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世界風情畫(ID:finkeeper)
作者:妤妤姐
相傳1970年代,大漠邊緣有家衛生院,衛生院裡有位杜大夫醫術精湛、藥到病除、內外婦兒無一不精,醫術遠近聞名。一夜裡風雪大作,杜大夫騎馬巡診回來,剛剛回到兼做起居室的辦公室,正點燃爐子燒火熱水,突聞得門外傳來敲擊聲,推門但見一位20來歲模樣的哈薩克老鄉,滿臉急切表情。操著哈薩克語夾著華語忙說:“我老婆,我老婆要生了!”一邊說,一邊比劃,還連聲大講“Amen”、“Amen”(祝福您、祝福您)。
杜大夫聽了,只是把煤爐進氣道一塞上,便隨這位年輕人奔向馬廄。年輕人倒也懂事,到了馬廄便說:“我這裡還有一匹棗紅馬,跟著我來的,跑得快,大夫您可以騎。”杜大夫沒有多想,就跨上了年輕人帶來的棗紅馬。一路頂風冒雪,騎到了不知何處的草原上一處帳篷處,只見一位年輕少女正在床上掙扎著,原來是胎兒橫生,卡住了。杜大夫顧不上其他,經過了幾個回合折騰,終於接下了這個大胖小子,一稱重量,足足有八斤!大小平安,可把那位哈薩克老鄉喜壞了。
老鄉又是擺了羊頭羊尾宴犒勞杜大夫,又是要杜大夫給大胖小子起名。杜大夫見哈薩克老鄉的妻子是華人,便脫口而出,“Бірлік(BLALIK,團結)”!筵席間,主人才告訴自己姓Бұқа(BUKA,布卡)叫Ақжол(阿克卓爾)。吃完飯,天已大亮,雪霽天明。走出氈房,但見草地鬱鬱蔥蔥,根本不見雪花的蹤影,草地上是白白的牛、馬、羊,與藍天上的白雲相映成趣。杜大夫心下雖覺奇怪,但又說不出怪在哪裡,就又騎上布卡的棗紅馬。臨走時,布卡找了一位叫Арыстан(阿勒斯)的同村人引路,還給杜大夫塞了一個沉甸甸的紅包,便回氈房照顧妻兒了。路上,阿勒斯和杜大夫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才知道這村叫“馬爾湛”,在哈薩克語裡是“珊瑚”的意思。杜大夫從北京來此已有20年,走遍了大漠,咋就沒聽說有個“珊瑚村”呢?正尋思著,一陣睏意襲來,他就倒在馬上睡著了。
醒來時,杜大夫發現自己正坐在辦公室裡,身上被披了一件大衣,面前的桌上還體貼地泡上了一杯茶水,可肚子餓得慌,好像凌晨啥都沒吃。醫藥包還掛在門後。“難道我做了個夢不成?”剛一起身,只聽嘩地一響,沉甸甸的紅包從大衣口袋裡掉在地上,發出金屬的聲響。杜大夫把紅包開啟一看,全是刻著正體字“開元通寶”的銅錢,好傢伙,還是文物!杜大夫心下頓時明白了幾分……
(雜雜妹:妤妤姐又講鬼故事嚇人了~~~)
後來,有一位姓“布卡”的大叔來衛生院看診,杜大夫忍不住問起這事,沒想對方瞪圓了眼睛答道:“你說阿克卓爾啊?那就是我的小兒子!9歲那年,也就是17年前,他和叔叔阿勒斯去河灘上炸魚,沒想到兩個都被飛來的石塊砸中腦袋,死了!”——這就是“故事之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有名的鬼故事“鬼請杜大夫接生”。
巴里坤地處新疆東北部,素有新疆東大門之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西域的咽喉要道,也是絲綢之路重鎮。
該縣如今面積3.84萬平方千米,比倫敦(1600平方千米)、巴黎(105.4平方千米)、紐約(751平方千米)、杭州(1.65萬平方千米)、新加坡(728.5平方千米)、北京(1.61萬平方千米)這些國際大都市都大,可人口僅有10.18萬人(2018),是名副其實的“大縣”。 巴里坤古稱蒲類國,西漢神爵三年(前59年)屬 西域都護府管轄,後為匈奴遊牧地。東漢再屬西域都護府管轄,後屬匈奴。北魏屬柔然、高車。唐貞觀十四年(640年)建蒲類縣。北宋前期屬伊州。元代屬別失八里行省東境,始稱巴爾庫勒。明代屬瓦剌蒙古和碩特部。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內附,改巴爾庫勒為巴里坤。
