬酒的名聲也非常顯赫,再配上甘甜的水質,這都為後來醬香酒的聞名世界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二、鹽商與茅臺村
雖然漢武帝很喜歡枸醬酒,但那個時候從中原到貴州實在太過艱難,貴州的地勢又多為山路,蜿蜒崎嶇,大大的阻礙了貴州地區的文化以及經濟發展,因此中原地區和貴州釀酒技術交流還是十分有限。
不過,隨著後世經濟和文化重心的不斷南移,貴州地區也成為了中華文化圈的一部分,這對於貴州地區的酒文化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推進作用。
與此同時貴州地區的釀造行業也逐漸興盛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釀造酒的行業中,但是他們不再像之前一樣釀造果酒,而是效仿中原地區釀起了白酒。
由於這裡獨特的氣候條件和水質,當地百姓本就有著豐富的釀造枸醬酒的經驗,所以很快就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釀造模式,這種模式也在坊間快速流傳開來,幾乎每個釀酒的貴州人都已掌握了這個方法並一直沿用下去。
唐宋時期這裡的酒坊多用大麴制酒,精於麥曲,並用酒窖來儲藏所釀的酒,但是其品質並不突出。
南宋時期舉辦的茶馬交易正是在貴州進行,貴州作為茶馬交易的交通樞紐地帶,酒文化得到了高速發展,過往的人們也經常品嚐大麴酒,瞭解並喜歡它的味道。
到了元朝時,貴州的釀酒師傅們便掌握了回沙釀酒的方法,這讓貴州地區出產的白酒變得濃香馥郁,比大麴酒更加香醇誘人。
在之後的幾百年間這裡的百姓又逐漸對這種多次發酵的釀酒方法進行完善,最終終於在明朝萬曆年間固定了生產流程,貴州的酒在全國也有了些許名氣。
不過此時貴州出產的白酒和其他地區的名酒相比,不論是酒的品質、口感還是味道,和其他地區名酒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而這一切到清朝時才終於有了改觀。
在清朝雍正年間,清朝政府規定貴州百姓只能購買川鹽,此後大量鹽商紛紛湧入貴州,仁懷的茅臺村也成為了貴州最熱鬧的地方之一。
因為商隊在到了茅臺村之後,就不能再走水路了,於是這裡聚集了大量的小販和搬運工人,成了貴州最繁忙的地帶。
這些人在到了茅臺村之後便喝起了當地的白酒,不少農夫對茅臺這種製作工藝獨特的酒讚不絕口。
可是那些鹽商老闆們卻犯了難,他們作為清朝最富裕的一批人,早就喝慣了那些名酒,尤其當時的晉商,更是汾酒的忠實擁躉。
在他們眼裡茅臺村的酒雖然獨特,但是製作得實在太過粗糙,香氣和口味也和汾酒有很大差距。
不過為了做生意,他們一年中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要待在這裡,為了能夠喝上美酒,他們特地花重金從山西找來了有經驗的汾酒釀造師傅,讓他們在這裡為自己燒造汾酒。
但是我們都知道酒的品質和水土是分不開的,在貴州的土地上是無論如何都釀不出汾酒的。
這些師傅們面對這個難題一開始也是手足無措,不過很快他們就發現茅臺村的水質其實也很優秀,而且當地的釀酒師傅們釀造技法亦有可取之處。
於是他們便融合了汾酒的釀造技術和當地的傳統技法,最終釀出了香氣四溢,口味醇厚的新型白酒。
這款白酒的問世,產生了極大的反響,不止征服了口味刁鑽的晉商,更是征服了清朝皇室及大臣。
這款口味醇厚的白酒師傅們一時不知取什麼名字好,便取了茅臺村中的茅臺二字為名,而這便是如今茅臺酒的雛形。
關於茅臺酒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經歷,在咸豐年間,貴州的茅臺被夷為平地,釀酒的酒坊也被燒得一乾二淨,茅臺酒的生產停滯了。
有一位老太,她平日裡總喜歡喝茅臺酒,隨著酒坊被燒燬,她已經好久沒喝上茅臺酒了,便時常與兒子唸叨想喝茅臺酒,便去茅臺鎮尋找哪裡能買到茅臺酒,卻發現酒坊被燒燬,已經停止售賣。
無奈之下回到家中,萌生了為母親釀造茅臺酒的想法,他找到之前釀酒的老師傅,學來手藝與釀酒的流程,直到同治二年,成立了裕燒坊,茅臺酒也正是在此時恢復了生產與銷售。
這名男子就是對茅臺酒產生重要影響的華聯輝。
三、不能下滑的國酒
在茅臺酒剛剛問世的時候,其只在貴州附近小名氣,和汾酒、西鳳這些老牌名酒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
不過隨著茅臺酒參加了在巴拿馬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並一舉收穫金獎,茅臺酒的名號便開始傳遍大街小巷,在民國時期其價格更是高達一個大洋一瓶,成為了最頂級的白酒品牌。
不過由於茅臺酒的生產流程較長,工藝也比較複雜,而且當時茅臺村中的幾個酒坊還在各自為戰,這都讓茅臺酒的品質和產量很難得到保證。
因此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茅臺當地最大的三家釀酒坊成義、榮和和恆興合併成了國營茅臺酒廠,這才讓茅臺的產量穩定了下來。
不過那時茅臺酒的釀造過程還沒有成文的記錄,更多靠的都是老師傅的口口相傳,這讓茅臺酒的質量不太穩定。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派來了多名發酵和微生物專業的專家,對茅臺酒的釀造進行了規範化記錄,茅臺的品控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在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國家便舉行了一次白酒大會,其間茅臺、汾酒、西鳳和瀘州老窖當選為四大名酒,而周總理對於茅臺情有獨鍾,每次會見外賓的時候都會用茅臺招待客人,並會形容茅臺為“中國最好的酒”。
但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的時候,中國的糧食出現了減產的問題,為了保證糧食供應,各個酒廠開始嘗試提高原料的出酒率,而這也對酒的品質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因此在1963年的第二次評酒會上,茅臺雖然依然位列八大名酒之列,但是排名卻已經下降到了第五名,之前錯過四大名酒的五糧液則躋身榜首。
這個時候周總理恰好在非洲進行國事訪問,一次他在宴請記者的時候命人打開了一瓶茅臺酒,並表示這是中國最好的酒。
可有位記者訊息頗為靈通,他告訴周總理茅臺現在不是最好的,五糧液才是中國第一,這讓周總理很是意外,趕忙命人調查情況。
在得知事情原委後周總理對此非常關心,要求食品局釀酒處的周恆剛到茅臺酒廠解決問題,把茅臺的質量再提上來。
周恆剛在到達茅臺酒廠之後不但重新改良了工藝,還做了許多實驗,最終弄清了茅臺酒香氣的來源及其和微生物群落之間的關係,最終穩定地製造出了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的茅臺酒,並將這種香型的白酒命名為“醬香型”。
和其他香型的白酒相比醬香型白酒的發展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其獨特的香型依然讓其在白酒界佔據了一席之地。
對於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而言,醬香酒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因為其有著微黃的色澤,和天上的明月交相輝映,綿長的回味更能凝聚人的情感,讓人更加享受團聚的歡樂。
在這裡筆者也祝大家能夠在中秋佳節與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把酒言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注:
本文關於醬香酒發展歷史的內容,參考自《中國名酒》於元編著;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歡迎小夥伴們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