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銅鏡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宋·歐陽修
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雖然有過康乾盛世,但後來的閉關鎖國,加上列強的長期欺辱和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隨著溥儀的退位清朝走向了滅亡。
而說起清朝,我們也不難想起那個集權力於一身的女人,慈禧太后。但即便是身份再高貴的人,是人就逃不過一死,這個在晚清手握大權的女人也是如此。她的去世太突然了,我們不由得好奇,她的最後一天做了什麼,是怎麼度過的?
慈禧太后
我們對慈禧的印象大多是禍國無能的,但實際上在當時重男輕女的封建社會,從一個小秀女到把持朝政的太后,可以說是十分艱辛了。那麼努力才得到的位置,讓慈禧對權利的渴望更加強烈。
在咸豐帝死後,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等人發動了政變,掌握了朝中大權,同治皇帝去世後,因為沒有留下子嗣,慈禧便和朝臣擁立了妹妹家的年僅四歲兒子當皇帝,也就是光緒帝,而因為皇帝還小,大權握在慈禧手中,但即便後來光緒帝長大後,慈禧仍不願將大權讓出。
雖然慈禧手握大權,但百姓眼中的慈禧可以說是罪大惡極。雖然說《辛丑條約》是被迫簽訂,但這還是讓人們十分憤恨。
史料記載慈禧曾在經過河南時,聽聞河南的特色菜四季丸子十分好吃,便想嘗一嘗,就派人請當地的廚師來做,而這位廚師在邊做四季丸子的時候邊罵道炸死這個禍國無能的慈禧,一旁的人立馬制止生怕被聽到。
而後兩人把四季丸子改成四喜丸子,把炸慈禧改成了炸四喜,可以看出百姓對她有多麼憎恨。
光緒帝
小光緒長大後,看到大清被列強欺凌,想要改變這樣的情況,但手中沒有實權,實在是無能為力。等到十六歲時,慈禧並沒有要讓光緒親政的意思,並且將自己的侄女許給了他。
後來甲午戰爭爆發了,慈禧太后逼迫光緒簽下了不平等的《馬關條約》。此時的慈禧只顧著享福,光緒帝坐不住了,他發起了戊戌變法,希望可以改變這種局面,但變法最終以光緒被軟禁為落幕失敗了。
在光緒三十四年,光緒和慈禧一同生了一場病。他們鬥爭了多年,都恨不得對方早點死。中年的光緒認為慈禧會比自己先走,甚至在日記中寫到,慈禧死後,一定要殺死袁世凱和李蓮英。
這個日記不幸被發現了,慈禧十分氣憤,更是下定決心要活得比光緒久,兩人暗自較勁著。同一年的冬天,光緒沒撐過來。有人說,慈禧使了手段才讓光緒沒挺過來,而後來科學家對光緒的屍體進行檢測發現了大量的毒素,慈禧顯然逃不了干係。
最後一天
光緒的死,慈禧自然十分開心,吃飯吃得也香了,天還沒亮就起來打點他的後事,並且在當日將年僅三歲的溥儀推上了皇位,好讓自己繼續獨攬大權。
但在吃完午飯後,她開始感覺到身體不舒服。本來以為只是太過勞累,於是回到了自己的寢宮休息,派人請來了太醫,但太醫診斷後並未發現有什麼問題。但在半個月前,慈禧就有腹瀉的情況,這讓慈禧十分慌張,但她只能躺在床上繼續休息。
後來她開始出現了呼吸困難的情況,她好像感應到了什麼,立馬召集大臣們準備自己的身後事,要求自己的葬禮規模要大還要華麗,並且立下防止女性干政和不允許太監掌權的規定。
還吩咐要在自己的嘴裡放一顆夜明珠,因為慈禧作為一個守舊的人,認為人死後應該在嘴裡含一樣東西,而皇室自然以越貴重的寶貝越好,所以她選了夜明珠。在交代完一切的事情後,她確認自己的陵墓已經準備妥當,在光緒去世後的一天,她也去世了。
結語:
大多數人認為是慈禧讓清朝走向了滅亡,但其實在當時清政府任人唯親的情況下,清朝的滅亡是必然的,而慈禧最多隻是讓滅亡加速罷了。她雖然渴望權利,但確實也將政治主持得還不錯,她也想讓大清繼續下去,但本事確實有限,玩政治萬人綽綽有餘,但治國不行,她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比她那個丈夫咸豐和兒子同治好好幾倍。
參考文獻: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