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年代》是近幾年湧現為數不多的良心好劇之一,在如今娛樂明星當道的年代殺出了一條屬於它的路。近幾年,國人越來越關注於國之發展,繼08年的汶川大地震之後,20年的新冠疫情再次將國之自豪感推向頂峰。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這100年裡,我們的國家不斷髮展,強大。如今的中國,更多的體現了大國擔當,再也不是100年前那隻任人宰割的小綿羊。作為致敬建黨100週年的央視劇,《覺醒年代》更多的講述了陳獨秀,李大釗等仁人志士在北洋政府所帶來的水深火熱中逐漸摸索,建立共產黨的艱難歷程。其實,民國的故事不只屬於軍閥闊太,才子佳人,更屬於那些撕裂黑暗的“熊熊焰火”。
蔡元培,在北大逐漸沒落之時臨危受命,為了挽救這中國的最高學府,扛下了萬千壓力。他三顧茅蘆,請得陳獨秀擔任北大的文科學長,這是知人善任;面對北大教授的意見相餑,他說,這是“百家爭鳴”;在數千學生因聚眾遊行而被捕入獄,他義無反顧辭職,只為求得北洋政府釋放學生,這是君子擔當。在蔡公的演講之後,故宮腳下那個日漸沉淪的北大完成了它的脫胎換骨,逐漸成為了一塊民族精神文化的聖地。
陳獨秀先生從最開始的“二十年不談政治”到“不得不談政治”,再到最後堅定的選擇了社會主義,這數年裡他可謂是經歷了“重生”,他憑一己之力擔起了《新青年》雜誌的社會重擔。仲甫先生在《每週評論》中說到:“我們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監獄,出了監獄就入研究室”。他也用行動踐行了這段話。
說起李大釗先生,他才是從頭至尾一直堅定選擇社會主義的人。除了”南陳北李”的佳話外,最令人羨慕的其實是大釗先生與其妻趙紉蘭女士的感情。他叫她姐姐,她叫他憨坨,她目不識丁,李大釗三個字卻認得清清楚楚。大釗先生說:“我這輩子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師長,對得起朋友,對得起我的那幫學生,但我對不起你。”而她卻說:“我多想給我的憨坨親手寫一封信,你是為勞苦大眾而生,我是為你而生。”這段婚姻雖是父母包辦,但卻比兩情相悅更為純粹與珍貴。
世人皆知陳獨秀,不知二子亦是人間龍。延年與喬年在二十幾歲的大好年華,不幸被捕,面對反動派,儘管身受重傷,卻一直到死都不鬆口,寧死不跪。延年拒絕柳眉的情意,只是因為“吾身已許國,再難許卿”。他們留下一句“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便慷慨就義。後來啊,合肥有了一條“延喬路”,旁邊有一條“集賢路”,而其父陳獨秀便葬於集賢關,這兩條路從未相交,卻通向了共同的終點-繁華大道。
陳獨秀說:“中國之所以這麼窩囊,就是因為郭心剛太少,胡適之太多”。胡適從一開始的勇作先鋒到後來的一再退讓與郭心剛因青島無法迴歸而一夜白頭的愛國情緒相比,顯得更加耐人尋味,或許在當時革命本身就有很多種表現形式吧!孰是孰非我們也早已瞭然於心。
因“人血饅頭”事件而深感痛心的魯迅先生;思想剛猛激昂的錢玄同先生;復古派的辜鴻鳴,黃侃,劉師培先生……他們都用自己的堅守豐富燦爛了一整個時代。毛澤東,周恩來,施存統,郭心剛,鄧中夏,趙世炎等無數
青年自強不息,接住了先輩們傳遞正義的火炬,革命才剛剛萌芽,卻又好像迸發了無窮的力量……
民國最浪漫的不是愛情,是走出黑暗的並肩同行。他們,最先在黑夜之中驚醒,帶著光芒照亮人間路,卻又帶著熱忱的心最先離去。先輩帶來的是無盡的精神財富。如今,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我們終將追著光,靠近光,成為光,散著光。
願以吾輩之青春,護我盛世之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