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叔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非常火的問題:
“90後,剛工作2年,手上有7、8萬現金,怎麼透過投資理財,實現財富自由?”
問題的關注人數將近1.5萬,瀏覽量更是多達七百多萬次。
看到這麼多人關注投資理財,網叔很欣慰。
但說實話,如果本金只有七八萬,想透過投資理財來實現財富自由,基本上就是在痴人說夢。
網叔非常理解大家想要靠“投資理財”實現財富自由的雄心壯志。
畢竟,這是每一位打工人的夢想。
網叔剛畢業前兩年是這樣,當時雖然工資不高,手裡也沒多少積蓄,但卻心比天高。開口閉口都是賺大錢,滿腦子都是著怎麼透過投資理財或創業實現財務自由。
期間看了不少投資理財的書籍,關注了不少投資大V,也學了不少炒股技巧。每天密切關注各種市場訊息,研究這個股票好不好,那個產品行不行。
當時網叔的狀態,幾乎和這張圖裡形容的一模一樣……
但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一頓操作下來,發現不僅沒賺到什麼錢,也沒學到什麼本事,一晃兩年就這樣過去了,整個人都快廢了。
後來痛定思痛,在閱讀了大量書籍、經過日日夜夜的深刻反思後,終於想明白一個道理:
沒錢千萬別把心思花在理財上!
今天,網叔就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和大家聊聊投資理財這件事。
一、投資是資金量遊戲,想賺靠投資大錢,本金一定要夠
網叔知道,看到這句話可能會有人說:
“只要足夠牛逼,本金不多也能靠炒股發家致富,股市上一年翻幾倍的大有人在。”
但如果真的有人這樣對你說,那他不是傻,就是壞。
不可否認,在股市中,的確有人可以做到一年翻幾倍。
但如果仔細分析一下,你就會發現,能夠在股市暴富的無外乎兩種情況:
要麼瘋狂加槓桿,一把梭哈;
要麼運氣好遇到了大牛市,比如08年那種超級大牛市。
先來看第一種情況,加槓桿。
加槓桿的本質還是增加本金,5萬塊加十倍槓桿就是50萬。
但十倍的槓桿就意味著十倍的風險。
賭對了還好,萬一賭輸了呢?
拉出A成立以來所有跳樓自殺的新聞,你會發現多半都是因為加槓桿虧錢導致的,觸目驚心...
普通人,誰有這種“背水一戰”的勇氣?
即使有,又有誰又能保證自己一定能賭贏?
再來看第二種情況,遇到大牛市。
趕上大牛市相對來說要靠譜一點,但縱觀A股歷史,08年那樣的超級大牛市數十年難得一遇。
即使遇到了,一般人也不見的能把握住,因為大牛過後往往就是萬丈深淵;
即真的把握住了,五萬、十萬翻個三四倍,最多不過四五十萬,在二線城市付個首付就沒了,距離很多人心中的財富自由還差很遠。
拋開這兩種情況,A股市場這麼多年來 ,能夠一年翻倍的有幾個?能夠像馮柳那樣長期年化翻倍(散戶時期)的又有幾個?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
這種機率,真不比買彩票中億萬大獎高多少。
大多人平平庸庸了大半輩子,怎麼一到股市就相信自己能夠成為人中龍鳳,一飛沖天呢?
別忘了,金融市場中的各大機構,匯聚了人類最頂級的一幫精英,論專業能力、市場資源、聰明程度,遠非普通散戶可比。
普通投資者,拿什麼去和這些機構抗衡,勇氣嗎?
大多數時候,七虧兩平一賺,才是股市中最真實的寫照。
如果你還不信邪,咱們再來看看世界頂級投資大師們的生涯平均年化:
股神巴菲特,20.3%;
證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20%;
華爾街頂級基金經理彼得林奇,29%;
趨勢投資之王、金融大鱷索羅斯,20-30%;
A股的神話,原公募一哥王亞偉,37.4%...
全球最牛逼的頂級投資大師,生涯年化也不過20%左右。
普通散戶,誰能拍著胸脯說自己比他們還要厲害?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感到驚訝:巴菲特這麼牛逼,怎麼可能才年化20%?
但事實的確如此,開啟伯克希亞公司的官方財報,從1965-2020年,巴菲特的生涯年化的確是20%。
這裡一定要注意,這個20%的生涯年化指的是複利,不是簡單的翻幾倍。
千萬別小看20%的複利,如果你能長期保持這個收益率,即使本金只有十萬塊,投資50年也能賺9個億,也就是翻9000倍!
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投資者而言,長期來看,能夠做到年化10%已經很不錯了。
10%的年化收益是什麼概念?
