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博主跟小夥伴解讀的是耶魯大學教授保羅肯尼迪寫的《大國的興衰》,這本書還有個副標題是“1500-2000年的經濟變化和軍事衝突”。
關於這500年來的大國興衰,原因有許多複雜的解釋。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作者給出了一個簡潔明瞭的答案。這就是:大國興起和衰落的最終原因是他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的經濟實力。
這個結論看起來很簡單,但其背後的關係和整套邏輯卻需要仔細去理解。當下,我們都在討論我們中國的崛起這個話題。我們常說“以史為鑑可知興替”。那歷史上其他大國的崛起和衰落期間都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這些秘密又有多少可以為我們所借鑑呢?這就是本期我們讀這本書的意義。
國家興衰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這本書出版於1987年,那個時候,美國總統里根的任期即將結束,美蘇爭霸處於決戰階段。在這個背景下,這本研究大國興衰的書一經面世,就引起了轟動。在政壇和學術界很快登上暢銷書榜,先後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備受矚目。
本書作者保羅肯尼迪是英國人,他在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常年在耶魯大學任教。還做過英國皇家歷史學會的會長。他寫這本書就是想一次性解釋清楚,1500到2000年,這500年來各大強國為什麼會興盛,又為什麼會衰落?
要說國家興衰的歷史分析,其因素主要是什麼?你能想到,軍事家的戰略才華,政治家的豐功偉績,外交家的縱橫捭闔,發明家的奇思妙想,實業家的百年公司。這本書把他們全部都推到了幕後,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冷冰冰的表格,寫滿了軍隊建設,經濟發展和產業變革的數字。
這樣的故事可能不會那麼刺激,但他帶著你看的都是大場面,都是幾十年上百年大國之間的大博弈。
本書講了很多戰爭,特別是大國聯合起來打的持久大戰。他們往往是不同歷史階段之間的分水嶺。在戰爭背後,你會看到,獲勝一方到底是因為佔據了什麼樣的經濟優勢,落敗一方又處於什麼樣的經濟劣勢。
不過這並不是一部戰爭史或者經濟史,它的重點是戰爭和經濟之間的戰略關係。這種戰略關係如果概括成一句話,那就是大國興起或者衰落的最終原因在於它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的經濟實力。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實力的相對性。也就是說,自己有多富,有多少軍隊是一回事,但更重要的是和誰比。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稱得上是大國的也就10個左右。
這本書對中國來說是一把鑰匙,可以幫助我們從大國力量對比的角度來理解世界,成為指導未來國家戰略的重要參考。這本書解釋了三個重要的問題。作者肯尼迪講述了他眼中的大國興衰背後有著怎樣的奧秘。
第一個問題是,一個國家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樣的地位究竟由什麼來決定?答案是它與其他大國經濟實力的對比,決定了他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這部分我們以歐洲和美國的先後崛起為例來說明。
我們所熟悉的各種世界歷史作品都在講,1500年以後歐洲逐漸崛起,主宰了整個世界。直到19世紀末,美國後來居上,歐洲才走向衰落。歷史看起來簡單,但背後的道理卻未必人人都清楚。大國之間相對經濟實力的變化,能幫我們一眼看到問題的最底層。
回到1500年,當時的歐洲並不是世界的中心。東方的一些大國,像奧斯曼帝國、莫沃爾帝國,還有正值明朝的中國,他們都擁有無窮的財富和龐大的軍隊。看起來他們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大國。
相比之下,歐洲的劣勢非常明顯,它既不是土地最肥沃的地區,也不是人口最多的地區。政治上不統一,也沒有大家共同承認的世俗領袖或者宗教領袖。在文化、數學、工程、航海和其他方面也沒有優勢。很多發明,比如火藥,都是從阿拉伯人和中國人那裡學來的。總之,在1500年,歐洲並沒有顯示出將要躍居世界之巔的樣子。然而,優點和缺點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東方大國強大的中央集權統治和相對於保守的文化取向,導致他們對商業貿易和私人資本極其厭惡。他們沒有動力去改善自己的生產方式和武器裝備,甚至還會限制或關閉海外貿易。
相比之下,歐洲地理上的破碎性導致了政治上的多元格局。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歐洲的政治地圖一直由地方王國,貴族領主,城市乃至部落組成,像一床五顏六色的被子。
在這種背景下,任何政治勢力想要壓制經濟和貿易的發展都是困難的。商人們就算在一個地方受打壓,也總是可以在別的地方找到願意容忍他們的君主。因為對商業不友好,不僅意味著國家自斷財路,還意味著加強對手的實力。
結果就是,歐洲大部分國家逐漸不同程度地發展起了市場經濟。他們之間你追我趕,形成了非常積極的競爭格局。國家為工商業提供了良好的國內秩序和公正的法律制度。並且從不斷增長的貿易利潤中獲得了大量收入。
