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國文聯旗下的《中國藝術報》,發表了“談藝必談德,從藝必要德”的文章,對曲藝界亂象進行痛批。
該文認為:當下一些沉迷於“飯圈文化”“唯流量”“唯顏值”的藝人,作風漂浮,言行不一,臺上臺下不一樣,不下苦功走捷徑,不靠實力靠流量,不追高雅求低俗,儘管能矇蔽觀眾一時,但終將被認清真面目,為歷史洪流拋棄。
不難看出,文中提到的現象,應該有所指。因為目前曲藝界只有德雲社存在“飯圈文化”、有流量,還有“三俗”問題在網上爭論不止。
筆者注意到,進入9月份已有多人在文聯官方平臺發文痛斥曲藝亂象,力度之大,勢頭之猛,實在罕見。如下;
9月13日:從社會輿論看曲藝界行風建設
9月10日:敬畏藝術敬畏觀眾敬畏職業
9月6日:構建和諧健康的曲藝觀演關係
9月3日:向“蹬趴貶踹”的陋習亮劍
9月1日:警惕“飯圈文化”,營造麴藝清朗生態
9月17日:向網路暴力說不(最新發表)
照此節奏,恐怕一段時間內還會有相關文章出現,這似乎在預示著某種風向的來臨。其中撰文不乏曲協行風建設委員會的高層人士,通觀這7篇文章,在兩方面著重強調!
一是關於藝德問題,二是“飯圈文化”促成的流量藝人問題。
認為當下曲藝界從業人員,存在取悅、迎合一些觀眾的畸形審美,導致是非不辨、美醜不分、低俗輕佻、調侃崇高,有違職業道德,嚴重損害了社會風氣。
二是在資本運作下的流量“造星”、惡意炒作造成有些年輕藝人,被包裝炒作成“明星大腕兒”,沉醉於虛構出來充當明星偶像的快感之中忘乎所以,產生了拜金攀比、奢靡炫富、不可一世的架勢。認為他們缺乏文化修養和知識積累,有些行為跌破道德底線、挑戰公序良俗,擾亂曲藝市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因此,我不得不聯想到注重傳統班規的德雲社,上面所述的現象,曲藝界也只有德雲社存在“流量明星”,這是不是似有所指?至於其有沒有跌破道德底線、敗壞社會風氣,我想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同時,也讓我在思考,如此大力度的推動行風建設,究竟會起到什麼效果?
要打造良性的曲藝發展演藝生態,營造風朗氣清的行業環境;恐怕只有找到真正的解決辦法,才能讓曲藝這門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煥發生機、發揚光大!
如果把整個文藝界比作大江大海,那麼曲藝界只是一汪水池。有趣的是,這些年我們看到,這水池攪動的巨浪卻勝過大江大海!
另一方面曲藝的沒落也是不爭的事實,很多地方曲種的消失,人才的凋零,受眾的流失,曲藝早已呈蕭瑟的沒落之態。即使是相聲領域,也只有德雲社市場化做的最成功。
曲藝的掌舵者,在大力抓行風建設的同時,是否更應該著力推動曲藝的振興和發展?畢竟一派欣榮繁盛的曲藝景象,同時推動行風建設才更顯得相得益彰!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