我們來看一下A股幾大核心指數的近十年來的平均年化收益。
上證50指數,包含了A股規模最牛逼的50家公司,平均年化收益是6.86%;
滬深300指數,包含了A股最牛逼的300家公司,平均年化收益是6.89%;
中證500指數,包含了A股最牛逼的500家中型企業,平均年化收益也是6.89%;
也就是說,如果你能做到長期年化10%,長期來看,就能穩穩跑贏大盤了。
要知道,A股從業10年以上最牛逼的一批基金經理,平均生涯年化也就在10%-15%左右。
同樣是10%的年化收益率,能賺多少錢完全由你的本金決定。
如果你本金只有10萬,每年最多賺1萬,換一臺iphone就沒了;
但如果你本金是100萬,每年就能賺10萬,基本上抵得上大多數人一年的工資了;
當你本金達到1000萬時,年入百萬也就不是夢了,還打什麼工,光靠投資就能實現財富自由。
說到這裡,網叔想起一個段子:
有人在網上問:怎樣才能年入百萬?
下面有人回答:很簡單啊,只要你有6000萬,存銀行,每年利息就有100萬。
這個段子看似很滑稽,但從投資角度來看,一點毛病都沒有
二、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
我們生活在這個快節奏的網路時代,每天看到、聽到各種暴富的例子。
但如果仔細觀察分析一下,你會發現大多數能夠暴富的人(排除那些賣理財炒股課做營銷的),絕對不是因為買了哪隻股票或哪類理財產品,一定是因為他在某些方面有出色的能力或資源,從而賺取到了鉅額財富。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當我們還沒有足夠本金的時候,花同樣的時間去提高自身的能力遠比花同樣的時間學習理財收益多的多。
一年365天,如果你每天花兩個小時來盯盤、學習各種理財知識、做投資。每年多花700個小時,你的收益可能會增加10%。即使你天賦異稟,比肩股神巴菲特,能夠做到年化20%。如果你本金只有10萬,一年最多也就多賺個2萬。
但如果我們把這700個小時用來提升自己的能力,把工作做到極致,不說工資翻番,起碼大幅漲薪應該不成問題,長期來看,所產生的回報要遠大於你的理財收益。
最重要的是,這個能力的提升是永久性的。
股市會有波動,房地產會有泡沫,各行各業也在不斷更迭...
但不論外界如何變化,投資自己,會讓你的能力不斷進步,人生不斷升值。
就連嗜投資如命的巴菲特也曾直言:
“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你自己。”
多少人天天唸叨著“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每天尋找各種投資機會,絞盡腦汁只為讓手裡幾萬塊股票的收益增加幾個點,卻忽視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提升自己;
多少人為了積累財富,寧願每天加班加點,省吃儉用一輩子,忍受幾十年不快樂的人生,卻不願花幾年時間去學習提升,讓自己的人生實現質變。
網叔在畢業兩年後就想透了這個問題,當時給自己定了個目標:
30歲之前,不考慮賺多少錢,但是到30歲,必須能力出眾。
然後就開始瘋狂提升自己的能力。
事實上,回報來的比網叔想象的還要快。在網叔26歲的時候,就有企業願意花70萬請網叔做運營總監。在網叔28歲的時候,就開始能穩定年收入100萬以上。
同時,網叔也看到,身邊很多同齡人在年輕的時候把大把大把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所謂“投資理財”等各種尋找捷徑上。但卻錯過了提升自身能力的最佳時期。結果這麼多年過去,都要奔四了依舊沒有發家致富,還面臨著嚴重的中年危機……
網叔說這些並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是想要告訴大家,年輕的時候,提升能力真的很重要。當你真的能夠耐下心來,將能力提升到一定高度,帶來的回報要遠大於幾萬本金投資理財所帶來的的收益。
三、本金不多的時候,該如何理財?
當然,年輕、本金少並不是說就真的不需要理財了。
理財是一輩子的事,越早理財肯定越好。但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刻苦鑽研。
年輕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和意識。
具體來看,做好以下三點就夠了。
第一點: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儲蓄習慣
理財,理財,先有財才能理財。
財從哪裡來?
無非開源和節流兩種途徑。
開源我們之前已經講過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最大的“開源”就是提升自身能力,能力上來了,收入自然就會提高。
至於節流,最關鍵的環節就是消費和儲蓄。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消費和儲蓄是理財初期的最為關鍵的一步。
這兩點做的怎麼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將來的投資本金有多少。
正如《窮爸爸,富爸爸》裡所說的那樣:
“那些喜歡先消費的人,臨到月底,就會哭窮,工作幾年下來,也沒有什麼積累;而那些懂得剋制自己慾望,懂得推遲滿足感的人,會把錢先存入自己的資產項中,然後透過資產產生的收入來消費。”
具體怎麼做呢?
