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無論軍事還是政治,都是十成十的二流貨色,但若論及權術,天下無出蔣介石之右者”。
上面這句話出自李宗仁之口。
為何李宗仁會這樣說,仔細研究下蔣介石這個人物後,你會發現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時間拉回1925年,北洋年間,黃埔島上,此時正是黃埔軍校第三期學生畢業,在畢業典禮上,蔣介石對著飄揚的軍旗滿懷激情地發表講話:“吾為國民革命而死!吾為三民主義而死!亦即為共產主義而死也!”
為共產主義犧牲地豪言壯語不斷在臺下學生們的上空迴盪,激起了正值年少血熱,滿腔抱負青年們的熱烈回應。
年輕時期炒股被追債,不務正業的蔣介石為何要為共產主義獻身?
一切的開端要從孫中山先生說起,孫中山先生為了中國革命鞠躬盡瘁,可以說是奉獻了一生。
但成果卻被軍閥搶奪,他聯合軍閥去攻打另一個軍閥,又總是被軍閥背叛。
孫中山漸漸明白,要想真正革命成功,他的黨必須要擁有自己的軍隊。
就在這個時間節點,蘇聯派來了顧問鮑羅廷,他在仔細考察了國民黨的組織結構之後,直言不諱指出了國民黨存在的問題,國民黨當前的存在狀況可以說是形同虛設。
鮑羅廷認為,中國的國民革命必須由國民黨來領導,但當時的國民黨完全無法擔起運動的領導工作。
它既沒有作為核心的綱領,也沒有完整的章程,更沒有任何組織機構。
除此之外,手下的軍隊沒有進行過任何政治思想工作,也沒有灌輸一丁點的革命精神,更沒有關注群眾的切身利益沒有去讓群眾發自內心去支援國民革命。
於是鮑羅廷提出了唯一的解決辦法——改組重建。
蘇聯方不僅僅讓國民黨派人去蘇聯學習參觀還資助了國民黨一大筆錢和精良的裝備以及教官。
國民黨一大上,孫中山提出,國共兩黨要合作辦一個陸軍軍官學校,由蔣介石任籌備委員會的委員長。
為何是蔣介石任這個籌備委員會委員長呢?
1922年陳炯明叛變,帶領幾千人的軍隊攻打總統府,孫中山冒著槍林彈雨突出重圍,跑到了永豐艦上。
當時四面楚歌,情況十分危急。在陳炯明叛變之前,孫中山就早有預感,那時他便提前給蔣介石寫信,稱情況萬分危急,希望蔣介石伸出援手。
蔣介石得到訊息,南下飛奔到廣州,在永豐艦上和孫中山見面。守護孫中山50多天,最終逃出險境。
患難見真情,蔣介石這次雪中送炭讓孫中山十分器重他,更是在外國媒體上稱:“蔣君一人來此,不啻增加兩萬援軍”。
正是這個原因,孫中山開始格外器重蔣介石。
聽到國共兩黨要合辦軍校,全國各地有志青年都激動不已。
1924年春天,一大批懷揣著報國理想的熱血青年們都在各地參加了黃埔軍校的初試。
在上海考區,有個山西來的小夥子,與十幾名同鄉一起通過了初試,在坐輪船去廣州複試時,他內心波瀾起伏難以平定。
他們中有的人問到:“要是萬一考不上咋辦?”
“考不上就去國外當苦力,到國外闖一闖!”
