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部獻禮影片《攀登者》讓許多人瞭解到中國登山人和珠穆朗瑪峰一段艱難又熱血的歲月。電影裡的故事正是根據我國成功登頂珠峰改編的。
1960年5月25日凌晨4時20分,三名中國登山隊人員成功挑戰從北坡登頂珠峰。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訊息傳開,震驚了世界。但是,這件事對於中國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對於中國人民來說,登頂珠峰是一場爭奪領土主權的尊嚴之戰!
邊境的領土劃分向來是國與國之間不可避免的問題。尤其是像西藏這樣地形複雜的邊境地區。
新中國成立以後,各方勢力虎視眈眈。邊境問題成為我國對外事務中的重要部分。1955年,我國與尼泊爾建交。這本來是兩個國家和平友好的開始。然而,一場中尼之間領土爭端正逐漸展開。
尼泊爾與我國的西藏接壤。兩個國家的邊境線上赫然聳立著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是地球上的最高處,地理環境特殊,具有很大的科學研究價值。但是也正因為地理方面的特殊,珠峰的歸屬問題成為兩國邊界劃分的重點。隨著中國和尼泊爾正式建交,珠峰問題的解決被提上議程。
可是這件事情還沒有開始,就遇到了阻力。在印度的影響下,中國與尼泊爾的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他們在珠峰的劃分問題上變得十分強硬。
尼泊爾三面被印度環繞,在文化和經濟上對印度極其依賴,因此受到印度的控制。印度與中國也是有邊境領土爭議的。因為印度的無理挑釁,中印關係一度很緊張。
再加上西方一些國家的威脅和挑撥,珠峰的歸屬問題只能暫時擱置下來。
他們甚至還對中國進行嘲諷:“中國人都沒有登上過珠峰,憑什麼說珠峰是你們的?”
早在1953年就有本國人登上珠峰的尼泊爾當然是有底氣說這句話的。對體育事業起步晚,發展艱難的中國卻是不敢相信。可中國人民向來是不怕困難的。
況且,中國其實也早有攀登珠峰的打算。只不過建國初始,體育事業發展艱難一直沒有落實。
當時,毛主席定下了以和平談判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基調。那麼中國人登頂珠峰,不論從國人情感還是國際輿論、兩國談判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策略。
1955年,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中國第一支登山隊成立了。隊員來自各行各業,沒有經驗,一切都要從零做起。除了隊員,裝備也差得不行。剛剛建立的登山隊甚至連一雙像樣的登山靴都沒有。
為了克服這些困難,由毛主席親自指示,賀龍元帥親自掛帥。國家相關部門進行了財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的支援。為了攀登珠峰,中央特意在西藏修了一條公路,用來輸送物資。不久後,蘇聯也向我們提供了教練和裝置。
人員訓練進入正軌,攀登珠峰的計劃也正在形成。最後確定要在1960年登頂。
珠穆朗瑪峰向南面向尼泊爾,向北面向中國。之前登上珠峰的外國人都是從南坡登頂的。北坡登頂還從來沒有過。這很大原因是由於北坡登頂的難度要比南坡大得多。
北坡地形險峻,冰川地礦十分複雜。除此之外,北坡寒冷異常,又極度缺氧。運動員每攀登一步,都要消耗大量的體力。正因為如此,所有嘗試從北坡登頂的外國登山者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了。在這之前,英國人在北坡嘗試了幾十年,也沒有成功。
想要填補這項世界空白的人和國家不在少數。蘇聯也想要成為第一個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國家。在提供後勤和人員訓練的同時,蘇聯也打算和中國一起攀登。
1957年,蘇聯正式向中國提出,由中蘇兩國組成聯合探險隊,一起攀登珠峰。
蘇聯表示要和中國聯合攀登,自然也是有自己的算盤的。他們主張聯合攀登隊裡以蘇聯隊員為主,中國隊員只能跟在蘇聯的後面。
毛主席明顯是不會同意的,中國人攀登珠峰能夠在和尼泊爾談判中爭取主動權,這涉及到國家尊嚴與榮譽。況且攀登中國境內的珠峰,應該由中國隊發揮主要作用。
於是,負責體育事業的賀龍元帥專門給登山協會做了報告,鼓舞士氣。他認為,我們中國人攀登珠峰不光為現在,更為了以後的發展建設。攀登珠峰的同時,也要肩負起西藏地區考察地質、氣象等事業。
另一邊,蘇聯的大國主義越來越明顯,在攀登珠峰的問題上和我們分歧越來越大。蘇聯認為我們處處依靠他們,一定不敢獨自登頂,因此將時間一拖再拖想要藉此逼我們就範。
當時,中國的飛機效能不夠,不能完成航測的任務需要蘇聯的幫助。雙方商定由中國購買蘇聯飛機,到了交付的時候,蘇聯卻拿出各種理由一拖再拖。最後,航測工作也沒完成。
1959年,中蘇關係越來越緊張,不久,蘇聯撤走了許多裝置和登山隊員。眼看原定的登頂日期臨近,領導人開始考慮中國人獨自登頂。
一個成立不過四年的登山隊想要從北坡登頂珠峰談何容易?賀龍元帥叫來登山隊詢問情況:
“如果我們單獨登山,有沒有把握?”
