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下五千年,浩浩蕩蕩經歷了數十個朝代的更迭,留下了無數的珍寶文物,時至今日,可稱得上是國寶級的文物也是數不勝數。不過所有這些國寶之中,能夠讓國人家喻戶曉的卻是屈指可數。其中最為出名的大概就是青銅時代第一鼎——司母戊鼎,已知的中國古代的最大最重的青銅鼎。
司母戊鼎是商朝後期(約前十四世紀至前十一世紀)鑄造完成的,是商朝青銅鑄造技術達到頂峰的一個代表作。於1939年,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司母戊鼎的出土地——殷墟,今天已經是世界文化遺產,因為這裡出土的以司母戊鼎為代表的一眾文物以及十五萬片的甲骨文直接證明了商朝的存在,也像我們揭示了商朝時期的生活面貌。
在殷墟發現之前,商朝只存在於古代文獻記載之中,沒有任何出土文物能證明這一朝代的真實存在,所以很多人懷疑商朝只是一個傳說,並未真實存在過。而殷墟的發掘直接打破了這一懷疑,向世人展現了中華文明的久遠。並且這裡發掘出的中國遺蹟和文物也能夠讓後人非常直觀地瞭解商朝文明的整體面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這“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重832.84千克。腹內壁鑄有“司母戊”三個字,所以得名為“司母戊鼎”,全稱為“司母戊大方鼎”。2002年1月18日,被國家文物局作為國家一級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
當然,在2011年以前,稱其為“司母戊鼎”絕對不會有人說你叫錯了,因為我們小時候的教科書上就是這樣叫的。但是現在,它的更準確的名字應該是“後母戊鼎”、“後母戊大方鼎”。
後母戊鼎的命名來自於鼎內壁的三個字“司母戊”。發掘之初,當時的考古專家們認為,這裡的“司”字就是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司”字,是祭祀的意思,這是商王為了祭奠自己的母親戊而特意鑄造的。
但事實上,上個世紀70年代,學術界就對上面的銘文提出了新的考釋:此“司”非彼“司”。此鼎鑄造之時,還處於甲骨文剛發明出來不是很久的時期,構不像今天這般固定,有些文字既可以正寫,也可以反寫。而此鼎內壁上所謂的“司”字其實應該是反寫的“後”字,是母后、王后的意思。在古代,前後的後是用“後”字表示,而“後”字只是一個敬詞,只有特定的人才可以使用,所謂皇天后土便是如此。
2011年3月,國家博物院新館開館,“司母戊鼎”的標牌和解說詞正式改為“後母戊鼎”。從此之後我們後母戊鼎就成為了更為準確的叫法,並且此後教科書上的叫法也正是更名。
在河南安陽的殷墟博物院可以看到好幾個復刻的後母戊鼎。殷墟的宮殿宗廟遺址以及王陵遺址一進景區大門都可以看到一座後母戊鼎的雕塑。雕塑上的名字還沒有進行修改,還是“司母戊鼎”。
而殷墟博物院的展館內以及原本出土的陵墓內都可以看到一座1:1復刻的後母戊鼎。因為原版的早已經運到了北京的國家博物院作為國家重要文物被永久收藏,由此可見後母戊鼎的重要程度。
在後母戊鼎的出土地還展出了復刻的鑄造後母戊鼎所用的陶範。後母戊鼎的鑄造,工藝極其複雜,鼎身與鼎足是整體鑄造,鼎身共用八塊陶範,每個鼎足各需三塊陶範,所需金屬原材料超過一千公斤,需要兩三百名工匠同時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範澆鑄而成。
可見商代的青銅製造工藝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準,後母戊鼎作為璀璨青銅時代的代表,是真正的大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