後來,這十幾個山西老鄉全部考上了,其中一個最出名的叫徐向前。
在湖南長沙,有幾個小夥子自信地大踏步邁進考場,在卷子上奮筆疾書,書寫著自己的理想,其中有一個整天都樂呵呵的人,他的名字叫陳賡,一個長得眉清目秀的叫宋希濂,還有一個來自農村叫李默庵。
然而等這些有志青年興致沖沖地趕往廣州時,卻發現學校壓根沒人負責複試。因為本該負責此事的蔣介石那時撂了挑子。
一開始,孫中山讓蔣介石當軍校籌備委員長,可蔣介石覺得孫中山給的權力太小,廣東本地合作部門也不肯打錢。而且當時蔣介石的夫人陳潔如正和蔣介石鬧彆扭,後院起火。
於是他給孫中山留了一封檔案便回到了上海,這一度導致了很多學生來到廣州的時候根本沒人來接他們,不少學生的差旅費都是借來的,幾天時間都無人過問。後來有不少人因為錢財用光,留宿街頭。
幾百號人因為蔣介石而出了問題,當時奉命協助蔣介石的陸軍大元帥大本營秘書長廖仲愷十分著急。
在電文中說:“軍校勢成騎虎,介石不即來,學生、學校皆不了,只有迫弟自殺謝人,務請催介石行,勿延。”
這下事情鬧大了,孫中山沒有辦法,於是向蔣介石做出讓步。
4月21日,蔣介石帶著自己的妻子來廣州面見孫中山,正式走馬上任。黃埔島上的軍校正式開張,也是後來人稱的“黃埔軍校”。
也有了人們熟知的那副對聯,上聯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下聯是:“貪生怕死勿入斯門”,橫批:“革命者來”。
起初,蔣介石只是孫中山的幕僚沒有自己的隊伍,但當他當上校長他便意識到,這裡的學生未來都會成為自己的嫡系,他完全可以依靠這個學校,打造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
想到這裡,蔣介石可謂是幹勁滿滿,他把家從市區搬到了學校內,每天和學生門一起出操,從軍裝款式到步槍刺刀,從訓練科目到食堂飯菜,蔣介石全部親自微操。
有一天早上下暴雨,教導主任何應欽就決定不出操,結果蔣介石親自上門掀了他的被子,帶著學生們在大雨和泥水中操練打滾。
還訓斥他們:“革命軍人怎麼能怕風怕雨,怕水怕火?”
此外,蔣介石一看到特別出色的學生就會拉著他到辦公室裡聊天,噓寒問暖,升職送禮。
演講時,說道激動處,蔣介石對大家說:“如果本校長不革命、反革命同學們就應該打倒我!”
在某種程度上,後來的部分同學也確實滿足了他的要求。
在那時候的黃埔軍校蘇聯顧問提的任何意見,蔣介石都一概執行。共產黨人到黃埔軍校學習,擔任職務他也積極配合。
當時的人們都認為蔣介石是親共的,最起碼是國民黨左派。因此不光是師生擁護他,蘇聯和共產黨也很信任他。但是蔣介石的這一套深得人心的手法卻也有拉攏不到的人。
在第一期的學生裡有一個叫蔣先雲的學生,入學時總分考了第一名,在軍校學習時也是能文能武聰明絕頂,演講時滔滔不絕,極有魅力。
在當時,同學們都覺得他“像恆星一樣”,深得老師們的喜愛,這樣的可造之才誰都想發展他入黨。
這樣的好苗子肯定是眼光獨到的,在加入共產黨後,為了拉攏蔣先雲,蔣介石又是讓他當辦公廳主任又是補充第五團團長,可謂是煞費苦心。以至於有些記者問道:“二蔣之間,可是親戚?”
