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一條生命,生老病死。
進入30歲,愛情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一件嚴重的事。這話透露著輕微的傲慢,甚至帶著成人世界那種油膩膩的看破和滿不在乎。蕭伯納說得更刻薄,愛情就是誇大一個女人和另一個女人之間的區別。當然,說男人也完全沒問題。
有人說,鑽石的營銷可能是上世紀最成功也是最大的一場“騙局”。原本不過是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卻搖身一變卻成為忠貞和永恆愛情的象徵。可不這樣又能怎樣呢?誰讓人是不完美的生物,需要靠這些附著意義的符號才能完成情感的表達。
愛情是一種精神致幻劑,文藝的表達裡,愛情是疲憊生活裡的英雄夢。人是觀念的動物,我們對愛情的認識、期待是被文化塑造的。而大部分人的愛情觀不過是一種擺脫庸常生活,瞥見天堂般美好的浪漫愛情觀。這沒問題,畢竟開始就沒有期待的人生好像也挺乏味的。人,總要有所期待。
檢視我自己的愛情觀,它來自弗洛姆的小書《愛的藝術》,來自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三部曲,來自伍迪艾倫《愛在羅馬》,來自島國AV,來自PUA,來自阿蘭德波頓的《愛情筆記》、《愛上浪漫》、《親吻與訴說》以及本週看的德波頓的《愛的進化論》。當然,更多還是來自現實中的美好和心碎。終究,愛情是一場終生的自我教育。
《愛的進化論》目錄:
1
羅曼蒂克(迷戀、神聖的開篇、熱戀、性與愛、求婚)
2
圍城之內(一地雞毛、慍怒、性愛與潛意識壓抑力、移情、無端怪罪、施教與受教)
3
為人父母(愛的課堂、童真、愛的侷限、性愛和父母身份、熨衣服的威信)
4
婚外情(花心、贊同、反對、不可調和的慾望、秘密)
5
羅曼蒂克之外(依戀理論、成熟、接納婚姻、未來)
完整而清晰的生-老-病-死,如同一條生命。
就像德波頓說的,這些分類本身確實缺少魅力。它打擊著我們的自尊,迫使我們認識到自己並不是作家用八百頁紙努力去描述的角色,有著細微的個性,自己的人格型別不過是心理學教材裡的幾個段落就能輕鬆界定的。
無論如何,讓我們跟著阿蘭德波頓開始這樣愛的進化吧。
01
熱戀
愛,是對愛人文韜武略的敬仰,這韜略,承諾修正我們的脆弱與失衡;愛是對完美的追尋。
人的一切問題似乎都可以用,本質上人是不完美來解釋。曾問過一位有宗教信仰的老師,為什麼上帝造人之初不把人造得完美些,不會偷吃善惡果,不會被蛇引誘,不會墮落,而要那麼費勁的等一切無可挽回時再去拯救。老師說,上帝要給人選擇,只有經過選擇的信才是大信。
愛,同樣也關乎脆弱,關乎對方的脆弱和悲傷帶給我們的觸動——尤其當這些脆弱和悲傷並非因由我們而起(譬如戀愛初期)。目睹愛人身陷危機、淚水漣漣、無計可施、意志消沉,這讓我們得以安心——儘管他們文韜武略,卻也並非天下無敵。
他們也會有困惑迷茫。此種認知,會引導我們步入支持者的新角色,減輕我們對於自身缺陷的羞恥感,讓我們因共享的苦痛經歷,而與他們貼得更近。
當愛人最終領悟我們,相比於其他人或甚而比我們自己,都更領悟我們混沌、尷尬和恥辱的那些部分時,愛便達至巔峰。另有人知曉我們、同情我們,並諒解已被洞悉的那個我們,這奠基了我們全身心的信任與給予。愛,是對於愛人洞察我們那迷亂、焦慮的靈魂的一份感激之情。
