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研人員在緬甸北部發現喉褶蜥屬新物種——欽敦喉褶蜥
▲圖為欽敦喉褶蜥。 圖片來源:劉碩
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在緬甸北部欽敦江流域德曼迪自然保護區發現鬣蜥科喉褶蜥屬一新物種——欽敦喉褶蜥,使喉褶蜥屬物種數增加到3個。
2019年12月,科研人員在德曼迪自然保護區開展聯合科考時,發現了喉褶蜥屬一新種。該物種形態方面與喉褶蜥較為相似,但是擁有相對更長的四肢以及與後者完全不同的喉部區域的顏色。此外,分子方面研究也顯示,新物種與喉褶蜥屬已知的兩個物種存在非常大的遺傳距離。最終將其命名為“欽敦喉褶蜥”。
——中國新聞網
2、《細胞》:抗“艾”新藥有望打破終身服藥魔咒
▲何玉先團隊 受訪者供圖
在12月17日凌晨發表於《細胞》的一項研究中,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教授何玉先團隊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薛婧團隊合作,發現了艾滋病的強效治療和預防藥物,探尋了HIV病毒的“老窩”,初步揭示了病毒潛伏庫特徵和免疫控制機制。
——中國科學報
3、構建全球微生物基因目錄 復旦團隊研究成果登《自然》主刊
▲包含3億個原核生物基因的全球微生物基因目錄。圖片來源:復旦大學
近日,復旦大學類腦研究院生物醫學人工智慧團隊的相關研究成果《原核生物基因的生物地理學研究》(“Towards the biogeography of prokaryotic genes”)以長文(Article)形式發表於《自然》(Nature)主刊。
復旦大學類腦研究院青年研究員路易斯·佩德羅·科埃略(Luis Pedro Coelho)、教授趙興明、名譽教授皮爾·伯克(Peer Bork)與來自德國、西班牙、美國、英國等多國科學家合作研究,基於全球微生物組(global microbiome)的概念,將地球上不同棲息地的微生物作為統一系統,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對1.3萬個公開宏基因組樣本進行挖掘,構建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全球微生物基因目錄 (GMGC,Global Microbial Gene Catalog),為全球微生物組研究邁出了重要一步。
——央視新聞客戶端
4、1306條腿!“名副其實”的千足蟲首次發現
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12月16日發表的生物學論文,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擁有不止1000條腿的馬陸(千足蟲)。此前沒有一種已知馬陸的腿的數量超過750條。
馬陸也叫千足蟲、千腳蟲,屬於節肢動物門,多足亞門。馬陸在世界上約有10000種,一般體長約20至35毫米,雖然名為“千足”,此前並沒有1000條足部的“千足蟲”。
——科技日報
5、《自然》:三聯療法有望改善胃癌患者症狀 促獲批臨床使用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的一篇癌症研究論文顯示,將免疫療法與化療和靶向藥物聯用(三聯療法),有望改善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蛋白(HER2)陽性胃腫瘤患者的轉歸。這項研究基於一項對III期臨床試驗開展的中期分析,已經促使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該療法的臨床使用。
——中國新聞網
6、商業化學物質在大氣中產物或毒性更強 帶來未知風險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12月16日發表一項化學研究論文稱,商業化學物質在大氣中反應的產物可能比其源化學物質的毒性更強。該研究顯示,這些化學產物存在於18座特大城市的大氣中,或對人群帶來此前未知的暴露風險。
該論文指出,商業化學物質在城市中心大量使用,對約42億人構成了潛在風險。對有害化學物質的評估包括它們在環境中的永續性、生物蓄積(化學物質在有機體內的累積)潛力和毒性,它們的使用也受到各國家和國際框架的約束。然而,監管方式通常基於對源化學物質的認識,而此前對它們在大氣中反應的產物有哪些潛在影響卻知之甚少。
——中國新聞網
來源:今日科協微信公眾號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絡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