巴里坤位於天山山脈東段與東準噶爾斷塊山系之間的草原上,地理座標為東經91°19′30″~94°48′30″、北緯43°21′~45°5′19″,東鄰伊吾縣,南接伊州區,西毗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北界蒙古國,中蒙國界長達309千米。
在過去,巴里坤是要塞,清高宗平定大、小和卓之亂,前線指揮所就設在巴里坤。而過去的巴里坤還設有滿、漢兩城,至清末有廟宇57座,故有“廟宇冠全疆”的美譽。
地藏寺、仙姑廟,久經風雨,現僅保留地藏寺大殿、廂房、仙姑廟日光樓、月光樓主體框架,是巴里坤縣近百座廟宇中僅存的兩座。地藏寺是供奉地藏王菩薩的寺廟。地藏寺是甘肅民勤客商於嘉慶二年(1797年)修建。歷時200多年之後,1999年前亭及兩側廂房進行了維修,2005年大殿由自治區文物局投資維修。仙姑廟與地藏寺一牆之隔,是甘州商會,因此又稱甘州廟。仙姑廟修建於嘉慶五年(1800年)。
來巴里坤,千萬不要忘記逛廟。比如地藏廟——
地藏寺地處漢城南門外,整體院落坐南觀北,佔地十幾畝,山門極其雄偉,上下結構,上為該廟戲臺,下為進出山門,山門兩側又各置一面石鼓。進山門便是看戲廣場,也是貿易交流場所,往裡是一座壯觀的涼亭,抬級而上,過涼亭左右是東西廂房、廂房門柱上雕刻有楹聯:“姑息堂前受姑息姑息姑息,奈何橋上叫奈何奈何奈何”,另有一幅在西廂房上寫道:“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地藏寺是甘肅民勤客商捐資於嘉慶二年修建的,也稱民勤會館,過會時間每年陰曆五月十六日。據介紹,地藏王原本是朝鮮的一位王子,因信佛離家修行,在九華山大盤修成正果。地藏王菩薩是佛教供奉的四大菩薩之一。地藏寺南毗觀音閣、西鄰仙姑廟和孫臏廟、北觀無量廟。
和地藏寺齊名並且近鄰的是仙姑廟。仙姑廟又稱甘州會館,是甘肅張掖客商於嘉慶五年(1800年)捐資修建的道觀。東鄰地藏寺,南毗孫臏廟,北望無量廟,曾是林廕庇日、古樹參天、吊橋流水、花木似春。
據介紹,仙姑廟在全國只有兩處,一處在甘肅張掖地區,叫香姑寺,一處便在巴里坤,每年陰曆五月二十九日為廟會,唱戲三天,有時和地藏寺同會。
除了地藏廟,巴里坤縣裡還有中國罕見儲存良好的清代糧倉:
據《巴里坤縣志》記載,乾隆24年至37年間,巴里坤糧食連年豐收,乾隆38年(1773年),巴里坤屯田面積達到88890畝,糧價之低,在當時全國少有。清政府為了儲備糧食和穩定糧價,從國庫拿出銀兩購買糧食儲存。而這些糧倉非常完整地得到了儲存,現如今坐落在巴里坤縣糧食局(漢城南街)大院內。
兩排共8座乾隆年間建造的古糧倉,牆面顯得有些斑駁,走進糧倉仍然能感受到古人為儲存糧食費盡心思。
現在所看見的這些古糧倉為土木結構,冬暖夏涼,隔寒防潮。倉頂有通風樓,地下鋪著約20釐米厚的木質地板,每座糧倉長21.6米,寬11.3米,高約6米,內有8根木柱支頂,總庫容量為28.8萬千克。此外,糧倉裡還有古代的“倉神”雕像——“廒神”。 而在廒神像周邊擺放的,都是用大小鬥裝著的麵粉、玉米粒、麥粒等糧食作物。
此外,縣城還有一座“得勝門”。該門是舊時軍人出征歸來,必走的城門,寓意著征伐取得勝利。
不過,在大多數人印象中,巴里坤還是和金礦緊密掛鉤的。
由於巴里坤縣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受地質構造控制,大體可以分為高中山地、高原、盆地、戈壁荒漠、湖泊五大類;地形特徵是三山夾兩盆:南部是巴里坤山,中部是莫欽烏拉山,北部是東準噶爾斷塊山系,故有利於形成低溫熱液成礦,將地球深處的金元素“拋”上離地面較近處,然後透過冰川融水將碎金帶到沿河各處,於是,從19世紀開始,許多人便來巴里坤淘金。1980年代,金礦之縣巴里坤蜚聲海內外,也是這個緣故。當時人說,“巴里坤荒涼得只剩下金礦。”
如今,巴里坤的金礦有老爺廟、雙峰山、索爾巴斯陶、大拱梁、紅柳峽、金山、別勒庫都克、二紅山、大熊溝、1583、蘇奎鄉等十多處,20世紀末又發現了北山、二道溝、三道溝、四道溝、乾溝等金礦點。平均品位3.12—8克/噸。
除了金礦外,巴里坤還富含磚瓦用粘土、紅土、石灰石、石膏、芒銷、鹽、水晶、花崗岩、珍珠岩、高齡土、膨潤土、雲母、石英、頁岩、瑪瑙、砂石、紅柱石、冰洲石等非金屬及寶石,另外就是石油和煤炭。
