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的俄烏軍事對峙雖然尚未開戰,但這種緊張的局勢還是引發了人們對戰爭的猜測。只不過,這種對峙與“世界大戰”的話題相比,分量還是輕了不少。對於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國家和人們來說,當俄羅斯官方人士突然丟擲“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題後,恐怕各界都會心頭一緊。
環球時報援引外媒訊息稱,俄羅斯高階官員公開表示,“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悄悄爆發了,只不過很多人不知道,這就是人們熟知的網路戰”。按照這名官員的描述,網路空間早就發生著規模極大的種種攻擊活動,只是外界不知道其破壞的程度如何,也無法預測誰將會最終取勝,乃至給世界秩序帶來怎樣的變化。
平心而論,將“網路攻防戰”視作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已經爆發的標誌,這多少有幾分言過其實,但又的確頗有道理。近年來,美國等國為了遏制俄羅斯,多次發動網路病毒攻擊,企圖竊取俄有關部門的機密資訊。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20年,美國、德國和荷蘭等西方國家針對俄羅斯關鍵的設施,共發動了超過12萬次的網路攻擊,給俄方帶來了巨大損害。
不僅如此,美國還表演了一套“賊喊捉賊”的把戲,故意汙衊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對美國發動了網路戰,乃至以此為由,制裁他國有關組織和個人。顯而易見,西方發動的網路戰早已展開,目的就是逼迫他國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地緣等問題上讓步。不過,俄羅斯等國當然不會乖乖就範,此次俄高官公然宣稱“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或許是在試探美國在對俄問題和烏克蘭問題上的態度與反應。
就當前而言,美俄仍然在烏克蘭等問題上保持著對話和接觸,即雙方還是比較剋制的。但另一方面,美俄兩國存在很大的分歧。莫斯科方面要求北約停止東擴並停止武裝烏克蘭,而美國卻對此充耳不聞,乃至一再挑戰俄方底線。在明面上的博弈僵持不下之時,網路戰這種“看不見的戰線”,往往能起到不小的作用,甚至是對戰略局勢天平造成影響。
對此我們可以舉個例子。兩軍對壘之時,誰都很難在正面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即陷入了僵持階段。此時,一支精銳的小部隊透過對敵後的滲透和打擊,消滅敵方關鍵節點,如高階指揮部等目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就是特種部隊的戰略性價值。相同道理,在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等領域僵持不下時,網路戰的效能隨即提升,虛擬領域的廝殺往往比真實戰場上的搏殺更加殘酷和激烈。
從這個角度來說,如今美俄兩國的網路戰,恐怕確實到了近乎真實戰爭的激烈程度。這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在建設“看得見的力量”的同時,也要在“看不見的地方”有所準備,嚴防外部無孔不入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