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去了北京第一家零浪費、無包裝商店——Bulk House,現在已經是一家“網紅”商店了,並且被很多年輕人喜歡。商店的創辦者是一對中英情侶,他們是零浪費生活的踐行者。
小店的面積不大,走進去滿眼看到的是“綠色”、“木色”和 “布色”,都是自然的顏色。
零浪費生活:由加拿大人凱特琳·勒布隆和塔拉·史密斯·安斯多夫倡導的一種生活方式,即幾乎不製造垃圾的生活。店主餘元,6個月產生的生活垃圾不到0.5kg。
無包裝:店內商品絕大部分是沒有包裝的,需要隔塵的商品都是用環保紙和紙盒進行包裝的,店內還有可以零打的洗潔精(需要自己帶瓶子)。
零浪費生活方式,減少產生生活垃圾,就可以減輕地球因掩埋垃圾而帶來的負擔。我把這種生活方式理解成“極簡生活”和“低塑生活”的結合體。
- 減少產生垃圾的第一步就是減少不必要物品的購買。“必要”和“必需”不同,比如裝飾畫,它不必需,但也是美好生活的必要,好好珍惜和使用,不隨意丟棄。
- 購買環保物品。材料取之自然,最終能被降解歸於自然,不汙染環境,不釋放有毒物質。
在Bulk House裡我看到的商品多是以竹、棉、鬃、蠶絲、皂類等可降解或可再生無汙染材料製成,或者是SS不鏽鋼製品,可以被長期使用的物品。
有人說,選擇用竹柄鬃制刷具、選擇用皂類清潔用品、選擇帆布袋是生活品質的倒退嗎?
我想說,只要不是極端行為,無論哪一種生活方式,只要適合自己,無害他人,讓自己舒適都是好的。
比如
選擇帆布袋代替了市場超薄塑膠袋,帆布袋需要每天隨身攜帶,佔個地方還增加些重量,沒有商家給個塑膠袋方便;帆布袋髒了需要清洗晾曬,沒有扔掉塑膠袋方便。但,它們的使用功能是一樣的,效果是相當的。最多是選擇了一些“不方便”。
踐行“低塑”生活,在沒有降低自己生活品質的同時,還能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是和合之美的快樂。
所以
我更願意選擇看起來“不那麼方便”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