近年來,巴里坤還建設起三塘湖風區發電基地。當地年均風速8.2米/秒,年有效風速小時數達7344小時,滿負荷發電2300多小時,技術開發量達到4897萬千瓦,是新疆有效風速小時數最大的區域之一。來巴里坤,自駕遊千萬別忘記在三塘湖高聳的風力機下遇見另一個“飄逸”的自己。
當然了,真正要體驗巴里坤,“玩水”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地勢呈東高西低的巴里坤盆地,河流都往西流淌,故有“百川倒流”之說。“百川倒流”為巴里坤六大奇景之一。
而巴里坤最值得去的地方,還屬雪山下的巴里坤湖。
每逢節假日,離巴里坤縣城西北18千米的巴里坤湖總是停滿了各地的車輛。據瞭解, 巴里坤湖,古稱蒲類海,是一個高原湖泊,海拔1585米,四周山巒起伏,水草豐美,湖中碧波盪漾。獨具“迷離蜃市罩山巒”的奇觀。
巴里坤湖由四周高山雪水匯聚而成。每當盛夏,這裡湖光山色,分外迷人,牧民們遊牧湖畔,氈房座座,牛羊成群,牧歌悠揚,是一處避暑旅遊的好地方。 該湖東西寬約12千米,南北長約20千米,湖水面積112.15平方千米。湖也是儲量豐富的芒硝礦和鹽田,湖水中含有水生物滷蟲(豐年蟲)。 近年來,由於加大了生態保護力度,巴里坤湖的溼地和水源正在恢復。
來到巴里坤,不要忘記的,還有那裡的美食——
首先是融西域風情與東亞品位,似餅非餅,似饃非饃的蒸餅。這種美食僅在巴里坤有。其製法是用酵母將麵粉“喚醒”,使其膨脹綿軟時把發麵擀成麵餅,抹上菜籽油撒上翠綠的香豆粉、火紅的薄荷花粉、金黃的向日葵花粉,絢麗的色彩自此綻放。撒滿顏料的麵餅捲成圓柱狀,碼進籠屜,蓋上一層薄餅,大火蒸制。出籠的蒸餅色澤豔麗飽滿、層次分明,麵粉的麥香、菜籽油的醇香和顏料的異香彌散開來,讓人陶醉。
而品位巴里坤艾草的奇幻之旅也是必不可少。
生在鄉間、其貌不揚的艾草是自然的饋贈。艾草在天山腳下、原野田埂出現,土地源源不斷的為艾草提供給養,一簇簇的艾草碧綠繁茂。摘採初春時節的香艾葉,將最鮮嫩的艾葉洗淨、焯水、搗成汁液。艾草汁液與麵粉混合揉成濃綠的麵糰,汁液迅速的沁潤,使得麵糰散發出清淡悠長的青草氣息。村婦們靈巧的雙手將它擀成麵條,澆上西紅柿雞蛋的滷湯,再拌上油潑蒜和油潑辣椒,蒜和辣椒的香味撩撥著人們的味蕾,讓人們感受自然的味道。
當然了,涼拌茼蒿也少不了:
詩云: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茼蒿恬淡的美味,令人總忍不住想起母親無微不至恆久遠的關愛。將生於曠野的茼蒿用水輕輕焯熟,配以濃墨重彩的油潑辣子和老陳醋,一盤碧綠、紅豔、爽口的美味讓人怦然心動。
而說起哈薩克的美食,首選還是手抓羊肉:
哈薩克族的手抓肉製作起來異常簡單,將羊肉涼水下鍋,開鍋後濾盡血沫,文火煮熟。在慢慢地燉煮過程中,羊肉吸足水分,變得飽滿多汁,等肉將熟時撒上鹽。天然味道野味,更惹味!
近年來,巴里坤縣堅持“全域佈局、全景覆蓋、全域性聯動、全業融合、全民參與”,圍繞歷史文化旅遊、自然生態旅遊、民俗風情旅遊、冰雪文化旅遊、現代農業和工業觀光旅遊“五種旅遊業態”,全力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5A級古城景區”建立工作,大力發展點線面互通互聯的大旅遊,陸續建成了巴里坤古城景區、巴里坤湖草原生態旅遊景區、高家湖溼地景區、怪石山景區,進一步完善旅遊服務功能,不斷提升旅遊業發展的層次和水平,吸引了大批遊客來到巴里坤旅遊。因此,對於喜愛自駕遊,來小眾景點,品味不一樣的奇觀的旅客,巴里坤是非常合適的地點。
參考資料:
1、“十一”長假 巴里坤縣各旅遊景區成為遊客打卡地(哈密釋出)
2、巴里坤美食天下第一,你最愛吃哪一個?(哈密e遊)
3、世界上最動人的情話是“走,回家,回巴里坤!”(巴里坤零距離)
4、巴里坤隱藏的秘密與故事(王琦·新疆我的家)
5、巴里坤的民間故事(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