1926年11月,蔣介石要把國民政府遷到南昌進行分裂,於是找到蔣先雲談話,想任命他為師長。
蔣先雲以資歷尚淺,不足以擔任為由拒絕了蔣介石,蔣介石說:“資歷沒問題,只要你宣告一下,退出共產黨就行了。”
還說明給他兩個月時間考慮,搞得蔣先雲很稀罕似的,結果一個多月以後,蔣先雲不辭而別直奔武漢。
同樣沒有留住的還有後來的第三任政治部主任,這個政治部主任剛從法國留學回來,正值青春年華而且相貌英俊,講授的課程也是通俗易懂,巡夜的時候碰到學生挑燈夜讀,他都是好言相勸讓學生們注意身體,每個學生都是心生崇拜十分喜愛。
這個主任名叫周恩來。
不過總體來講,蔣介石雖然有的人沒拉到,但心思沒有白費,很快,幾場大戰就讓黃埔軍校的學生們開始嶄露頭角,這裡面也有諸多能人是為蔣介石效力的。
比如說討伐陳炯明一事。
上一次陳炯明雖然被趕跑,但並沒有完全殲滅,他盤踞在東江一帶,經常性的派兵騷擾。
1925年廣州革命政府兵分三路東征陳炯明,結果東征的隊伍剛剛出發,左路軍和中路軍的兩個軍閥就和陳炯民沆瀣一氣,按兵不動。
只有右路教導團和學生軍3000多人十分積極,而這3000多人的指揮就是蔣介石。
2月14日,右路軍向沙角前進,接著之下虎門、東莞、龍崗,一路所向披靡打到淡水城,才在這裡碰到了硬釘子。
作為陳炯明大本營面前最大的堡壘,駐守在這裡的敵人精銳有4000人之多。
淡水城本身高4米,牆有1.5米厚,左右環山,面前又以大河為壕溝,是個易守難攻的絕佳之地。
蔣介石指揮衝鋒數次都是在半路被打了回來。
與此同時,敵人的大部隊也在飛速趕來。
形勢危急,必須需要敢死隊攀上城頭,儘早破城!
蔣介石剛說出需要敢死隊,第一期的黃埔生門紛紛高舉自己的手喊道:“我去!”
其中最先報名的就是陳賡、鄭洞國、曹淵以及杜聿明。
“王爾琢報名!”
“左權請戰!”
“盧德銘報名!”
……
十個隊長名額馬上就被徵滿,這一幕讓蔣介石很是感動,紅了雙眼。只是他沒有想到,這裡面大部分學生就是後來要打倒他的。
很快,陳誠就帶著炮兵找好了攻擊角度,用第一輪炮火把城牆上的敵人火力給掩蓋住,500米外,敢死隊隊員們身上綁好了炸彈手槍,嘴裡叼著肉搏用的短刀,不少之前還因為政見不合打架的國共兩黨黨員此時此刻也扛起了同一個雲梯。
第二輪炮響剛剛響起,陳賡就帶著一隊穿插到護城河邊,第二隊在鄭洞國的率領下迅速架好浮橋。
混戰中,蔣介石在望遠鏡中看到杜聿明中槍倒地,敢死隊剛架好的雲梯就被敵人炸斷,還有幾十位學生受傷,把蔣介石急得大吼。
這時,其中幾位敢死隊員並排趴在城牆腳下,大喊:“搭人梯!”
擅長登山的曹淵手腳並用,踩著同學們的身體爬上來牆頭,和鄭洞國、陳賡一起在城上殺出來一條通道,很快趕來的二三期學弟前來增援,淡水城被一舉拿下。
這一戰,蔣介石和黃埔軍校一戰成名。
此後的棉湖戰役裡,蔣介石更是親自上陣,位於廣東揭陽的棉湖,聚集著敵人2萬主力部隊,而約好一同東征的另外兩路軍閥眼看勝利在即,就故意撤出戰鬥,想用此法讓黃埔軍校學生軍被消滅,自己再上去坐收漁翁之利。
敵人一度衝到了距離蔣介石指揮部只有幾十米的地方。
此間,蔣介石也拔出手槍投入戰鬥,何應欽端著刺刀衝到敵人中去,蘇聯顧問加侖將軍更是操起了一挺重機槍,勉強打退了敵人的衝鋒。
很快增援部隊迅速趕到,結束了這場大戰。
在陣亡將士紀念大會上,蘇聯顧問加侖摘下了自己的佩劍,送給了指揮官何應欽,還對蔣介石說:“此戰就算是最精銳的蘇聯紅軍恐怕也不會打出更好的戰果。”
