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及技術
【1】中國科學家發現潛在艾滋病藥物
12月16日,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何玉先團隊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薛婧團隊合作,在科學刊物《細胞》(Cell)上發表論文Efficient treatment and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in rhesus macaques by an HIV fusion-inhibitory lipopeptide,研究者篩選出了兩種強力且長效的脂肽類融合抑制劑:LP-97和LP-98,可以阻斷病毒與靶細胞膜融合,從而抑制病毒進入靶細胞,並在恆河猴試驗中證實LP-98可作為有效的HIV治療和預防策略。
點評:隨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的誕生與發展,艾滋病有藥可用,逐漸變成一種可控的慢性病。不過,艾滋病患者一旦停藥,病毒會迅速反彈,需要終生服藥。此項研究中的HIV融合抑制劑,不但能抑制病毒活性,還有長效作用,期待這一研究成果早日成功商用。
【2】霍尼韋爾啟用西安創新運營中心
12月16日,位於陝西西鹹新區的霍尼韋爾(西安)有限公司暨霍尼韋爾智慧建築科技集團創新運營中心正式啟用。該中心將協同霍尼韋爾的高新技術和創新研發能力,助力中國西部地區的智慧化建設。
陝西西鹹新區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2020年9月,霍尼韋爾與陝西西鹹新區簽訂投資戰略協議,計劃在陝西西鹹新區投資開展以旗下智慧建築科技業務為主的運營、研發、市場和銷售。
點評:以本土創新推動增長和發展,霍尼韋爾的創新運營中心,是跨國公司在中國發展的一個新里程碑,隨著中國繼續擴大開放,跨國公司在這裡有更多創新、共贏的故事待續寫。
【3】最全全球微生物基因目錄釋出
12月15日,《自然》(Nature)發表復旦大學類腦智慧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研究團隊與多國科學家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Towards the biogeography of prokaryotic genes(原核生物基因的生物地理學研究),研究團隊基於全球微生物組的概念,將地球上不同棲息地的微生物作為統一系統,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對1.3萬個公開宏基因組樣本進行挖掘,構建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全球微生物基因目錄。該研究同時發現,大多數基因具有棲息地特異性,跨越多棲息地的基因主要富集在抗生素耐藥性基因和移動遺傳元件。
點評:微生物在地球中無處不在,上述基因目錄對於描述微生物群落的物種組成和功能特性具有重要意義,也將為地球生態研究和人類健康研究提供重要貢獻。
【4】人類探測器首次觸碰到太陽
12月15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釋出訊息,稱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進入太陽的上層大氣——日冕,並對那裡的粒子和磁場進行了探測。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觸碰到太陽。
帕克探測器於2018年發射,2021年4月28日在第8次接近太陽時,探測到了距太陽表面18.8倍太陽半徑處的特殊磁場和粒子環境,第一次穿過了太陽大氣層的邊界,最終進入了太陽大氣層。研究人員稱,帕克的探測資料有助於揭示日冕加熱和太陽風加速至超音速的過程,這對於預測極端空間氣象極為重要。
點評:太陽是人類既熟悉又陌生的星球。航天技術自1960年開始發展,科學家也開始著手探測和研究太陽活動,目前全世界已經發射了七十多顆太陽觀測衛星。2021年10月,中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成功發射。關於太陽的謎題,待人類一步步解開。
【5】OPPO釋出首款自研晶片
12月14日,中國手機廠商OPPO釋出影像專用NPU晶片MariSilicon X,它由OPPO自主設計、研發,採用臺積電6nm製程工藝,AI算力最高可以達到每秒18萬億次,真實應用場景中,每瓦效能可達每秒11.6萬億次。
點評:NPU是指嵌入式神經網路處理器,是一種專門應用於網路應用資料包的處理器,採用“資料驅動平行計算”的架構,擅長處理影片、影象類的海量多媒體資料。
在手機ID以及處理器平臺日益趨同的情況下,影像成為手機廠商們打造差異化產品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此次OPPO釋出自研NPU,或將助力OPPO首次完成影像鏈路的垂直整合,是OPPO科創突破的一步,也是中國本土手機計算影像的一大步。
【6】豐田將推30款純電動汽車
12月14日,豐田汽車公司召開電池電動汽車戰略釋出會,豐田執行長豐田章男宣佈:2030年豐田將推出30款純電動汽車,在2030年前將投資4萬億日元(350億美元)用於開發電動汽車,包括鋰電池電動車、氫能源電動車等在內的電動車型,並且將雷克薩斯品牌轉型為純電動車品牌。
點評:豐田是混動車型的先行者,但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相比歐美車企卻略顯保守。此次釋出全球電動化戰略,終於下定決心,從此全球純電動汽車陣線上再添一家重量級選手。
二、政策要聞
【7】“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釋出
12月17日,工信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19個部門印發《“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提出推動中小企業整體發展質量穩步提高,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顯著提升。
“十四五”時期,中小企業人均營業收入增長18%以上,規模以上小型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年均增長10%以上,專利申請數年均增長10%以上,有效發明專利數年均增長15%以上。中小企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推動形成一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十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200箇中小企業特色產業叢集和10箇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
點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無容置疑是中國企業科技創新和技術發展的中堅力量,今年北交所開市,也為“硬科技”中小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資本支援,中小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將為行業不斷提供創新源泉。
【8】《“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印發
12月15日,生態環境部等18部委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提出,推動10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到2025年,“無廢城市”固體廢物產生強度較快下降,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無害化處置能力有效保障,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作用充分發揮,基本實現固體廢物管理資訊“一張網”,“無廢”理念得到廣泛認同,固體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點評: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過程,關係生產者、消費者、回收者、利用者、處置者等利益方,需要政府、企業、公眾協同共治。統籌推進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客觀要求,更是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創新發展、技術突破的現實機會。
【9】新能源車險專屬條款釋出
12月14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包括《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的示範條款(試行)》和《新能源汽車駕乘人員意外傷害保險示範條款(試行)》兩個示範條款,共涵蓋4個主險和15個附加險。
