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之後,三年時間,程維都沒有回家。最近終於想要回家。
最開始程維決定離家出走發誓不回家。是因為受夠了父母給的標籤。
只要他做事不順利或者沒有達到滿意的效果,父母就會說:“你從小就是這樣的,幹什麼都沒有什麼結果。”
想起父母的這個習慣給他帶來的傷害,只要沒有達到滿意的結果,那麼最後都會歸因於“你怎麼是這樣的人呢?就這都幹不好?”。
很長一段時間,程維都沒有什麼主動性去做事情,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自己身體健康,也是一個積極上進的人,可以內心總是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拖著自己,不要做,不要嘗試,萬一錯了呢?萬一又失敗了呢?萬一我真的就是什麼都做不好呢?
直到有一天他在圖書館看一本書上介紹說:
社會心理學家瓊.坦尼(June Tangney)發現:比起因為你做的事情而被批評,因為你是個什麼樣的人而受批評,會引發更深刻的羞恥和無助感。
程維恍然大悟,一直以來那股拖著他,不願前進的力量,就是這種羞恥和無助感。
為什麼感覺自己是很積極向上的呢?因為內心也很想要去擺脫這些標籤?可是為什麼又覺得沒有真正的勇氣去做好要做的事情呢?
因為擺脫不了那股羞恥感,覺得做不好事情就是自己能力有問題。而這種能力有問題的懷疑讓他更加重了心裡面的無助,所以,總是陷入一個解不開的迴圈裡面。
一鼓作氣想要去證明自我能力,但是又因為無助逐漸縮回自己認為安全的地方。畢竟,如果不去嘗試,也就沒有誰有機會來指責了。
可是人生總是要向前的,人生也是由個人做的事情組成的。程維不想人生一事無成。
畢業之後,進入公司,程維開始慢慢給自己做心理建設,他知道每次嘗試都會因為不確定的結果而擔憂,其實會耗費很多精力。這就是傳說中的精神內耗。還有,很多無助也是因為他對做一件事情的必須要步驟和流程不是很清楚。
為了最大程度打消心裡的無助感,他開始利用網路,周邊的朋友,以及老師。先做一個普遍的調查,知道做一件事情需要注意的點,要做的準備,每一步都先做好分析。然後專注在做的事情上面,先關注自己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最後再根據結果來做好覆盤。分析原因。
就這樣,三年間,程維成為了公司的銷售骨幹。因為自己業績突出,公司最近打算把他排到一個二級市場,讓他主管一個二級城市的銷售。
現在也明白自己其實最惱怒的不是父母給的標籤,而是內心深處的那種自卑感。現在有成績了,自卑感稍微破除一些了。也就有心情來理性地分析父母的話語背後的含義了。
程維也明白,其實父母只是為他擔憂,害怕他過不好。害怕他不能警醒,所以,總是喜歡把一些具體的事情拔高到一個刺眼的層面。這樣他才能早日警醒。
確實程維是幸運的,因為他看明白了這中間的前因後果,用行動去破除了很多不實的標籤找到自我。可是那些依舊深陷標籤之中,不願意踏出第一步的人會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