02
性與愛
性感,起初也許只是一種生理現象,是荷爾蒙被喚醒和神經末梢受刺激的結果。然而實質上,它並非只是感覺,更是思維——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接納和承諾,承諾接納與羞愧。
人們認為,肉體的交融令人興奮沸騰,但實質上,它也許是暗指我們欣喜於自己獲允展現隱秘的自我——欣喜於發現,愛人絲毫未被真實的我們所驚擾,反以支援和鼓勵回應我們。
03
求婚
人們認為自己在愛情中追尋的是幸福,其實,真正的追尋目標,乃是熟悉感。我們指望在成年人的社會關係中,重建童年時便熟知的各種感受。
由此,一個符合邏輯的事實便是,長達成人的我們之所以拒絕某些候選物件,原因並不在於他們有過錯,而在於他們總無過錯——貌似極度穩重、成熟、善解人意和可靠——在我們內心深處,如此毫無差池,令人感覺陌生、失真。
我們追尋其他更令我們興奮的人,並非因為篤信與其攜手的人生會更和諧,而是潛意識裡認定它的挫折模式為我們熟知,令我們安心。
我們都是歷史的人質。
04
慍怒
慍怒的核心,其實是一個令人費解的混合體:強烈的憤怒,與同樣強烈的、不願言說憤怒,與同樣強烈的、不願言說憤怒所為何事的渴望。
慍怒者迫切需要對方理解,卻又絲毫不幫助對方理解。正是對解釋的需求,形成了侮辱的核心:如果對方上需要解釋方可領悟,那麼顯然他們不配得到解釋。我們還需要補充一句:這是慍怒者的特權,它代表他們足夠尊重、信任我們,認為我們應該領會他們沒有言說的傷害。這是愛情古怪的饋贈之一。
若將愛人的氣惱視作嬰童的耍小性子,這便是給予最大可能的善解人意。我們過於敏感地認為,被視作少不經事,乃是對方居高臨下之態;我們忘卻了,人們間或會忽視我們的成人身份,只為與我們內在那個失望、憤怒、口齒不清的幼童和諧相處並原諒他,也是我們最大的特權。
05
無端指責
關於愛情,最荒謬、幼稚、可悲但也最常見的推定便是,締結婚約之人,並非只是我們情感生活的中心,也是我們或好或壞的一切經歷的責任人——這要求實在罕見、有失客觀理性,而且極欠公平。愛情的怪異而病態的特權便在此。
06
施教與受教
試圖“教導”愛人的想法,給人以居高臨下、用心險惡之感,且有傷和諧。若是真愛,便就絲毫不盼TA改變。對此,浪漫主義態度鮮明:真愛應該代表著對愛人的全盤接受。正是這種包含關愛和仁慈的根本性承諾,讓愛情的早期如此感人至深。
在這嶄新的愛情中,我們的脆弱被附以寬容大度。我們的羞怯、尷尬和困惑面對的是被疼惜,而不是激發諷刺和抱怨;我們更為複雜的方方面面,則完全被一份憐愛過濾之後,方得以解讀。基於這些時刻,一個美妙而富有挑戰,甚至輕率的信念得以生成:惟有無邊包容,方是至真之愛。
對於愛情的解讀,還有其它一些方式。在古希臘的哲學思想裡,他們針對愛情與教學的關係,提出了一個傳統但有用的觀點。愛情首先是一種對對方有點的欽佩感。愛情是一種迎面邂逅美德時的激動。
其次,愛的深化總會涉及施教的願望,以及受教者因而變得更富美德的嚮往:少些憤怒與苛責,多些好奇心或勇氣,真誠的愛人從來不滿足於接受止步不前的彼此,否則這將是對戀愛的整個目的的懶惰而懦弱的背叛。我們自身都有可提升的空間,也有可教導他人的方面。
根據古希臘人的觀點,如果愛人之間會言明彼此個性中不合時宜或令人不適的方面,他們不應該被視為放棄了愛的精神。他們理應為努力堅守愛的本質——幫助伴侶成為更好的自己——而被祝賀。