傳統的恩怨加上經濟的競爭,讓歐洲各國的生存壓力遠大於那些享有經濟和軍事壟斷地位的東方大國。歐洲各國必須為了生存而展開競爭,競爭不僅有經濟方面,也有軍事方面。歐洲各國的軍事裝備競爭也不得不走向螺旋式上升的軌道。
相比於其他地方,武器技術、造船技術、組織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歐洲各國開始擁有海上優勢。他們爭相向外開闢殖民地,控制貿易線路,以便獲取更多的利潤,壯大本國的實力,以應對更大強度的競爭。
從具體資料就可以看出,這種由國家間競爭引發的貿易增長速度簡直快如閃電。在1510年至1550年間,橫跨大西洋的貿易額增加了7倍。1550年到1610年又增加了兩倍。
不斷加劇的經濟和軍事競爭又反過來要求科學和技術知識不斷上升。接下來,歐洲十八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進一步拉大了東西方的經濟實力差距。沒有捲入國家間競爭的東方大國似乎都在沉睡。不僅武器裝備停留在傳統階段,經濟也仍然停留在傳統經濟。
比如1736年,英國人的鍊鐵廠開始蓬勃發展時,中國河南和河北的古風爐和煉焦路卻被完全廢棄了,直到20世紀才恢復生產。
工業革命完成之後,整個歐洲的工業產量佔到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如果說工業革命之前,東方大國們憑藉龐大的疆域和眾多的人口在經濟總量上還佔據領先地位。那麼工業革命就讓歐洲迅速超越了東方大國。這些龐大的傳統農業國家在歐洲工業國家面前變得不堪一擊。
一個典型的例證是,十九世紀末發生在非洲蘇丹的恩圖曼戰役中,英軍使用馬克沁機槍只用了半個上午就殺死了蘇丹的11000名士兵,英軍自己卻只損失了48人。火力上的差距與工業生產率的差距一樣,說明了歐洲國家和落後國家所擁有的物力資源已經相差了多個數量級。歐洲正是憑藉在國家間競爭中發展起來的軍事經濟、技術和組織優勢登上了世界的巔峰。
說完了歐洲國家的崛起,我們還要談一談它的衰落。
歐洲的衰落表面看起來是發生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但實際上從經濟實力的變化來看,就知道早在一戰之前,歐洲已經喪失了領先地位。
是美國的崛起,徹底改變了歐洲稱霸世界的格局。
美國的建國曆史雖然短暫,但發展極其迅猛。英法等國的殖民活動很早就把歐洲先進的技術和制度帶到了北美。可以說,曾經是歐洲崛起的技術和組織優勢都被美國人順利地繼承下來,而且美國幅員廣闊,自然資源豐富,位置又遠離歐洲大陸。戰略上看非常安全。
美國無需像歐洲各國那樣面臨激烈的國家間軍事競爭,可以把資源集中起來發展經濟。對比一下陸軍的數量就能看出,當歐洲大國們數百年如一日地相互血戰,枕戈待旦,美國則在悶聲發大財。
1860年,美國在內戰之前有陸軍26000人,同時期的俄國有陸軍800000。法國有600000,奧地利有300000。連重點發展海軍的英國陸軍也接近350000。
1865年,美國內戰一結束,工業革命就迅速推開,只用了三十年左右的時間,經濟總量就成了世界第一。1880年,英國在世界製造業生產總量中佔比22.9%,那正是大英帝國的霸權達到巔峰的時刻。到了1913年,英國就只佔世界製造業生產總量的13.6%了。同時期,法國的製造業佔世界總量的6.1%。奧匈帝國佔4.1%。德國佔14.8%。而美國則達到了32%。也就是說,美國的產量幾乎相當於英、法、德、奧匈帝國四國的總和。
1914年,美國產煤4.55億噸,遠遠超過英國的2.92億噸和德國的2.77億噸。同時,美國還是全世界最大的產油國,鋼產量幾乎與其他四國,也就是德、英、俄、法持平。汽車產量和汽車擁有量比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
瞭解了美國的經濟總量和歐洲各大國經濟總量的對比,美國加入一戰和二戰能夠導致戰略態勢發生重大變化就不足為奇了。從美國崛起和稱霸世界的例子很明顯就能看出本書所講的經濟實力的基礎性地位。
除此之外,本書作者肯尼迪還特別提醒我們注意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不是同步上升或者同步下降的。經濟實力不會立刻變現為軍事實力。二者之間常常存在一個時間差。
美國早在十九世紀末,它的經濟實力就已經是世界第一了。但它真正變成軍事霸主,卻是在二戰之後。這個經濟和軍事實力之間的時間差就有幾十年之久。造成這種時間差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個經濟上正在發展的國家,很想變得更富有。它就不願意花大量的錢在軍備上。
但是,這個時間差也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國家在經濟上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不得不發展自身的軍事實力。保護貿易擴張,海外投資利益等,這些都離不開強大的軍事後盾。
這部分,書中講了歐洲在近代崛起、稱霸世界,後來又被美國取代的故事。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興衰、沉浮背後,都是很清晰的相對經濟實力的變化。
所以說,從長線來看,一個大國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取決於它和其他大國的經濟實力對比。這是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第一個重要話題。
(未完待遇,圖源網路,侵聯刪)
作者有話說:博主才疏學淺、漏洞百出,希望各位小夥伴留言提出建議討論。如果覺得寫得不錯,那就點贊+關注吧,多謝閱讀。(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