按照條款來看,新能源汽車指採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上述條款為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提供保障,涵蓋新能源汽車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的使用場景,擴大傳統車險的保險責任和保障範圍,並首次將車外固定輔助裝置、動力電池起火爆燃等情況納入承保範圍之內。
點評:新能源汽車在車輛使用過程中,除了傳統的交通意外風險,動力電池起火、爆燃引發的重大事故構成新的風險因素,對於這些風險,車險需要產品創新,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要專屬保險條款保駕護航。
【10】自然資源部進一步落實科創有關政策
12月13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落實科技創新有關政策的若干措施》,明確進一步完善落實科研經費管理政策,強化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激勵,建立績效工資水平動態調整機制,兌現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崗位聘任政策,急需緊缺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可適當延遲退休,進一步支援自然資源領域國際學術交流合作,以推進部黨組有關科技創新系列政策落地,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
點評:各部委、各地方政府、各行各業紛紛出臺計劃規劃、落實科技創新政策,自然資源領域也不例外。隨著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科技創新正在融入全社會的共識與常態。
【11】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有關目錄調整
12月13日,工信部、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能源局釋出《關於調整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有關目錄的通知》,結合國內外形勢變化,對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有關目錄進行了修訂,新版《國家支援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2021年版)》《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進口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商品目錄(2021年版)》和《進口不予免稅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2021年版)》,自2022年1月1日起執行。
點評:對重大技術裝備或產品的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以更好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及自主創新能力、促進裝備製造業的發展,這也是對企業科技創新、技術升級的財稅支援舉措,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的調整值得關注。
三、區域要聞
【12】浙江:打造製造業“單項冠軍之省”
12月14日,浙江省政府釋出《浙江省建設製造業“單項冠軍之省”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浙江要新增製造業單項冠軍130家左右,實現數量倍增;合力打造一批“單項冠軍之城”“單項冠軍之縣”,全省製造業單項冠軍數量力保全國第一,基本實現設區市單項冠軍全覆蓋,成為製造業“單項冠軍之省”。
方案還提出,要培育一批細分行業“領跑者”、培育一批關鍵技術“攻堅者”、培育一批浙江製造品牌“塑造者”、培育一批產業鏈供應鏈“維護者”;構建融通發展的梯次培育體系、強化核心技術驅動的冠軍成長模式、鍛造彰顯浙江品牌的冠軍產品、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冠軍企業、打造冠軍引領的先進製造業叢集等五項主要任務。
點評:工信部對製造業單項冠軍有明確的認定標準,如從事相關業務領域的時間達到10年或以上、單項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前3位、利潤率超過同期同行業企業的總體水平等。對浙江而言,培育更多“單項冠軍”是一條務實可行的路徑,期待浙江能真正實現梯次培育壯大隱形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等冠軍企業方陣,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業單項冠軍集聚地。
【13】深圳:開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試點
12月13日,國家發改委覆函同意深圳市組織開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試點。此次試點內容圍繞著四“跨”展開,分別是跨界引領發展、跨區域協同發展、跨領域協調發展、跨前沿技術融合發展,將重點推進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專案、平臺建設。
2020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歷經一年多的準備,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啟動了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試點申報工作,深圳成為全國首個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試點。
點評:四“跨”聚焦了深圳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勢特點和現有的薄弱環節,最佳化資源配置、提升行業、領域、技術、區域等多方面的協同發展,給與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為後續基礎設施資源共享、共建打下基礎。
四、中國與世界
【14】《科學》公佈2021年度十大科學突破
12月17日,《科學》網站公佈2021年度十大科學突破評選結果,它們分別為:
1.人工智慧預測蛋白質結構
2.解鎖古老泥土DNA寶庫
3.實現歷史性核聚變突破
4.抗新冠強效藥出現
5.“搖頭丸”可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
6.單克隆抗體治療傳染性疾病
7.“洞察”號首次揭示火星內部結構
8.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出現“裂縫”
9.CRISPR基因編輯療法對人類療效首次證明
10.體外胚胎培養為早期發育研究開啟新窗戶
【15】《Engineering》釋出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12月14日,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釋出“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它們經過全球徵集提名、專家遴選推薦、公眾問卷調查,最終由評選委員會審議確定,是近五年在全球範圍內完成、實踐驗證有效、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工程科學和技術的重大成果。
此次入圍的十大工程,主要特徵為:
1.在核心科學或技術方面取得原創性突破,或解決了長期存在的瓶頸或難點,在單項或多項科學技術指標上具有顯著的競爭力,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2.在技術整合、系統整合,實現工程的安全、精準、綠色等方面具有鮮明的創新特徵,或在重大工程的資源配置和組織管理方面有突出創新;
3.在帶動產業發展方面取得明顯的經濟社會效益,促進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升了全人類的生產力水平。
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分別為:
1.AlphaGo和AlphaFold
2.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研發及應用
3.極紫外光刻系統
4.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
5.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6.雜交水稻
7.洞察號火星登陸探測器
8.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衛生防疫治理
9.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10.特高壓輸電工程
南方週末科創力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