07
愛的課堂
透過孩子我們認識到,愛是一種以最純淨的形式呈現的服務。這個詞已包含負面含義。一種個人主義的、自我滿足的文化不能輕易地把滿足感與他人的需求等同起來。我們習慣以愛回報他人的付出,回報他們娛樂、吸引或安慰我們的能力。
然而嬰兒卻一無所能。而這正是嬰兒的價值所在。他們教會我們不求回報的給予。我們被引入這種愛,不是基於對強者的仰慕,而是對弱者的同情,這是每一個物種共有的脆弱,它曾為我們所有,並最終再次為我們所有。
人們總是很容易過分強調自主性和獨立性,這些無助的生物在此提醒我們,沒有人能最終是純粹的“自我奮鬥”,我們活在負債累累的人際關係中。我們意識到,生活取決於愛的能力。
我們也領悟到,服務他人並不丟臉——實際恰恰相反,因為它讓我們擺脫於一種令人疲憊的責任感;不斷迎合自己扭曲、貪得無厭的本性。我們認識到,生活不該只為自己而活,更值得我們為之而活的,是獲得一個新生命後的那份安心於殊榮。
08
性愛和父母身份
安全感的缺乏,實際是幸福的一種標誌。這意味著我們並未將他人的接納視作理所當然,也意味著我們清醒的看到,事物可能變糟——因為我們已經被關注得夠多。
09
花心
中年引誘者的直率,與信心或傲慢並無關聯;相反,它是在人們可悲的意識到死亡的日益臨近時,發生的一種無可容忍的絕望。
極少有婚外情是源於對配偶的漠不關心。通常都是太過在乎才會導致背叛。
這個時代的怪異就在於,開展一段友誼的最簡易之法,便是讓對方寬衣解帶。
10
秘密
任何一段感情的產生,都必然伴隨著對親密無間的承諾。但如果伴侶們不懂得如何把大量的心思埋在心間卻還指望維繫愛情,這似乎是不可想象的。
我們太過於為誠實所感動,以至於忘記禮貌的種種優點;慾念並不總會包含我們本性中那些豐富而有害的方方面面,與我們在乎的人正面交鋒。
壓抑、一定程度的剋制和一些主動地自我糾錯,與明確的表白一樣,都屬於愛情。對於不能容忍秘密的人,以“誠實”之名將具有極大殺傷力的資訊分享給他人,令人銘記終生,那麼這個人絕不會被愛情所青睞。
如果我們懷疑配偶也在撒謊(掩藏了她真實的想法、他評價我們工作的方式,或他昨晚真實的去向....),那麼我們應該努力控制自己,不要扮演尖刻、無情的檢察官。我們假裝自己並沒有關注到,便可以通情達理、更明智、更接近愛情的真正精神。
11
依戀理論
那些在幼時被家庭氛圍傷害的人,長大後面對婚姻關係的困難或分歧時,會有兩類反應:一類表現為畏懼、依附和控制的行為趨勢,鮑爾比稱之為“焦慮性依戀”;另一類則傾向於防衛和退縮,他稱之為“迴避型依戀”。
焦慮型依戀的人往往喜歡查探伴侶,會因為嫉妒而發作,花大量的生命悔恨夫妻關係不夠“緊密”。迴避型依戀的人會說他們需要“空間”,樂於獨處,會在畏懼時需求性關係的親密。
終究,愛不是一腔熱忱,而是一種技能。
讀到一半的時候,我在豆瓣上發了條廣播說,阿蘭德波頓也開始讓我感到厭倦了。這是始料未及的。嚴格意義上來說,阿蘭德波頓的小說只是披了小說的議論文,類似的還有米蘭昆德拉,他們都會在小說中穿插太多純理論性的論述。
我曾深深著迷於此,然而這本新書雖然依然流暢,論述精當卻並未帶給我太多觀念上的重新整理。無非是解構浪漫主義的愛情觀。這些年,我離文學越來越遠,卻也不覺得遺憾。大概似乎也許,這就是進化吧,但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