“最大的困難是我們的裝備不行。8000米以上的裝備原來是蘇聯供應的。”
當時世界上的登山裝備屬英國和瑞士最好,如果可以購買他們的裝備,單獨登山的希望就大得多了。
賀龍元帥聽完登山隊的發言後站起來說:“我去寫個報告,請上級批一些費用。”
臨走時,賀龍元帥又堅定地對登山隊說:“有人想掐我們的脖子,認為我們中國人自己不能攀登珠峰。我們偏要試一試,我們共產黨人就是要爭這口氣!”
經費很快批下來了。當中國登山隊隊長史佔春一行人到瑞士採購裝備的時候,正好碰到了兩個亞裔人也來買裝備。
賣裝備的人告訴史佔春,那兩個人是印度人。經過一番打聽才知道,來買裝備的是印度陸軍登山隊的採購人員,他們也打算在1960年登頂珠峰。
隨後,史佔春等人立馬向國內報告了這一訊息。沒過多久,中國駐印度大使館也印證了這個訊息。
很顯然,印度選擇在這個時候積極登頂珠峰是別有用意的。如今,誰能搶先登頂,誰就能在邊境線的談判中奪得更多主動權。
考慮到印度和尼泊爾的特殊關係,毛主席立即指示早日登頂珠峰。
1960年3月25日,中國登山運動員從珠峰腳下的絨布寺廣場出發,從北坡向珠峰攀登。在一行登山隊員裡,一個藏族戰士格外顯眼。他叫貢布,是西藏武警隊的一名戰士。此時的他可能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親手將國旗插在世界之巔的那個人。
勇敢的登山隊戰士向著一條被稱為“死亡路線”的路進發了。
剛開始要進行試探性行軍。第一次行軍還算順利,在海拔6600米的地方,他們建立了營地。第二次行軍後,他們又在海拔7000多米的地方建立了四號營地。
距離頂峰越近,意味著危險越近。第三次試探性行軍時,他們需要攜帶的東西就更多了。
僅僅貢佈一個人就背了兩桶氧氣瓶,一頂高山帳篷,還有燒水的煤氣爐鍋和吃的炒麵、幾個岩石錐、鐵錘,以及個人需要的裝備。
珠峰越往上攀爬難度就越大。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無法預測的困難。當隊員們到達海拔7300米左右的時候,一場特大的暴風雨突然襲來。極度的寒冷讓許多隊員受到了大大小小的凍傷。隊員邵子慶受到嚴重的高山反應而壯烈犧牲。
貢布的手指也受了凍傷。25名隊員裡有人不少因為受傷嚴重不得不下山。只留下一些人繼續前進。
經過幾次的試探性行軍,中國登山隊選出了突擊頂峰的隊員。因為之前受了傷,隊裡沒有把貢布放在突擊頂峰的名單裡,打算讓他回醫院進行療養。
聽到訊息的貢布一心想要參加行動,作為一名穿著軍裝的戰士,他不會允許自己在完成任務之際臨陣退縮。
經過貢布的再三請求,隊裡的領導最後決定:只要醫務組同意,貢布就可以參與突擊頂峰的行動。好在貢布的身體恢復得不錯,他被批准可以參加這次行動。
5月17日上午9時,登山隊舉行誓師大會後再次出發,當晚到達6400米營地。
第二天,登山隊順利通過了第一個大關——7028米的北坳。19日,登山隊到達海拔7400米的營地進行休整。休整一天後,他們面臨的第二大難關——大風口。這是海拔高達7600的地方。到達這個高度的時候,每往上一步都是艱難的。
隨後的幾天裡,中國登山隊的隊員們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他們終於攀登到了海拔8500米的地方,更大的考驗也緊跟著來臨。
在海拔8500米營地休整時,有人發現輸送上來的氧氣瓶裡有兩個是空的。在這個時候,任何一個困難都有可能是致命的。一心為國爭光的登山隊員們還是決定按照原計劃突擊頂峰。
5月24日上午9點,貢布比往常多背了一面國旗以及毛主席的半身塑像。這已經是最後的一大步了,他們開始進行最後一階段的衝刺。
