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書即位,攝也。
2、魯隱公與邾儀父在蔑地結盟。
3、費伯不經過魯隱公的同意,私自在郎地築城。
4、鄭伯克段於鄢。
5、周天子派使者到魯國來弔唁。
6、紀人伐夷,夷不告,故不書。
7、魯國有農業方面的災情。
8、魯國與宋國重新修好。
9、改葬惠公,隱公不敢以喪主自居。
10、衛侯來會葬。
鄭國的內亂,造成了國際形勢的變化。
魯國的公子豫和邾國私自和鄭國結盟。
11、新作南門,不是魯隱公的命令。
12、周王朝的祭伯來到魯國和魯國的眾父去世。
隱公元年講什麼?
很多人都說《左傳》是編年體的史書。雖然可以這麼講,但是不夠準確。
《左傳》雖然是魯國國史的一部分,但是這一部分是孔子選出來教學生的教材。
孔子的教育,就是以《周禮》為核心,那麼《左傳》就是用來解釋周代禮儀制度的。
周代分為東西二段,那麼從哪裡選材就是個問題了。
西周,孔子選了魯隱公來講周公。
東周,孔子選了鄭莊公。
先用周公制禮讓西周強盛,去對比鄭莊公的擴張讓東周極速衰落。
再從魯隱公對待魯桓公的態度上和鄭莊公對待周天子的態度上,去對比、分析。
《左傳》不僅是歷史,而且是孔子抽取之後,拿來告訴學生:只有遵循《周禮》才能打造一個穩定繁榮的國家。
所以,《左傳》只是節選了《魯春秋》,其目的就是為《周禮》造勢。其記錄的史實,是有非常強的目的性。
讀《左傳》千萬不能被它帶偏了,要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去提取對現代社會有意義的東西。不是去學孔子的抱殘守缺,不能把《周禮》當成不二法門。
從儒家發展出來的法家,能夠成為最後的贏家,就是從實際出發,是從歷史的發展規律中總結出來的。
魯隱公攝政
首先是魯隱公繼位,《春秋經》不記載。原因是“攝”,就是假代之意。第一個不尊重魯隱公的是《春秋經》。
1、可以看出來,許多事情不透過魯隱公,辦事人員就把事情給辦了。
“費伯城郎”,
“改葬惠公,公弗臨”,
“衛侯來會葬,不見公,亦不書”,
“公子豫及撮人、鄭人盟於翼”
“新作南門”等事件,都是因為不尊重魯隱公而不作記錄。
給我的感覺是:《周禮》在制度上是不重視魯隱公的,但是辦事人員還必須尊重魯隱公。
這就很讓人矛盾,到底該不該尊重魯隱公。
用現代的眼光來看,能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主要看自身的實力。就算給了機會,你把握不住,也是不行的。
這個“攝”字,在我看來,是給了魯隱公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魯隱公該怎麼把握呢?
他怎麼才能實現他的人生目標呢?
按照《周禮》行事的魯隱公最後被魯桓公給暗殺了,很顯然,魯隱公失敗了。
怎麼才能成功呢?魯隱公還在抱殘守缺著他的《周禮》,春秋第一霸齊小白,已經蠢蠢欲動了。
王道已經衰落至極,霸道已經在孕育之中了。
周天子已經沒有實力去執行《周禮》。這個天下需要一個實力更強的人站出來。
魯隱公對於內政、外交是怎麼處理的
魯隱公先和邾國結盟,接著又和宋國解釋前仇,化敵為友。這樣就可以集中精力去整合內部。
對內是儘量大肚,對不聽話的辦事人員是儘量容忍。
對於國際糾紛,能躲就躲。衛國是魯國一個很重要的盟友,對於鄭、衛之間的戰事,魯隱公只能躲著不和衛侯見面,不去參與國際糾紛。
總之一句話:攘外必先安內。
魯隱公怎麼掌握權力的
時間就像流水一樣,緩緩地流動!
掌握中樞權力的人,只能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首先是不能犯錯,接著就是等待,等待一個機會去立威。最後就是選擇。
因為按照禮制,攝政只是過渡性質的。魯桓公才是正主,只要魯桓公有動作,魯隱公就得給正主讓給。那麼,怎麼去處理和魯桓公的關係,就決定了魯隱公下半生的關鍵。
最後,魯隱公主的結局是個悲劇。不是魯隱公做得不好,而是在有心人戳竄下,魯桓公從自身角度出發,只好殺了魯隱公。
問題來了,都是臨時工的問題。
如果這還是個讓人眼紅的臨時工作,那麼你的危險係數將會成倍增長。
這就是孔子講的“名正言順”。
不是名正言順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因為風險係數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