蔣介石在大會上親筆為犧牲的學生們寫下輓聯:“討逆立功先我死,衝鋒摧敵世盡驚”。
此戰過後,蔣介石已經意識到了這群學生就是他最大的資本,早在當校長初,他便開始玩弄其權術。
在當時的中國,軍閥們的部隊看上去很有作戰經驗,但是他們的作戰經驗其實是:《裝死、跑路和投降的100種方法》、《哄搶戰利品從入門到精通》、《兵匪一家的社交小技巧》、《朝天開槍假裝對得起大帥薪水的職場摸魚指南》、《強搶民女的軍民關係研究》。
沒有理想、沒有信念、沒有主義,根本不知道為何而戰的軍閥軍隊就如同一盤散沙,稍微碰到一點棘手的情況便是作鳥獸散。
當時民間給他們編了一句順口溜笑話:“見敵而逃為上勇,聞敵而逃為中勇,誤聽而逃為下勇。”
反觀黃埔軍校的學生們,不僅士氣旺盛能吃苦耐勞,其中的共產黨員還非常擅長做農民運動。
興寧戰役時本來大家不熟悉地形,但共產黨群眾工作做得十分到位,校軍教導團是在人民群眾的協助下穿越羊腸小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才一舉擊垮了敵軍的大本營。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在東征班師回來的路上,原本配合東征軍的另外兩個軍閥背叛了革命,可東征軍還是擊敗了他們,讓廣州再次轉危為安 。
蔣介石帶著部隊回來的時候,滿大街都是迎接他們的百姓,廣州第一公園的大門口甚至出現了一副對聯,上聯“精衛填海”,下聯“介石補天”。
足見當年的蔣介石,其權謀之術已經玩到了極致,當時的百姓也只是看到了表面,並不知道其內心真實意圖,唯獨少數黃埔學員看透他的狼子野心。
這次的蔣介石和當年因為炒股被追債的時候,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現在的他早已能和孫中山先生的繼承人汪精衛相提並論了,而且他人財兼備。
瞞得過一時,瞞不過一世,古話說得好,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
隨著地位逐漸上升,蔣介石的野心也越來越大,他想把黃埔變成自己家天下的意圖越來越明顯。
北伐戰爭時期,革命軍剛打下南昌後戰士們已經精疲力竭,“東南王”孫傳芳帶兵回來偷襲,全城就只有三團長薛嶽拼死抵抗,另外兩個團的長官亂作一團。
其中最可恥的是一個叫孫元良的團長,原本孫傳芳只帶了小股精銳前來夜襲,想騷擾北伐軍徐圖再戰。
結果駐守牛行車站的孫元良直接臨陣脫逃,交通要道落入敵人手中,導致敵人主力馬上沿著鐵路進城,輕輕鬆鬆便從革命軍中搶回了南昌。
對於孫元良這種戰場上惡劣的行為,蔣介石氣的破口大罵稱他為“北伐首恥”,要用他的人頭祭奠犧牲的烈士們。但是到最後,蔣介石卻手軟了。
原因是:孫元良是黃埔一期的學生,並且還是自己的浙江老鄉,平時也是十分順從他的指令。
另一個浙江人胡宗南趕緊過來求情說:“孫團長視校長為再生父母,此次不幸辱命,願以死謝罪,只求來生再追隨校長了”。
這話一出,蔣介石猶豫了。
不僅饒了孫元良還吩咐胡宗南找機會送他到國外留學,不僅保了命還有機會深造,屬實幸運。
而東征時期,一名叫孫良的上尉連長也是臨陣脫逃,也有同學求情,可那回蔣介石只說了一句:“會按時給你家中寄補貼。”
隨後就把孫良給軍法處置了。
如果孫良要是泉下有知,肯定會疑惑:“為何名中只差元字待遇差異卻如此明顯?”
