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根據人數種族的統計,共有56個民族,56個民族聚攏在一起,組成一箇中國。
話雖如此,但我國人口總數最多的則是漢族,佔有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除了漢族之外,其餘民族都被稱為少數民族。
眾所周知,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了天下,雖說秦朝很快便分崩離析,但漢高祖劉邦又接任了秦始皇的偉業,使中華大地凝結在一起。
全國統一不僅是政權的統一,更是文化的統一,思想的統一,自漢朝之後,人們便以“漢族”自居,那麼在“漢族”之前,又稱為什麼呢?
“漢族”是世界上最昌盛的民族,並且歷史悠久,可追溯到炎黃時期,同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
截止到2009年,“漢族”的人口已經高達13億之多,佔據了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十九,一直到了今年,漢族人口仍有128631萬人。
自從漢朝建立之後,歷經長達四百餘年的時間,華夏大地在這段時間中,徹底統一了人們的文化思想,國人也因此被稱為漢人。
漢人大多都是在中原地區,中原以外的則被稱為外族,外族人早就對中原大地垂涎三尺,於是便有了後來的“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始於晉朝的衰敗,晉朝皇權旁落,諸多王室為爭奪皇權大打出手,卻不料被外族趁虛而入,導致中原大部分地區被外族佔領。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幾百年,在那段時間內,漢人百姓的生活是苦不堪言,也被外族大肆屠殺過,一直到了隋朝統一天下,這才打破局面。
事實上之所以叫漢族,不完全是因為有了漢朝才被稱為漢族。
若是根據朝代改變民族的叫法,縱觀歷史,那麼多的朝代豈不是每個朝代,都要改一次民族的稱呼呢?
比如說秦始皇統一天下,為什麼不叫秦族呢?還有後面的各個王朝,都沒有改變民族叫法。
漢族這一說法之所以能夠維持千年不變,主要是漢朝的影響力太大了,東西兩漢長達四百多年的統治。
不管是文化也好,思想習俗也罷,都已經被徹底地統一,長此以往,國人便以漢人自居。
到漢武帝時期,更是廢除了諸子百家,獨尊儒術,讓儒道成為唯一正統思想,只要接受過儒家文化學習的人,自然會成為一個集體,因為在思想上大家處於統一狀態。
後來為了與外族人區分開來,便有了漢族這一稱呼。
漢朝的影響力太大,幾百年的時間,漢人的說法早已深入骨髓,往後的各個朝代,大多更替得太快,因此便繼續以漢族自居。
就比如說晉朝,在歷史上就猶如曇花一現,還不足以成為徹底影響人們民族歸屬感的朝代。
知道漢族是從漢朝開始,那麼漢朝之前我們被稱作什麼民族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華夏”民族。
華夏民族最早可追溯到8000年前甚至是更早,不過時間太過久遠,人們便把來源歸結於炎黃時期。
黃帝打敗炎帝后,炎黃二帝合二為一,成為了一個族群,後來又打敗了蚩尤部落,自此,華夏部落正式成立。
炎帝、黃帝二人是華夏部落的共主,因此華人常常以“炎黃子孫”自居,那個時代距今也有將近五千年,因此便有了華夏曆史5000年的說法。
華夏一直延續到夏商周,戰國時期,秦、齊、燕、韓、趙、魏、楚等諸侯國統稱諸夏,是當時大地上最為強大的華夏諸侯國。
綜上所述,“華夏”這一稱呼便是漢民族的前身,在周天子當權時,周邊邊遠地區都對周天子表示順從,這時的中原地區人便被稱為華夏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