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琪 通訊員 陳雙)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中醫傳統醫學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說法,一年中冬天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萬物活動趨向休止,正是保養精神、收藏精氣的好時機。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姚欣豔表示,冬季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
冬季如何進補?今日,姚欣豔進行了詳細介紹。
1、補有針對,戒亂進補
中醫認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平衡就能維持正常的生理狀態,機體就處於健康狀態。在補益當中或滋陰、或壯陽、或陰陽雙補,以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人們在進補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屬於何種體質,有目的的選擇食物進補。如果沒有特殊症狀,一般來講,中年人以補益脾胃為主,老年人以補益腎氣為主。但具體到個人,又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氣血陰陽兩虛等情況的不同,最好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判定。
2、重視補脾,補而戒膩
脾胃為後天之本。中醫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脾胃功能正常,飲食水谷才能化生水谷精微物質滋養身體。“脾主運化”,“脾喜燥惡溼”,滋膩厚味之補品,容易傷及脾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所以脾胃虛弱的患者,首先是要健脾養胃,否則服用再多的補品也無濟於事。因此,冬令進補不要過於滋膩厚味,以易於消化為準則。
3、氣血雙補,補而戒偏
中醫認為,氣與血、陰與陽雖然是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但是又互為生長。冬令進補時也要注意兼顧氣血陰陽,不可一味偏補,防止過偏反而引發它疾,講究陰陽平衡。例如,“參有餘則是火”,過多的服用紅參則可能出現牙齦出血上火的現象。
4、體虛進補,外感戒補
中醫有“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治療原則,當體虛的身體在突然外感風寒溼邪,有感冒、咳嗽、洩瀉、發熱等外感病症時,不宜進補,這時應該治療急性疾病,驅邪為主,以免滋補之品留邪為寇,後患無窮。
5、合理進補,勿憑貴賤
一些人以為補品越貴越好,不惜花高價買燕窩、魚翅、冬蟲夏草之類的保健食品和補藥。“缺什麼,補什麼”,是進補的基本原則。如冬蟲夏草味甘,性平,能補腎壯陽,補肺平喘,止血化痰。所以它主要是適合用於腎虛陽痿,遺精,頭昏耳鳴,肺虛或肺腎兩虛者,不是任何人都適合的。對於補藥,不要以補品價格貴賤分高低,關鍵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己的體質選擇相應補品,尤其是老年群體,則更應以實用為滋補原則。
姚欣豔主任醫師表示,冬季進補,還要注意以下方面。
冬季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狗肉和羊肉是老人冬季滋補佳品。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冬季常食燉母雞、瘦肉、蹄筋,常飲牛奶、豆漿等,可增強體質。
中年人身負重任,超負荷工作,不注意休息,易導致氣血耗傷,故冬季補益以養氣血為主,可食黃芪、當歸等。老年人腎氣漸衰,肝腎不足,故冬季補益以補益肝腎為主,可選枸杞子、何首烏、杜仲等。
連結:幾個冬季進補藥膳的做法
·羊肉山藥湯:1.將羊肉剁成小塊,胡蘿蔔切滾刀塊,山藥去皮切滾刀塊後泡水;將羊肉小塊入冷水鍋中,餘燙去浮沫兒後撈出。2.另起鍋加入開水,下入餘燙過的羊肉和蔥段、薑片、料酒及花椒數粒。大火燒開後小火慢煲40分鐘,加山藥、胡蘿蔔和少量鹽,繼續煲15分鐘,最後加入枸杞,煮5分鐘後起鍋,撒上少許胡椒粉即可。
·羊肉與蘿蔔湯:將羊肉與蘿蔔同煮,然後去掉蘿蔔(即用以除去羊肉的羶腥味),加肉蓯蓉15克,巴戟天15克,枸杞子15克同煮,食羊肉飲湯,有興陽溫運之功效,適合於陽氣不足的老年人。
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冬天吃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枸杞可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山藥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滋補老鴨湯:1.老鴨清淨,大火燙煮5分鐘,使血沫出淨2.將整隻老鴨放入專用湯煲中,放入火腿片、筍乾絲、大蔥白、厚薑片,調入黃酒。3.大火將湯煲燒開,調至小火,煲4個小時。4.老鴨煲煲好後,揀出已煮爛的蔥姜,調入鹽即可。
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易於消化。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症,還能抗衰老。
[責編:吳岱霞]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