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超廷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現在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在我國古代人們對於冬至很重視,冬至被視之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在我們沂蒙山,管冬至叫“冬夏”,以“冬暖寒節”稱之。吃“捏凍耳朵”本來是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時正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們衣不蔽體(我國到了宋代才開始種棉花,在生產力低下,還沒有大面積掌握織布技術的漢代,絕大部分人沒有衣服蔽體是普遍現象。)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就叫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給百姓吃。服藥後,鄉親們的耳朵就痊癒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於是形成了“捏凍耳朵”的習俗。中華民族是崇尚孝道的,於是把吃“凍耳朵”的習俗帶給列祖列宗,於是便有了,人間過節,祖宗也過節的習俗。
為了讓子女盡到不忘祖宗,保持孝敬祖宗的習慣,父親每次上墳總要帶上我,一是熟悉老祖的墳塋在哪兒,而是祭奠的套路。這一些都不難,去一兩次都知道了,倒是路途遙遠成為上墳時的難題。我們的祖墳叫“耿家林”,是明末延安同知耿繼武在任時為父親耿相修建的,據我們家七八里地,路途遙遠不說,更主要的是要涉過沂河,給上墳造成了諸多不便,尤其是汛期,沂河水大,過河有危險,冬天水涼,赤腳過河,那是實在遭罪。
爺爺過世早,屍骨埋在耿家林裡。耿家林是張耿村耿家的老林,現在還有張耿村的一個小隊居住在墓地不遠的地方。這些人是守墓人的後代,都是姓耿的宗親,當初他們舍家撇業,來到此處看護墳塋,是明末時期的事情。沒有想到幾百年過去了,他們在此繁衍生息,人丁興旺,有人說這是老祖宗積的德,他們都受到了祖宗的庇佑。
墓地的選址的確不錯,是找精通陰陽五行的風水先生看的。後面是氣勢雄偉的石馬山,前面是滾滾的沂河水,山水環繞,風景秀麗。可見當初老祖宗選擇墓地是有大格局大氣象的,他們沒有把目光投在自己那僅僅一畝三分地裡,而是目光更遠,胸懷更大,跑到沂河東岸買下一大片土地,供耿家做墓地使用,開闊的視野,只有那些學識淵博,裝有乾坤的人才有的氣勢!小時候,跟父親來,只是看看每一座墳塋,摸摸每一座石碑,只是感到好玩,沒有什麼感覺,但隨著年齡增長,讀書多,再來到這一塊墓地,就漸漸有了不一樣的視野,不一樣的感覺。
不過讓自己印象深的是,冬至上墳趟過沂河的事情。記得一次是我八九歲的樣子,跟隨父親去上冬至墳,天氣很冷,寒風呼嘯,那時候生活落後,沒有長筒膠皮靴使用,而是僅僅有一雙鞋筒不太長的可供使用,到了河邊,雖然河水沒有大面積封凍,但到處有冰凌,父親只能揹著我提著籃子過河,到了河中央,水有些深,漫過鞋筒,灌進靴子裡,但父親沒有辦法,只能堅持趟過冰河。到了對岸,父親放下我,脫下靴子,看見父親的腿凍得通紅,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讓我幼小的心靈甚是感動。等我們來到墓地,把祭品放下供石桌的時候,我彷彿感覺我們那些老祖已經等候多時了,雖然我與他們相隔幾十年,上百年,但他們一定為我們的到來感到欣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舔犢之情,兒女們何嘗感受不到,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兒女們只能用上墳這種形式,寄託自己的哀思,報答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情!
