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想當元帥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軍人對自己的榮譽是十分看重的,畢竟這代表了他們的能力。1955年全軍大授銜,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授銜儀式,那些曾經為革命立下汗馬功勞的將軍們十分重視此次授銜儀式。
55年大授銜整體上是相對公平的,在如此繁雜的評銜工作中,做得已經是足夠出色了。當時負責參與評先工作的主要人物是彭老總和羅帥,一位是負責當時的軍委日常工作,一位是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
彭老總在軍中的地位非常高,長期擔任我軍副司令一職,是一位能征善戰的高階將領。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彭老總更是臨危受命,指揮志願軍與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打了五次戰役,將戰線從鴨綠江邊推到三八線附近,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1952年,從朝鮮回國的彭老總接替周總理主持了中央軍委的日常工作,擔任軍委副主席和國防部部長,軍隊授銜的相關工作自然也在他的職責範圍內。全軍評銜期間,彭老總自身充滿了矛盾,他有許多自己的見解,在這個過程中,親力親為做了許多事。
大授銜期間彭老總的矛盾心理
眾所周知,彭老總是一個十分謙遜的人,他窮苦出身,立志要為百姓尋找一條出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湘軍步步高昇的彭總毅然決定組織參加了平江起義,選擇了一條拯救萬民的兇險之路。
大授銜期間,彭老總並不認為自己有資格授元帥,也十分反感下屬稱呼他為元帥,在公開場合下,他能不穿元帥服就不穿元帥服。大授銜期間,一方面彭總從軍隊建設考慮,向主席和中央軍委提出了軍隊要實施正規化和現代化。
當時要想實現軍隊的現代化,學習已經現代化的蘇聯軍隊還是十分有必要的,自然需要對全軍進行授銜,體現軍人的榮譽感,與國際現代化軍隊管理接軌。
另一方面,彭總對實施軍銜制度後表示很擔心,因為上下級關係明確後,容易影響官兵和軍民的關係。眾所周知,我軍向來是強調官兵平等一致,軍銜制度的實施從某種程度來說,官兵之間存在明顯的上下級關係。
總的來說,彭老總對於是否實施軍銜制度是充滿矛盾的,一方面希望軍隊儘快進行現代化建設,另一方面,對實施軍銜後的情況會有一些擔心。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彭老總考慮問題全面,未雨綢繆,有一定的遠見。
值得一提的是,彭老總對自己的“元帥軍銜”是不感冒的,他覺得自己夠不上,評個將軍就可以了。可彭總又覺得如果自己不授元帥,別的高階將領軍銜自然也就不好評了。因為彭老總在軍中的資歷很深,戰功赫赫,全軍上下很少有人能超越他的。
大授銜期間,彭總親力親為做了哪些事?
全軍大授銜發生在1955年,當時彭老總位高權重,主持軍委日常工作,是國防部的部長。授銜過程中,彭老總本著負責的態度,親自找了許多老總談話,詢問了他們的意見。
彭老總之所以這麼做,主要原因自然與授銜的具體工作有關。因為元帥和大將軍銜是中央書記處透過討論決定的,而上將以下軍銜是透過國防部和總幹部共同商討決定的。
彭老總雖然長期在軍中擔任統帥,但全軍一千多名高階將領中,他並非全部熟悉,甚至有些都沒說過話。解放戰爭期間,彭總是一野的軍事主官,二野、三野和四野的情況不太清楚甚至不瞭解自然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在評定上將軍銜名單中,彭老總非常重視,他主動與解放戰爭時期各大野戰軍的主官進行商討決定,到底哪些人能夠評上將,哪些人只能評中將或者少將,彭老總主持並且參與其中,工作態度非常認真,重視每個軍人所獲得的榮譽。
授銜工作並不好乾,尤其還是全軍大授銜,涉及的問題很多,自然不能讓全部的人滿意。有些高階將領覺得自己軍銜太低,有一些意見。有些高階將領覺得自己所授軍銜有點高,希望能夠降級。
發生這樣的事情,彭老總只要有時間,他會親自找當事人談心,做一些交流溝通工作。如原本擬定授上將的徐立清覺得自己授銜高了,多次主動要求降低軍銜,他曾經是彭總麾下的將領。
1952年評級的時候,徐立清是正兵團級,這個資歷很高,授上將沒有什麼問題。徐立清本人高風亮節,他多次請求組織能夠給自己降級,表示自己授中將足夠了。彭老總見老部下徐立清這麼堅持,多次主動找他談心,最終,彭總和組織考慮到徐立清當時是總幹部部的副部長,為了避嫌,同意了他降低自己軍銜的請求。
大授銜期間,彭老總從全域性考慮,做了一項決定,讓大多數女軍人失去了授銜的機會。當時,許多女軍人對彭老總應該是充滿誤會的,甚至會“恨”我們的彭大將軍。出於歷史的侷限性,1955年女軍人授銜的問題上,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當時因為我軍學習蘇聯方面的授銜經驗,對大批的女軍人採取了轉業復員處理,讓她們離開了奮鬥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軍隊。當時女軍人數量很龐大,有十幾萬之多,她們大部分被迫轉業,為此,由彭老總主持的國防部甚至出臺了強制性檔案。
實際上,不管當時國防部有沒有關於女兵轉業的檔案,就參考蘇聯的授銜制度來說,女兵能授銜的也寥寥無幾。因此,從這方面來說,因為無法參與授銜,女兵們不能將全部的問題歸結到彭總的身上,這件事老總的確有被誤會的成分。
大授銜期間,十多萬女軍人多數被轉業,參與授銜的人大約僅剩餘四千餘人,僅李貞一人授將銜,這確實是虧待了女兵。在戰爭年代,在前線的女兵同樣做出了很大的犧牲,她們也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值得我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