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8年,戰火連天的中華大地上。
有日軍的肆意橫行,在南京造就了滔天罪孽、有中國空軍向日本領土撒下傳單,將戰爭真相昭顯於世,有黨派肅反成員畏罪潛逃無蹤。
當然也有共產黨軍在臺兒莊打出了士氣,有中國將士,憑藉一般武器,擊落日軍30餘架戰機的光榮戰績。
而就在大事頻發,戰火熏天的1938年。
一位嚶嚶啼哭的外國嬰兒,被無端拋棄在天津地區,相比起之前所提及的事情,一個棄嬰的重要程度似乎不關緊要。
不知何時從何處襲來的子彈,就能瞬間帶走這個新生的生命,但上天眷顧,在悲劇發生之前,嬰兒被一位婦人抱走,這位婦人的名字已經無從考證。
但那幸運被收養的嬰兒,則是我國地質專業、煤炭工業界的實業家、教育家巨擎——李憶祖。
一切謎題的答案·唯有愛與善良作解
李憶祖的名字,是由那好心婦人的丈夫所起,而起名為“李憶祖”的用意,想必也是其養父養母對孩子生而不忘根,且不能遺忘生母之恩的期望和寄盼吧。
沒有人知道李憶祖所生活、成長家庭環境是怎樣的內裡環境,但依據李憶祖能在戰亂年代安穩長大,那麼推測收養劉憶祖的這戶人家,自然也非尋常百姓家。
另外再根據李憶祖的生平,李憶祖自幼便接受有良好的教育,而且在少年時被父親送去現今的北京市第二中學讀書,一個北京二中,可以孕育了無數優秀學子的重點學校。
再結合李憶祖在未來投身於教育行業教書育人,並且取得了傑出成就的結果來看,收養李憶祖的那對夫妻,不光是有所根基,而且起碼其中一人經受過良好教育的。
我們能推測出收養人家的生活環境與社會地位具是不俗,但卻再也難以深入探究。
不過在網路上有聲音稱,當年收養李憶祖的,是我國革命英傑李端甫,李端甫的身份極多,他既是在民間經商的共產黨革命者,又是一位教書授業的老師,還是名無產階級革命鬥士。
雖然李端甫的身份,與我們之前的推測有些諸多吻合的地方,但卻在一些已知的時間節點上存在錯誤。
比如1938年時,李憶祖被收養,被起了名字,但在當時,李端甫正在位於自己山西老家的共產黨根據地裡,從事著參謀的文事工作。
另外李端甫在1941年時,在與日軍的交鋒中中彈犧牲,那時的李憶祖才堪堪3歲有餘,更是無法滿足之後被養父送去北京讀書一事。
由此可見,李端甫夫婦是李憶祖養父母的傳聞,其實並不屬實。
我們不知道那對好心夫婦的名字,但我們依然感謝他們收養了李憶祖,因為若不是這對夫婦好心,我們國家或許就會失去一位優秀的地質學家和教育家。
而我們心中那份無處可去無法表達的讚揚、敬佩與謝意,也正好可以轉換成對世界的善意,並更加相信,愛與善才是這個世界的主旋律。
我不是老外·我是外裔的中國人
李憶祖一天天長大,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形象也逐漸成型,不過李憶祖成長與學習的環境,其質量頗為不俗,儼然一是副“談笑皆鴻儒,往來無白丁”的光景,自北京二中畢業後,李憶祖憑藉出色的成績,考入了我國地質專業的最高殿堂——北京地質學院。
但在學校環境以外,李憶祖便會經常被人指著,並驚訝地大喊“呀!外國人!老外誒!”。
而每當這時,李憶祖都會尷尬一笑,並操著一口正宗的北京方言回應道“不是外國人!是老外中國人!我是中國人!”。
聽李憶祖說完之後,往往前者都會感到巨大震驚,愣住原地,等回味過來,便會感嘆上幾句“真是稀奇了,這老外這北京話可真地道”。
李憶祖曾公開表示,對於別人稱呼自己“老外”的行為,在自己的內心裡其實是有些不快的,因為在他的心裡,自己是在中國出生、長大,自己也是依靠著中國的教育和資源才成長起來,並獲得成就。
所以自己也是中國人,只是有些人種基因上的差別而已。
新疆的活地圖•知恩圖報的李憶祖
正如李憶祖所說的,他的成長與成就,均是來源於中國,沒有中國的培養與澆灌,自己便不可能走到今天。
而一直生活在中國的李憶祖,其心性也同樣被中華民族的禮儀文化深深影響,知恩善報知恩圖報的精神品格,就一直被李憶祖牢記並加以自省。
自地質學院畢業之後,李憶祖作為在同期中最優秀的那個人,並沒有繼續待在研究室,而是走進了社會,並且聽從黨的號召,離開了車水馬龍的北京,遠赴新疆進行地質勘探、礦源開發的工作。
即便是在當今,新疆西藏等地,也依然沒有擺脫邊遠地區的稱號,所以李憶祖在新疆地區的生活之苦,便也可想而知。
而且李憶祖在新疆,一待便是近50年,所有的青春歲月都交付到了為祖國的煤礦開發事業之中。
李憶祖在新疆,除了沒有精通掌握氣候嚴峻,地形不明的阿里生命禁區外,新疆地區其餘的土地,其性質、方位等相關資料,都被李憶祖深深刻在了腦中。
李憶祖也用他的知識,為我國的資源開採,乃至統一解放事業,都添上了一大把柴火。
結語
李憶祖在新疆兢兢業業46年,積累了大量書本以外的實地經驗,在從勘探一線退休之後,李憶祖依舊活躍在為祖國貢獻的事業上——李憶祖當起了一位無償授課的國家頂級別的講師。
李憶祖將自己的半生學識編寫成冊,幾經潤色打磨後將其搬上了講臺,據統計,李憶祖用九年的時間,橫跨新疆五十多個縣城,向每處當地的孩子,啟迪創造與發掘的思想概念。
他還拿出自己的學術著作,為當地的百姓科普新疆的地理環境,讓這些也許一輩子也不會走出新疆的牧民們,對自己生活的一方天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