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所瞭解的隋煬帝嗎?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嫡次子。
立科舉,強集權,去豪強,除後患,威四夷,徵西域,匯通天下地無分南北,人無分夷夏的大統一。
平定陳國,親征到青海、蒙古、遼東等地,結束了長達近三百年的,南北朝分裂局面,重新統一了中國,這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統一中國之後的第二次大統一。
政治
改革官制——摒棄舊體制,開拓新制度
對阻礙社會發展的,落後制度和習俗作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改官制,增設殿內省,與之前已有的尚書省、門下省、內史省、秘書省共同成為五省。隋煬帝還增置謁者、司隸二臺。分太府寺為少府監。改內侍省為長秋監,國子學為國子監,將作寺為將作監,並都水監,總為五監。改左右衛為左右翊衛,左右備身為左右騎衛。左右武衛依舊名。改領軍為左右屯衛,加置左右御。改左右武候為左右候衛。是為十二衛。又改領左右府為左右備身府,左右監門依舊名,共同組成十六府。
求賢選能——天下之重,非獨治所安。帝王之功,豈一士之略。
“天下要想安寧無事,憑一人獨治難以做到,帝王要想建功立業,也不能僅憑一人的智慧謀略,而應該像周朝漢朝那樣,廣泛網羅天下賢能之士,集思廣益,共同創造輝煌的業績。”他要求朝廷群臣,不能為了保住自己的祿位,而遮蔽賢能,也不能終年優遊無所用心,而應當以國家利益為重,舉賢薦能,提拔人才,讓他們能夠為大隋社稷建功立業。
科舉制——考試選拔人才
其精髓在於摒除了世襲制,英雄不問出處,不拘一格;有才華的人,可以依靠個人本領,而不是家族、關係等勢力出人頭地,這就意味著,社會的公平深得人心。
大業律——改革酷法
大業三年(607年),楊廣頒《大業律》。楊廣修訂了法律,主要是對隋文帝末年比較嚴酷的法律進行了改革。“煬帝即位,以高祖禁網深刻,又敕修律令,除十惡之條。凡五百條,為十八篇。五刑之內,降從輕典者,二百餘條。詔施行之,謂之《大業律》。
遷都洛陽——政治、經濟形勢決定
並非完全出於荒淫逸樂,而是當時的政治、經濟形勢決定的,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軍事
徵吐谷渾
大業四年(608年)隋臣裴矩指使高車襲擊吐谷渾,吐谷渾向隋朝請求援軍。楊廣乘機出兵,於隔年滅吐谷渾,步薩缽可汗逃亡。此戰開拓疆域數千裡,範圍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崑崙山脈,隋廷設定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
徵流求
大業六年(610年)派陳稜、張鎮州率兵萬人前往攻打流求,擊殺其主渴刺兜,俘男女一萬人,立即返回。
三徵高句麗
高句麗地跨鴨綠江兩岸,位於今中國遼寧東部、吉林中部和朝鮮北部。遼寧東部、吉林中部古稱遼東,很早即入中國版圖,後被高句麗佔據。開皇十八年(598年),高句麗又攻隋的遼西。楊堅派大軍三十萬攻高句麗,後因士卒多病,高句麗亦遣使謝罪,遂罷兵。
經濟
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運河兩岸城市的發展,江都、餘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榮起來。當時運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大運河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
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在中國的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作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時間之短暫,猶如流星般瞬間璀璨,又瞬間毀滅,令人扼腕嘆息,但是它給後代世人,留下的卻是許多寶貴的,值得借鑑和汲取的,深刻的歷史經驗和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