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蟬大俠)
上一期蘆老師以卡車為例,解釋了什麼叫“無”,什麼叫“道”,什麼叫“得道”,讓這些核心概念不再虛無縹緲,對我們理解《道德經》提供了莫大方便。
今天最後一期的內容,是關於《道德經》的寫作目的和基本原理。
這一段蘆老師是放在開頭講的,老蟬自作主張挪到了最後,是考慮到大家看過前面的內容,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一些。
按蘆老師的理論,老子描繪“理想國”的那一章非常重要,是它將全經八十一章貫通了起來。
這個結論,在今後的詳細解讀中會逐步體現,這裡只是簡要介紹一下。
師說
(本文節選、改編自蘆福安老師的《<道德經>心法》講課稿,經蘆老師授權分享,點選直接觀看:完整影片)
我們看每一部書、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寫作目的。《道德經》的寫作目的是什麼?答案是三個字:理想國!
我們看“小國寡民”那一章,就是老子的“理想國”——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通行本第80章
老子是要透過實現這個“理想國”,來達到國泰民安,老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統治者則能“長生久視”(59章)、“死而不亡”(33章)、“子孫以祭祀不絕”(54章)的目的。
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只有一種方法,就是《道德經》的最高境界——“無為”, 這個我們前面講過了。
要做到“無為”,統治者首先要懂得“為身”。“為身”在《道德經》裡也是一個重要概念,有直接和間接兩種。
直接的“為身”就是說,我們吃好啊、喝好啊、少吃垃圾食品啊等等,這些是直接為身的,但作為統治者來說,這些都可以不考慮,因為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是充裕的、有保證的。
統治者“為身”的主要威脅來自被統治者,我們看到歷史上很多農民起義,還有國與國之間的相互爭伐,把統治者推翻了,就不能實現“長生久視”,而是直接國亡身死了。
針對這個威脅,統治者就是要間接地去“為”自己的身。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通行本12章
間接的“為身”,就是不要看重那些五音、五色、五味、馳騁畋獵等,要放棄這些物質享受,去清靜無為,去透過修道證悟到“無”,然後從“無”開始為,這就是“無為”。
做到“無為”,就可以實現“理想國”,實現長生久視、死而不亡、子孫以祭祀不絕了。
什麼叫“死而不亡”?比如說秦始皇吧,在他死了以後,世世代代,幾百年、幾千年,如果還能有國家層面的祭祀,這就叫“死而不亡”。
瞭解了《道德經》的寫作目的,我們再來看它的基本原理:
剛才說“無為”,如果不無為,會出現什麼情況?
如果不無為,就會出現“有為”。“有為”什麼意思?就是分別,分別什麼好什麼壞,擾亂百姓的自然心性,人就會“寵辱若驚”(13章),人寵辱若驚,就會去爭,“使民不爭”的那個“爭”;盜,“使民不為盜”的那個“盜”;亂,“使民心不亂”的那個“亂”。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通行本第3章
百姓爭、盜、亂,就會去“反噬”讓他們“寵辱若驚”的那個統治者,反噬的結果,就是宗廟毀滅、國破身死,就不能實現長生久視、死而不亡、子孫以祭祀不絕的目的,這就是《道德經》的基本原理。
所以老子希望眾人,尤其統治者,透過修道,把七層障礙全部對治掉,達到“無為”的境界,這樣就可以實現我們的“理想國”了!
結束語:我們說整部《道德經》是“指月之指”,我講的就是這個“月”,把“指”給忽略掉了。如果大家想了解這個“指”是怎麼回事?裡面具體的概念,道、名、無、有、自然,德、上德、下德、知止、攔蓄等等,我們慢慢再講,這次先到這裡。
點選看蘆老師完整影片:
【編者按】
為方便朋友們的學習,在蘆老師的授權下,《<道德經>心法》講課稿已在老蟬這裡分11期連載完畢,以後大家可以在看完影片以後,再結合文字悉心領悟,希望都能有所收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