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微信·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細雨如絲、青山如黛,于都河水靜靜流淌。
一陣嗩吶聲突然響起,一聲聲清脆悠揚的歌聲隨之傳來:“一送(裡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秋風(裡格)細雨,(介支個)纏綿綿……”
于都河畔的長征第一渡口,嗩吶嗚咽,歌聲如泣如訴。飄飛的細雨中,當地志願者忘情地表演著,遊人們肅立聆聽觀看。淚水,在許多人的眼眶裡打轉。
這旋律,把我們的思緒拉回那個生離死別的悲壯現場——
1934年10月,8.6萬中央紅軍主力,舉著熊熊燃燒的火把從於都的8個渡口渡過於都河,揮淚向送行的蘇區父老鄉親告別。誰承想,絕大多數人此去便是永別。一起渡河的數萬于都子弟,活到新中國成立的僅277人。
因為長征,于都從此有了新的註腳:在作家魏巍的筆下,它是“地球上的紅飄帶”起點;在美國作家索爾茲伯裡的敘事裡,它是“前所未聞的故事”開篇;在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眼中,它是“驚心動魄的史詩”卷首……
而在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內心,它是永遠的長征源頭。
01
在於都縣銀坑鎮窯前村,一個令人傷懷的故事讓記者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紅軍烈屬鍾招子生養了10個兒子,其中8人參加紅軍。長征出發時,鍾招子對兒子們說:“一定要打勝仗,娘等你們回來。”兒子們走後,鍾招子每天晚上都會在老屋門前點起一盞馬燈。
時間一天天、一年年過去,鍾招子青絲變成了白髮,眼睛也哭瞎了,但依然每天晚上點亮馬燈:“這樣,兒子們回家時就能看清路了。”直到去世,鍾招子也沒能等到一個兒子回來。
“與鍾招子的8個兒子一樣,許多紅軍將士在於都出發時,以為一轉身就能回到熟悉的紅土地。”于都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講解員向記者介紹說,“長征途中,紅軍數次陷入敵人重圍,多次改變原定行進計劃,越走離於都越遠,越走犧牲越大。”
這讓記者想起多年前解放軍報組織重走長征路時遇到的老紅軍劉家珠,他說:“紅軍戰士心裡想著建立新中國,鬥志堅,骨頭硬,餓不死,打不垮。”老人樸實而又鏗鏘的話語中,蘊含著紅軍將士們最樸素的革命信念。
記者採訪途中偶遇一個特殊的旅遊團隊,幾位企業家千里迢迢趕到于都,準備從第一渡口出發,重走長征路。有人坦言:商場如戰場,每當生意遇挫想不開時,就會想到紅軍長征。當年,前路茫茫、不知歸期,一路上艱難困苦、槍林彈雨、血灑征途,是什麼支撐紅軍前赴後繼走下去,直至看到勝利的曙光?
今年4月25日,習主席在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參觀時的一番感慨,深刻揭示了中國革命“成功的奧秘”——
“革命理想高於天。正是因為紅軍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軍隊,才能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絕境重生,迸發出不被一切敵人壓倒而是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
靠著這種“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堅定信念,紅軍將士將一場因反“圍剿”失敗引發的大撤退,變為一個開創革命新局面的起點;將一段險象環生、歷經苦難的艱辛歷程,變成一條偉大民族的奮起之旅、新生之路。
(本文選自《解放軍報》“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系列專版,略有刪減;該專版透過實地踏訪紅色地標等方式,回溯這些偉大精神產生的歷史背景、形成過程,感悟精神偉力、傳承紅色血脈、擔當歷史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磅礴力量。)
(解放軍報微信·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