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從年頭到年尾,中美之間關係一直在變化,雖然美國的態度反覆無常,但是中方的態度一直很堅定。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近日出席2021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時,再一次無法避免地提到中美關係,這一次王毅外長用了四句話,來談這一全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同時警告拜登政府,如果堅持要進行對抗,中方將奉陪到底,絕不會妥協。按照現在的中美關係來說,妥協已經毫無意義,美國人不會因為中國退讓而改變,相反中方的強勢勢必讓美國在做決策的時候,考慮更多實際的東西。
根據觀察者網12月20日的報道,在拜登政府多次發表對華不友好言論之後,中國外長王毅公開就中美關係提出了四個點。“要對話可以,但應當平等;要合作歡迎,但應當互惠;要競爭無妨,但應當良性;要對抗不懼,將奉陪到底。”,從這四點可以看出,中方在美國的威逼之下,是不準備退讓半步了。
平等互惠,無懼對抗,這就是中國現在的態度,也是中國一貫的態度,只是之前美國沒有認識到,依然天真地認為中方會妥協。中美有競爭是正常的,全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沒有對抗那才是奇怪,但是競爭不等於對抗。自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政府嘴上喊著競爭,實際上乾的是對抗的事,這才是中美關係遲遲迴不到正軌的根本原因。
自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多次給中國設定陷阱、挖坑,在全世界範圍內抹黑中國。在這種情況下,中方依然表示願意和美國合作,共同應對疫情這個全人類的敵人。遺憾的是,美國還是誤判了中方的善意,認為中國這是在“妥協”,這才有了年初阿拉斯加的“從實力和地位的角度出發”。
楊潔篪主任當場呵斥沙利文和布林肯,美國是沒有資格說“實力和地位的角度出發跟中國談”,這種所謂“居高臨下”的姿態早已經是過去式,只有美國自己還在沉溺其中。一直到天津會談上,中方給美國列出一份“清單”,要求美國先落實上面的內容,他們還沒有認識到中方所要求的平等互惠。美國確實落實了一部分“清單”內容,但是當他們發現這只是前置條件而非交易之後,美國又放棄了繼續緩和雙方關係的打算,又開始走“對抗”路線。
正如王毅外長所言,要對抗的話中方願意奉陪到底,因為中國等得起。美國現在國內社會問題複雜,拜登的“發錢”政策一定程度上穩住了美國社會,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外加新冠疫情無法解決,美國為此已經付出了80萬人的生命,矛盾日積月累遲早是要集中爆發的,拜登一樣解決不了。一個正在經歷持續不斷“失血”的國家,威脅一個“健康”的國家,美國人的思維想法確實是有些與眾不同。中國可以等、可以拖,拜登政府到底在等什麼,他們真的拖得起嗎?
美國從建國到現在不到三百年的時間,現在正是處於迷茫的關鍵時期,對於他們來說大國直接博弈唯一的參照和經驗就是“冷戰”。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曆任政府都強調“對抗”,他們認為只要成功“擊敗”中國,現在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這未免太天真了。刻舟求劍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美國最正確的方法還是找準“病根”,然後對症下藥。老想著對中國“下藥”,自己的“病”怎麼可能除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