沒想到的是,剛出營地不久,突擊小組組長許竟體力不支,不得不退回。突擊小組一下子少了組長,貢布、王富洲、劉連滿和屈銀華四人心裡多少受些打擊,好在他們很快調整狀態,一心要替所有戰友登上這座第一高峰。
大約中午12點左右,他們四個人來到了“第二階梯”的腳下。這“第二階梯”指的是珠峰東側北脊海拔8570—8600之間一座垂直又陡峭的岩石壁。這是北坡最後一個難關,兇險萬分。石壁光滑陡峭,一不小心就會墜落下去。
1924年,英國著名的登山家馬洛裡和歐文就是在這一帶身亡的。
他們四人花了兩個小時攀到“第二階梯”裂縫盡頭的一塊大岩石上在上面打了兩個鋼錐,中間好幾次滑落下來。經過商定,他們決定一人坐人梯,另一個人踩在肩膀上, 在巖壁最高處打下幾個鋼錐,這樣一下下向上推進。就這樣他們花了足足7個小時。他們才爬到了“第二臺階”頂部。
忍受著極度疲勞、飢餓、寒冷、缺氧等高山反應, 貢布一行人走過一段碎石坡後,進入了冰雪山坡。
在海拔8700米處,隊員們的高山反應越來越劇烈,體力消耗也隨之越來越大。擔任開路任務的劉連滿支撐不住一連摔倒在地,直到再也爬不起來。
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把劉連滿留在了一塊大岩石的坳槽裡,然後繼續前進。夜幕悄然降臨,當王富洲三人到達8750米的時候,太陽的最後一縷光線也暗淡了下去。
在當時中國以往的登山運動中,還沒有夜晚攀登的先例。可是他們為了完成黨的指示和六億人民的期望,毅然決定不拿下頂峰誓不回頭。
這次換作貢布在最前面開路。藉著隱約顯現的星光和雪光,三個人冒著隨時可能滑墜的危險,用手腳摸索著前進。
當他們摸黑前進到8800米高度的時候,攜帶的人造氧氣筒已經完全吸不出氧氣了。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三個人心中湧起了“只能前進,不能後退”的信念,展開了一場和嚴寒、人類生理狀況、艱險地形作鬥爭的殊死拼搏,最終他們靠著頑強的意志爬上了頂峰。
1960年5月25日,正是北京時間4時20分,王富洲、貢布、屈銀華,站在了地球之巔,享受著他們人生最高的榮譽。
這裡沒有鮮花、掌聲、喝彩,無聲的地球之巔卻為他們送上了最高的榮譽。因為他們完成了前無古人的壯舉!
貢布眼含著熱淚激動地取出了鮮豔的五星紅旗和毛主席塑像,將它們放在了世界海拔最高峰的頂端。如此神聖的一刻令貢布永生難忘。
在頂峰短暫停留以後,三個人開始下撤。為了將中國登山隊完成人類歷史上首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偉大勝利,及時傳送出去,大家在海拔8500米高度的突擊營地商議後,決定分批下山。
貢布和劉連滿一天之內趕到了北坳營地,接應隊員得到訊息後,立馬用把報話機向大本營報告了,這一振奮人心的訊息。
沒過多久,這一喜訊就翻越千山萬水傳到了首都北京。
毛主席受到這個訊息時也萬分開心。就在幾個月前,尼泊爾的首相柯伊拉臘訪華,兩國領導人在談到中尼邊界的爭議時,珠穆朗瑪峰的歸屬問題還赫然在列。
中國方面明確早就指出,珠穆朗瑪峰在(中國)境內是有根據的,說這個峰屬於尼泊爾是沒有根據的。但是,為了中尼兩國的友好相處,以及顧及兩國人民的感情,中方願意和尼泊爾進行談判,由兩國的領導人共同商定。
另一邊,尼泊爾政府也強調這座世界最高峰一直是在他們的境內。如果兩國僵持不下事情,就沒有辦法解決。當時印度,美國等多方勢力都在密切的關注著這個問題的進展。
尤其是讓印度與尼泊爾有著特殊的關係,在珠峰問題上更是蠢蠢欲動。印度曾公然支援尼泊爾國內大會黨組織的針對珠峰問題的反華遊行。美英等西方國家也都紛紛躍躍欲試,其中加以干涉。
