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見聞錄之六
天曉
英國的鄉村田園,風景如畫,恬淡靜謐。
英國田園鄉村秀色可餐,一個美字已無法“點贊”到位,因為這裡的美,包括了多層涵意,諸多要素構成了其美的內在底蘊,所以才成為全球矚目的旅遊勝地。
我們一家選擇了英國最具代表性的科茨沃爾德田園鄉村旅遊區域,領略遊覽田園鄉村美景,深切體會到了舒適環境與人們生活質量的正比關聯。
寫遊記見聞理應從看見什麼說開去,我試用逆向思維從沒看見什麼侃起,也許能夠從另外視角,看清風景如畫背後的故事。歸納起來有“五個沒看見”。
一是沒看見人為製造的遊覽景觀。我們出遊選擇的居住地叫切爾滕納姆,這裡具有獨特的歷史風韻,景色古樸而絢麗,在這裡的周邊,有多處英國最著名的田園鄉村景點。我們在周邊的拜伯裡和波頓兩個小鎮進行了遊覽。拜伯裡有世界著名古建築阿靈頓排屋,建於1380年已有641歲了。
波頓是一個具有童話般的小鎮,小河從鎮中心穿過,河上幾座石拱橋橫跨兩岸,幾米寬的小橋跨越了久遠的歷史。見到這兩個油畫般小鎮的第一感覺是,原生態就應該是這個樣子,一切景緻都是自然之美,作為世界知名的景點,沒有任何人為製造的現代景觀,沒有刻意雕飾的“你必須看”之類的“盆景”,強行吸引人的眼球。
二是沒看見各種禁止遊人的標牌。到英國各個鄉村小鎮參觀遊玩,是不收景點門票的,雖然受疫情所限但遊人還是不少,綠地上沒有看到“禁止入內”的警告標牌,遊人愜意地坐在綠地上野餐休息,這種景象不僅在景點,在英國其他公共綠地上也都如此,綠地是供人休
閒的去處。在一些適合留影有特殊紀念意義的雕塑等景觀,沒有看見“禁止攀爬”字樣的牌子,遊人都主動排隊照相留念。也沒有看見“禁止亂丟垃圾”的牌,但偶爾見到地上有菸頭,看來個別菸民不但有不健康的嗜好,也有亂丟菸頭的小毛病。
走到一個農家小院時,還真看見一個用中、英、韓三種文字寫的“私有財產禁止進入”的牌子,我想遊客誤闖私宅多有打擾,讓這家主人無奈立此牌子以示遊人。
三是沒看見路邊攤小商販。在遊覽的幾個鄉村小鎮風景區,沒有看見路邊擺攤設點賣東西的,也沒有看見景點有流動商販追著遊客叫賣。出售各種紀念品等商品,都有正規的小店專賣,有的小店經營工藝品和紀念品已有百年以上歷史,構成了當地有特色的品牌。沒有路邊攤和小商小販的叫賣打擾,田園風光的自然環境與遊人的和諧融為一體,使遊人多了幾分遊玩興致,少了些許不協調的干擾,這也是一種特有的環境之美。唯一看見一家農戶在自家小院門口擺兩張桌子賣東西,一張桌上放著老舊的玻璃製品,沒有標價遊客隨意給錢,一張桌上放著自制的果醬,貼有價籤一至二英鎊不等,每張桌子上還放著消毒洗手液,地上放一個袋子裝著包裝紙,方便遊客使用。沒有人在此看守售貨,只在桌子上放著裝有幾枚硬幣的玻璃瓶,上面用英文寫著“謝謝”,看來這是個“收款箱”。見到這個農家無人售貨“超市”,不禁使人感慨相互誠信之可貴。
四是沒看見設卡收費的景點。田園鄉村的景區都是自然風光,全面開放的旅遊環境,除了私家領地外都是可以參觀遊覽的,沒有另外設卡收費的地方。在英國其他地方的小型公園,一般都設有兒童娛樂區,而且也絕大多數是免費的。
五是沒看見打掃衛生的環衛人員。按理說景區是遊人集中的地方,對環境衛生的影響也比較大,景區應該有更多的環衛人員打掃衛生,我所到過的田園鄉村景區,並沒有看見專門打掃衛生的,而且景區衛生環境還比較清潔。不僅在各個景區沒有環衛人員工作,就是在其他地方也看不見。雖然見不到環衛人員,但經常會看到
穿“黃馬甲”的環保自願者,學校也會經常組織學生參加“黃馬甲”活動,讓學生從小就穿上“黃馬甲”,投身到環保自願者的行列。環境保護是個系統工程,從娃娃抓起是這一系統工程的之重。
英式浪漫秀美的田園鄉村風光,只是英國環境保護的一個縮影,窺一斑可見全豹。但要知道,英國的環境保護所帶來的唯美秀色,其被後曾經有過不堪回首的苦澀,由苦澀換來的秀色,英國人付出的不僅僅是高昂的學費,而且是無數生命的代價。英國的工業革命,成了秀色與苦澀的分水嶺。
在工業革命之前,英國被稱為是“快樂的英格蘭”,自然環境的優美就是快樂的重要因子。但是隨著工業革命的不斷推進,英國則變成了人間地獄,以霧都的壞名聲而聞名於世,這種嚴重汙染持續了一百多年。到1830年,英國工業城市已沒有安全的飲用水,河流嚴重汙染,河裡的魚也都滅絕了。曾讓倫敦人引以自豪的“母親河”泰晤士河,也變成了奇臭無比的汙水河。
英國環境汙染造成的慘重代價,其根源有三:一是政府不作為,放任自流,以犧牲綠水青山換取金錢滿足物慾;二是法律缺位,隨意開發揮霍資源;三是人們環保意識差,甚至連“汙染”一詞都不知曉。百年的汙染教訓,終於喚醒了英國政府和民眾的環保理念,政府高度介入環保工作,以法律和經濟等強制手段保護環境,強化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英國治汙之路走的並不順利,雖然從1843年議會就通過了控制蒸汽機和爐灶排放煙塵的法案,1847年通過了《河道法令》,但一直到一百多年後,汙染治理才逐漸得到理想中的效果,“快樂的英格蘭”又一次重歸英倫大地。
看異國風光,抒祖國情懷。侃到這裡,聯想我國在新時代推進綠色環保理念,政府高度介入,加大依法治汙力度,加快綠色中國和美麗鄉村建設,在較短時間內就使我國環境治理取得了喜人成
績。“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理念,讓曾經汙染的河水變清,荒山披綠,使人們記住了鄉愁。退耕還林、退耕還湖,把當年“好心辦的壞事”重新辦好。長江禁魚、海洋休魚,讓消失的珍惜水生動物又回到了家園。
其實,中國這個世界文明古國,是世界上第一部環境保護法的制定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就有了保護自然環境的理念,如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頒發了《伐崇令》,要求人們“毋填井,毋亂伐樹木,無濫殺六畜。有不如令者,死無赦”。這是古代較早的保護水源、動物、森林的法令。再如戰國時代的《王制》中有:“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如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要求人們要保護林木,不要亂砍濫伐。
但由於近代受外國列強一百多年的屈辱,使五千年的文明古國走向衰敗,無閒暇再顧及美好山河的保護,古老環保法規早已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如今,醒來的東方雄獅,再度傳承中華古老的文明,以全新的大國形象登上世界的大舞臺,使我國生態環境建設重展雄風,並把綠色發展的種子灑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