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只是改變生命狀態,並未結束關係。
活著的人透過回憶、記述和行動,與逝者重建精神連結,可以體驗到生命的延續,從而繼續前行。
與離世的親友說說話、想著他們、夢到他們,或者把他們放在心中特別的位置,都是與親友保持連結的辦法。
一家人在紀念逝去親友的行動中,共同慶賀所愛的人依然活著。
一家人也可以坐在一起製作“回憶書”——寫有關過世親人的故事,畫與過世親人一同做的活動,剪貼家人照片和讓人想起親人的物件。
一家人在製作過程中,可以講述各自想起的故事,也可以表達自己當下此刻的心情,還可以相互安慰。
每個人的情緒都得到支援,家人之間的關係會變得更親密
把這些故事製成集子,分發給親友,或放在網際網路上與更多的人分享,表達哀思和懷念,都是重建關係、繼續前行的好辦法。
另一個簡單辦法是,在家人日常談話中,很自然地加入離世的親人。
比如,“你記得你那次得獎時嗎?你爸爸多麼為你自豪!”
“你媽媽做的烙餅最好吃,沒人能比。”
“要是你哥哥知道你這麼想念他,他一定很開心。”
用這種方式回憶離世的親人,可以幫助全家保持鮮活的記憶。
繼承併發揚逝者的嘉言懿行,貢獻社會,也是紀念親人、超越痛苦的好辦法。
離開的親人希望你過得好
小孩子得知親人去世後,可能會大哭一陣,然後興高采烈地玩一陣,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可是,在玩的時候,又會突然大哭起來。這是因為幼兒對強烈情緒的承受力持續時間很短。他們需要在玩耍中緩衝壓力,積聚能量,才有力量表達哀傷。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對失去的親人沒感情,不要因此責備孩子。
年幼的孩子還沒有能力安慰別人,得知照顧自己的媽媽去世,可能會說:“媽媽死了,以後誰給我做好吃的?”這並不意味著孩子自私。只有年長的孩子,才會有能力體會別人的心情,才會有能力安慰別人。年幼的孩子做不到!
因此,要直接回答孩子的問題,讓他感到,儘管失去媽媽,仍有其他成年人照顧他。孩子感到安全,更容易從哀傷中恢復過來。
成年人也會有悲傷-快樂的矛盾需求。失去親人,我們悲痛。可是,悲痛常常壓得我們喘不上氣,身體需要放鬆,心情需要輕鬆。於是,當一家人在一起做一些讓身體放鬆、讓心情輕鬆的活動時,比如說笑話、買東西、看電影等,自然會笑出聲來,甚至開懷大笑。笑聲,並不是對逝者不敬,而是補充讓悲痛消耗掉的生命能量,使自己更有力量轉化哀傷,以便繼續上路。
在汶川地震做心理危機干預時,面對那些失去親人、悲痛欲絕的老師們,我們常問的一句話是:“你的親人在天有靈,他希望你今天的生活是什麼樣?”
老師們無一例外地回答:“他希望我過得好!”而其中最隆重的“好”,就是健康快樂!
在哀傷的日子裡,一家人在同一時刻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人悲傷,有的人平靜,有的人暫時輕鬆快樂。
這些都是正常的。知道這一點,就不必因為一家人的不同反應而起衝突。反而應該慶幸,幸虧家裡有人在哀傷的日子裡仍有快樂的能力,讓家庭氣氛輕鬆一些。否則,整個家庭被哀痛淹沒,生活就很難繼續下去。
親人遺物,保留還是放下
在剛剛得知親人離世的訊息時,找到親人遺體,保留親人遺物,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遺體或遺物有助於全家人接受死亡的現實——確認親人已經離世,減少能量損耗;另一方面,遺體或遺物也可以讓家人感到,一家人仍在一起,減輕一些分離的痛苦,以便有足夠的能量啟動自然療愈的哀傷過程。
因此,在一家人還沒有找到新的方式與逝去的親人建立新的連結之前,可以保留親人的遺物——無論束之高閣,還是置於眼前,只要全家人接受,都是可以的。
不過,隨著哀傷自然療愈過程的進展,需要適當放下遺物,才能開展新的生活。
比如,保留具有紀念意義的遺物作為永久紀念,至於把這些有紀念意義的遺物放在哪裡,需要一家人共同確定。
還可以把那些具有使用功能的遺物清洗、整理,保持乾淨整潔,分發給親戚、朋友,甚至捐贈給有需要的人。
讓這些遺物繼續發揮作用,好像讓逝去的親人得到生命延續一樣,也是寄託哀思的好辦法。不過,這需要一家人達成共識,再去行動。
有的家庭為了紀念親人,在相當長時間內仍保留親人在世時的生活安排。
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如果長時間保留這樣的安排,而不根據現實生活的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有可能會破壞家庭功能,阻礙家庭成員身心發展,並引發家庭衝突。
因此,在哀傷過程中,一家人需要有商有量,以改變那些不能滿足家庭成員當下成長需要的生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