在這樣的環境下,毛主席提出瞭解決祝福問題的基調為和平談判。
1960年3月18日晚上,毛主席在百忙之中接見了全體尼泊爾代表團。原本定為半個小時的會談時間,一直持續了兩個小時。
會談剛開始不久,尼泊爾首相就向毛主席提出了珠峰問題。對此,毛主席提出一個辦法:“一半一半,山南邊歸你們,山北邊歸我們。”接著毛主席還對一些具體的情況做了簡要的說明:“如果中方有人從尼泊爾那裡爬山,中方要通知尼方。如果尼方有人從中國一方爬山,也要通知中國方面。”
針對尼泊爾方面提出的過去爬山一直拿的是尼泊爾簽證。毛主席也不忘提醒尼泊爾,長期的習慣是從西藏爬山,就要有西藏方面的許可證。
毛主席擲地有聲的回答讓尼泊爾代表團啞口無言。
為了體現中方的誠意,毛主席還提出可以更改珠穆朗瑪峰的名字。珠穆朗瑪峰是中國的叫法,尼泊爾人稱作“薩迦瑪塔”,西方叫“額菲爾士”。毛主席提議:“不叫額菲爾士,那是西方人取得名字。既不要叫薩迦瑪塔,也不要叫珠穆朗瑪,就叫中尼友誼峰。”
在會談結束時,尼泊爾方面並沒有什麼異議,但珠峰的歸屬問題卻沒有在訪華期間成功解決。不過,這也算是為後面解決珠峰問題做了良好的鋪墊。
4月份,周恩來總理訪問尼泊爾。在訪問尼泊爾的過程中中,毛主席對珠峰問題的進展十分的關心。根據毛主席的指導精神,周恩來總理在尼泊爾再一次提出了中國政府在珠峰問題上的建議。
“自從毛澤東主席同柯伊拉臘首相談話後,我國政府一直採取這個態度,這次我到尼泊爾來同柯伊拉臘首相會談,是尋求一個有好的解決辦法。”
周恩來總理在尼泊爾的一段闡述,主要是針對當時尼泊爾國內對於珠峰問題的不正確認識。 當時有不少印度及國際勢力想要憑藉珠峰問題在中尼關係和中尼邊境上做文章,製造麻煩。
為了敦促尼泊爾儘快解決珠峰歸屬問題,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中國登山隊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創造了中國人在世界登山史上首次從北坡征服珠穆朗瑪峰的壯舉。
中國登山隊的成功登頂,再一次向世界表明了中國在珠峰歸屬問題上的立場。聯絡到國內外的形勢,才會明白這場成功有多麼令人激動不已。
中國登山隊順利登頂後不久,中尼邊界聯合委員會正式成立。中尼兩國正式透過談判來解決歷史遺留中的邊界問題。
於是在兩國領導人親自協商解決的情況下,談判取得重大成果,兩國政府發表聯合公報。中尼兩國的邊界歸屬問題最終順利解決。
1961年,中國和尼泊爾正式達成有關珠峰問題的協議。協議上指出:
“峰頂南部地區歸尼泊爾,北部歸中國。此後凡從北坡攀登珠峰,須經中國政府批准。並通知尼泊爾政府。從南坡攀登者,須經尼泊爾政府批准,並通知中國政府。原則上,中尼兩國在山頂不設任何探察站。為了和平的目的,在峰頂設探察站,應該得到兩國相互同意。”
珠峰問題的順利解決,充分體現了毛澤東主席為代表的領導人的政治智慧。這一問題的圓滿解決為中尼兩國的友好發展,乃至南亞地區的和平和穩定都奠定了堅實的歷史基礎,更粉碎了印度分離中國,破壞中尼關係的陰謀。
當時的《人民日報》社論中指出,“珠峰”問題和中尼邊界問題的友好解決,“有力地戳穿了帝國主義的各種誹謗和 誣衊,沉重地打擊了它們在亞洲國家之間製造不和與衝突的惡毒陰謀。”
尼泊爾報紙也指出,這“將鞏固和增進尼泊爾和中國之間的友誼,有助於維護亞洲和世界和平。”
國家和平和民族尊嚴向來來之不易,因此我們更應當向那些攀登珠峰的戰士們致敬!向毛主席等優秀領導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