先來看消費,最重要的是要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這裡一定要要注意一點:
良好的消費習慣≠過度省吃儉用,緊衣縮食!
日常生活必要的消費該花還是得花,要保證自己吃飽穿暖。
但一定要警惕消費主義!
什麼是消費主義?
簡單講就是用金錢來不斷滿足慾望獲得所謂的幸福感。
具體表現如下:
當你有1萬的時候,你會想買2萬的LV包,剩下的一萬怎麼辦?花唄!
當你有5萬的時候,你會想買8萬的勞力士,剩下的三萬怎麼辦?借唄!
當你有50萬的時候,你會想買100萬的寶馬汽車,剩下的50萬怎麼辦?貸唄!
……
如此往復,即使你能力再強,賺的錢再多,也攢不下多少本金。
再來看儲蓄。
儲蓄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和自身慾望不斷做對抗的過程。
在儲蓄前期,如果沒有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很容易堅持不下去。
所以,我們要儘可能給自己定一個強制性的目標。
比如我每個月賺1萬塊,除去必要的消費和應急開支,大概能剩5000塊,那每月發工資後的第一時間就先存5000塊。這樣下來,一年就能存6萬。
而且隨著我們能力的提升,收入的提高,存錢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當你看著賬戶裡的錢越來越多,距離目標越來越近的時候,你會發現儲蓄已經變成了一種迎合慾望的過程,甚至會上癮,只不過這個慾望,是更加長遠的、良性的慾望。
第二點:逐漸培養正確的理財意識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在提升能力之餘,如果有時間可以看一些理財投資的經典書籍,逐漸培養自己投資理財的意識。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問:市面上投資理財的書籍那麼多,到底該看哪些呢?
別擔心,網叔已經幫大家整理好了。
以下是網叔結合知乎高贊回答、豆瓣評分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最全、最幹、最經典、最有代表的50本理財投資類書籍:
從入門到進階再到精通、從理論到實操到哲學應有盡有。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目前所處的階段有針對性的選擇閱讀。
至於什麼理財班、炒股課、炒股技術教學等這些收費的理財課,統統不要報。作為一個內行人,網叔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絕大部分所謂的投資理財課都是割韭菜的。
如果想要學習投資,系統的把網叔寫的文章看一遍都要比上理財課強的多。
再給大家說一個比較殘酷的真相就是,很多賣課的老師本身投資水平不咋地,但最後都靠賣課實現了財富自由...
第三點:可以適當投資一些風險較低、操作簡單的產品
如果手裡有閒錢,想要投資理財產品,儘可能選擇一些風險較低、操作簡單、比較靠譜的理財產品。一來不用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不會耽誤我們能力的提升;二來還能慢慢培養我們的理財意識。如果操作得當,長期來看,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網叔研究了市場上普通人能夠接觸到的73種理財產品。
結合風險、收益、流動性以及操作便捷性這幾點優中選優,給大家精選出了13種比較靠譜的理財產品。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資金使用情況來選擇相應的產品。
比如中短期要用的錢可以放餘額寶裡或買貨幣基金;
中長期不用的錢可以投資一些優秀的二級債基金或者偏窄混合基金;
這些理財產品風險較低、操作簡單、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非常適合年輕人。
如果想要進一步進階,可以定投一些優質的指數基金或主動基金。長期來看,收益會更高一些,不過相對而言風險也會更大一些。
其實投資理財和提升能力一樣,都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當你積累了一定的資金量,能夠一如既往學習投資、堅持投資,長期來看,確是可以實現財富自由的。
文章最後,和大家分享幾句經典名言。
希望大家都能早日實現財富自由!
(1)我生來一貧如洗,但決不能死時仍貧困潦倒!——索羅斯
投資需要有這種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富有、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這種信念會化為我們投資理財路前進的動力,時刻激勵自己砥礪前行!
(2)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比薩·莫約
如果你之前沒有好好理財,沒關係,最重要是當下。只要你願意,從現在開始努力,最壞不過大器晚成。
(3)那腦袋裡的智慧,就像打火石裡的火花一樣,不去打它是不肯出來的。——莎士比亞
投資理財亦是如此,只有真正去去實踐,才會產生真金白銀。所以,不要讓你的想法停留在腦海裡,付諸實踐,你才能發現自己的潛力有多大。
(4)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鉅額財富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千萬不要看不起0.1%的收益率帶來的差異。有一次巴菲特在地上看到一枚1刀硬幣,他彎下腰拾起這枚硬幣,當時所有在場的人都驚訝不已,只見他說:“這是另一個十億美元的開始”!
(5)我相信我終將富有。——巴菲特
我相信我終將富有!正是這樣的信念讓巴菲特幾十年如一日,堅持投資,最終成功登頂世界首富。現在,我把這句話送給看過這篇文章的每一位投資者!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