這就是蔣介石的用人之道,縱觀歷史,如此用人者多半是要失敗的。
1925年,國民政府和國民革命軍正式成立,孫中山去世後,國民黨內派系開始輪番冒頭,國共合作也開始出現裂隙。
國民黨內每一派都著急這積攢人脈拉山頭,蔣介石也不例外,當初他自己被粵軍排擠還發誓消滅山頭主義,在黃埔軍校裡嚴厲取締了所有同鄉會,甚至有幾個學生老鄉聚會都被狠狠責罰。
但是等到他掌控權力時,卻大肆提拔老鄉,浙江人要大加籠絡,如果時寧波人那就直接當成心腹。
比如胡宗南明明是在湖州長大,但聽說校長是寧波奉化的,就趕緊按祖籍地跟蔣介石說自己是寧波人,還專程學了寧波話。
另一位黃埔軍校學員俞濟時,蔣介石聽說他是奉化人就大喜過望,馬上讓他當自己的衛隊長和秘書。
按照蔣介石的視角,他當時的想法是:
“你們說我搞裙帶關係,可民國誰不搞裙帶關係?國民黨裡先分同盟會、光復會,後有西山派、留日派。更有湘軍、川軍、晉綏軍、滇軍、西北軍,哪裡的武裝不是靠老鄉聚集起來的?從日本留學到黃埔軍校哪一次不是靠關係硬解決的問題?”
在他看來白道上有他的黃埔軍校,黑道上有上海青幫,並且還有蘇聯後臺,就憑目前的硬關係沒有軍閥是他的對手。
但是蔣介石也清楚,唯一可能需要提防的還是共產黨。
在黃埔時他便發現校內的共產黨都參加了一個名叫青年軍人聯合會的組織,裡面不認老鄉,不拉幫結派,成天在一起相互批評總結,相互提意見揭短。
在他看來這是妥妥的毀交情。
可就是這麼一群人,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走到哪裡都有群眾接應,凡是共產黨當主官的部隊那就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比如葉挺的獨立團。
清理共產黨的算盤早在見到這些情景後就已經打起來了。
蔣介石曾在日記裡表示,他不喜歡政治:“政治使人過狗一般的生活,道德何在?友誼何在?”
但事實證明,在政治方面,蔣介石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好手。
在蔣介石權財漸起後覺得自己可以不再需要蘇聯和共產黨,便開始逐漸背離孫中山先生的理想,越走越遠。
很快他就利用廖仲愷被刺案,趕走了與他爭權的胡漢民和許崇智,隨後又炮製了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把蘇聯、中共和國民黨左派全部打擊了一遍,把在職國民黨內任職的共產黨全部清理了出去,大權獨攬。
但事情的發展終究不會讓他稱心如意,因為在這一批被趕走的人裡,有一個國民黨宣傳部代部長名叫——毛澤東。
不得不說,偉人就是偉人,千年難遇之才,毛澤東的出現,讓蔣介石的人生開始漸漸暗淡。
天下形勢裹挾著蔣介石莫名其妙地來到歷史的前臺,仔細研究其實不難發現蔣介石只能稱得上是一位投機者,對於革命者而言,堅定的意志和清楚的認知這二者蔣介石均無。
所以他所領導的國民黨是必然要走向失敗的。
所謂時也命也,不過是強者的謙辭,卻屢屢被弱者和失敗者用作遮羞布。
而對於他而言,短暫的光輝不過是給後來人的火光點亮火炬所用的柴火罷了。
畢竟在遇到毛澤東之後,他無論是玩弄陰謀、陽謀,權術等,都將逃不過偉人的火眼金睛。
綜上,筆者認為李宗仁點評還是到位的,可權術玩的再好,不能得人心,終究是要失敗的。
編者簡介:
我叫宋小樂,一位90後奶爸,普通家庭出身,專職寫作5年,靠自媒體寫作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現在已經月入過萬,還與多家新媒體公司有合作。
如果你對自媒體、寫作、賺錢感興趣,想每個月都能靠下班時間做副業、兼職實現財務自由,可以微信搜尋關注我的公眾號【今日人物誌】,一起探討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