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活著,就是幸福。
在小說《活著》中,主人公福貴一次又一次失去身邊至親的人,生命裡難得的溫情一次次被撕得粉碎,讓人不忍直視。但在小說的結局,作者卻描述了這樣一幅畫面: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由此,道出了作者對於活著的看法: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換作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人這一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每天醒來,身旁的人一如從前,一地雞毛的生活還能按部就班,哪怕時常為賺錢發愁,被家庭瑣事負累,但仍是觸手可及的幸福。
人越是年紀增大,越是明白,功名利祿、愛恨情仇都是過眼雲煙,唯有好好活著,才不辜負生命一場。
人各有命,富貴在天。只要自己盡心盡力地爭取了,就像《活著》中的福貴,犯過錯,走過彎路,也命運不濟,但當他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的一切時,再窮困的日子也就有了盼頭。
活下去,就有希望;好好活下去,總會有出路的。
02
做自己,就是幸福。
《列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孔子要到衛國去,在路上看到一個年近百歲的隱者,只見他穿著粗皮衣,在田野裡拾穀穗,一邊唱歌一邊走。
孔子感到奇怪,就派子貢去問他:“您年少時懶惰不努力,長大了又不爭取時間,到老了沒有妻子兒女,現在快要死了,又有什麼快樂值得拾穀穗時邊走邊唱歌呢?”
隱者笑著回答道:“我少年時懶惰不努力,長大了又不爭取時間,所以才能這樣長壽。到老了還沒有妻子兒女,現在又快死了,所以才能這樣快樂。因此在這而死去了,怎麼知道不在另一個地方出生呢?”
子貢和隱者的對話,告訴我們,無論樂與不樂,都只是個人的體驗,何必去質問別人是否滿足,只問自己的心,不就足夠了嗎?
人這一生,能旁若無人地做自己,何其幸福啊!
成年人的世界裡,每個人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戴上不同的面具,以便在各個場合不失分寸,得體大方。
比如,職場中,面對苛刻的領導、狡詐的同事、難纏的客戶,有再多委屈,也要擦乾眼淚,笑著應對。
這種“分裂”的人生,誰不辛苦,誰不詬病,但又有多少人,有足夠的本事跳脫出來,不再受制於人?
又或者,面對無處不在的明爭暗鬥,已經能夠做到不為所動,不為所擾,按照自己的節奏,底氣十足、自信滿滿地走下去。
所以,當一個人找到了自己的節奏,並持之以恆地走下去,那就算是個最尋常的打工人,也會自帶一股鎮定自若的氣質。
03
心態平和,就是幸福。
《菜根譚》中寫道:“伏魔先伏自心,馭橫先平此氣。”
意思是說:要想制服邪惡必須先制服自己內心的邪惡,自己內心之惡制服之後,一切其他邪惡自然都不起作用。要想控制不合理的橫逆事件,必須先控制自己容易浮動的情緒,這樣所有外來的橫逆之事自然不會侵入。
讓人們想不開、看不慣,最後讓自己陷入痛苦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們對於事情的態度。
掌控情緒的人,才能掌控人生,才能收穫幸福。
面對親子關係,不再被焦慮、擔心、失望所綁架,不只是盯著成績,把目光放長遠些教會他懂得感恩、堅毅、勇敢、大度,將會是他人生路上最好的禮物。
面對親密關係,不再奢求改變對方。所謂愛屋及烏,不妨多一點忍讓包容,相依相伴到白頭,人生才不會留下遺憾。
面對日漸老去的父母,不再苛求他們能夠理解自己,而是學會順從與遷就,才能讓親情得以圓滿。
04
結束語: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能與人言無二三。
但只要你的心中充滿陽光,終將照亮無邊的幽暗。
從今天起,每天給自己找一個開心的理由。生活處處皆美好,你不要關上心門,不要緊閉眼眸,不要把陽光關在窗外。
你的日子,終將美好!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