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籍摘要
1.《名醫別錄》:“主消渴,痺熱,熱中,益氣。”
2.《本草備要》:“荸薺甘微寒滑。益氣安中,開胃消食,除胸中實熱。治五種噎膈,消渴黃膽,血證蠱毒,能毀銅。
3.《日華子本草》:“開胃下食。”
4.《本草便讀》:“荸薺甘寒退熱消痰食,冷利除風毀頑銅,肺胃之丹毒堪除,胸膈之鬱邪可解,能行血分,善達腸中。”
5.《日用本草》:“下五淋,瀉胃熱。”
6.《本草撮要》:“味甘寒滑,入足太陰陽明經。功專消食攻積,除胸中實熱。治五種噎膈消渴,黃膽血癥蟲毒,能毀銅。得陳海蟄煎湯服,消胸中頑痰,通大便,小兒口瘡,炙灰敷之良。性涼不可多吃.孕婦大忌。”
7.《滇南本草》:“治腹中熱痰,大腸下血。”
8.《本草分經》:“荸薺甘寒而滑,消食攻積,除胸中實熱,能毀銅。”
9.《本草彙編》:“療五種膈氣,消宿食,飯後宜食之。”
10.《本草綱目》:“主血痢、下血、血崩。”
11.《得配本草》:“荸薺甘,微寒。滑。入足陽明經。消堅積,止消渴,療黃膽。除胸中實熱及五腫膈疾,誤吞銅物。得燒酒浸,封貯,治赤白痢。配海蜇煮食,治痞塊蟲積。入雄豬肚,瓦器煮食,治腹脹。搗汁和酒溫服,治便血。燒研酒服,治婦人血崩。”
12.《本經逢原》:“治酒客肺胃溼熱,聲音不清。”
13.《滇南本草》:“味甘。治腹中熱痰,大腸下血。又能化銅。”
14.《北硯食規》:“荸薺粉:清心,開翳。”
15.《本草再新》:“清心降火,補肺涼肝,消食化痰,破積滯,利藏血。”
16.《食療本草》:“荸薺下丹石,消風毒,除胸中實熱氣。可作粉食。明耳目,止渴,消疸黃。若先有冷氣,不可食。”
17.《飲食須知》:“荸薺味甘,性寒滑,即地粟。有冷氣人不可食,令腹脹氣滿。小兒秋月食多,令臍下結痛。”
18.《玉楸藥解》:“荸薺味甘,微寒,入足太陰脾、足厥陰肝經。下食消谷,止血磨癥。荸薺甘寒清利,治熱煩消渴,化宿谷堅癥,療噎膈黃疸,解金石蠱毒,醫吞銅便血,止下利崩中。攻堅破聚,是其所長,但寒胃氣,脾弱者食之,則臍下結痛。”
19.《馮氏錦囊秘錄》:“荸薺味苦、甘,氣微寒,無毒。甘寒能除熱而生津,故主消渴,苦能洩,故下痺熱下丹石,消宿食治黃膽,腹脹下血,五種膈氣,除胸中實熱也。”
20.《顧松園醫鏡》:“荸薺善化誤吞銅物,能除腹滿脹大,消宿食,理黃膽,止便血闢蠱毒。孕婦忌食。”
21.《全國中草藥彙編》:“荸薺球莖甘,平。清熱止渴,利溼化痰,降血壓。用於熱病傷津煩渴,咽喉腫痛,口腔炎,溼熱黃疸,高血壓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熱咳嗽,矽肺,痔瘡出血。
地上全草苦,平。清熱利尿。用於呃逆,小便不利。”
22.《中藥大辭典》:“荸薺甘,寒。主治清熱,化痰,消積。治慍病消渴,黃疸,熱淋,痞積,目赤,嚼喉腫痛,贅疣。”
23.《中華本草》:“荸薺主治清熱生津;化痰;消積。主溫病口渴;咽喉腫痛;痰熱咳嗽;目赤;消渴;痢疾;黃疸;熱淋;食積;贅疣。”
二、現代研究
1.成份:含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荸薺英。一般成分含水分68.52%,澱粉18.75%,蛋白質2.25%,脂肪0.19%,灰分1.58%。
2.藥理:荸薺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產氣桿菌均有抑制作用。不耐熱,不溶於有機溶媒,不被動物炭吸附。用瓦伯氏儀測得,它能抑制大腸桿菌的呼吸達80%(10小時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