七十年代初,奶奶去世後,把墳墓修在離家比較近的自己村裡,去沂河對岸老林上墳的次數少了,但重要的節日還是要去的,譬如清明、冬至、春節。經過“破四舊,立四新”,還有農業學大寨運動,整修大寨田,一些老祖的墳塋遭到破壞,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墳塋孤零零立在荒草中,彷彿訴說著世事滄桑,人間百味。
八十年代初,我獨自一人,在冬至這天冒著飄飛的雪花,到到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老祖墓地去。走進沂河不遠,突然感到一隻靴子漏水了,刺骨的河水還是無情地灌進水靴裡,既然已經到了這裡,無法回頭,只能硬著頭皮前行,等到了岸邊,漏水的那一隻腳已經完全凍得麻木了,這讓我想起十年前父親揹我過河,兩隻靴子完全漫進冰水的情形,於父輩對兒女的愛有了更深的體會。當我來到墓地時,我一時驚呆了。過去的小土堆也也已經完全消失了,只有零星的小草在寒風中瑟瑟地抖著。讓人唏噓感慨,過去的耿家林多麼赫赫有名,方圓幾十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明末至今,幾百年時間,屹立在這裡,歷經滄桑,訴說著昨日的輝煌。但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承包給個人,他們毫無顧忌這些守護幾百年祖宗的墳墓,而是完全夷為平地,去種植莊稼了!我想象那些祖宗們一個個流離在寒風中,無家可歸,在飄飛的雪花中掙扎著,哀嚎著,謾罵這些不孝的子孫……其實,那些年,這些守墓人的後代,在一步步蠶食著這些祖宗的墳塋,只不過,在土地分給個人之後,也許是出於對土地的熱愛,無暇顧及當初的使命,把墓地開墾出來,供自己發家致富。
因為已經找不到墳堆,只得找了一個避風的地方,擺下祭品,把紙錢焚燒了,看到被風捲起的紙灰,在空中曼舞著,彷彿一隻只黑色的蝴蝶,酒香隨熱氣升騰,氤氳著,向四周飄散,我彎下腰,向墓地三鞠躬,然後,又磕了三個頭,收拾好帶來的祭品,悄悄地離開墓地。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有些迷茫。把這些墓地開墾成良田,到底該不該這樣做?這樣狀況無非時代使然,究竟是我落伍了,還是社會進步太快?那些祖宗的在天之靈,如果有知,是反對,還是漠然,讚許?不過有一點我敢肯定,這些守墓人的後代,應該感謝這些老祖宗,儘管他們盡職盡責,護佑老祖宗墳塋幾百年,是有功之臣,但老祖宗給他們留下一份遺產,給他們留下一份榮光。但我開始聯想到自己,我們擁有的一切,表面看來,似乎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但又何嘗不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我們耕種的土地,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山山水水,哪一些不留有祖宗的痕跡?我們應該感謝老祖宗的付出,我們感恩,用我們虔誠的心。我們唯一做到的就是我們奉獻的那些祭品,但祖宗們是慷慨的,是無私的,他們沒有留下一絲一毫的東西,只是留下你那一顆赤誠的孝敬的心意。那些焚燒的紙錢,飄飛的紙灰,不正是神靈對你的讚美的舞蹈嗎?
老祖宗是通情達理的。人類在地球上活動已經成千上萬年了,哪怕一個人佔有一身之地,那些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土地資源,早就擁擠不堪了。從這個角度看,平墓還耕,應該是歷史的進步,值得提倡,值得謳歌,值得讚頌!
那一刻,我似乎釋然了。別了,祖宗的墳塋!
時間真快,三四十年的時間,彷彿在短短一瞬,墓地的影子只是在記憶中殘存著,於是在一個草長鶯飛的季節,拜謁了讓人魂牽夢繞的老祖宗的墓地。雖然經過三四十年的風雨侵襲,墓地周圍的環境,彷彿別無二致,依然還是小時候見過的模樣。可世事滄桑,世界改變了許多,改變的不僅僅是山川河流,自然面貌,還有人們的思想,人們的觀念。也許當初社會反對的,現在正在提倡,也許當初被拋棄的,現在正在嚮往,也許當初被認為是醜陋的,現在正在模仿,也許當初非主流的觀點,現在主導著人們的思想,也許過去遭到社會批判的,今天正紅得發紫,氣味正香;也許是小眾的行為,現在已經在市面傳播甚廣;也許是被認為一輩子沒有作為,一輩子默默無聞的人,現在名氣正盛,彷彿天上的月亮;總之一句話,滄海桑田,這個世界變化太快,節奏快得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給。誰會想到過去吃頓餃子都是奢望,現在正天天聞到肉香;過去買一件制服需要掂量掂量,現在穿過幾天的衣服,嫌不夠時髦,被扔進垃圾箱!真乃“虎踞龍蟠今勝夕,天翻地覆慨而慷”。彷彿一覺醒來,世界又改變了模樣!
當我懷著複雜的心情,把迷茫的目光投向默默無語的石馬山下,潺潺的沂河水,想再一次看看祖宗墓地當年的的樣子,我知道,這已經完全是幻想!當初短短几年,墓地就彷彿蕩然無存,我們只記得當初的模樣,何況又經過了三四十年!
當我懷著虔誠的心試圖走近,過去滿地的殘垣斷壁,彷彿讓人有些恐怖的景象,也已經是蕩然無存。一片果樹園,生機勃勃,鳥語花香。蘋果樹、桃樹、梨樹、李子,葡萄在這一片祖宗的家園裡安家落戶,享受藍天的愛撫,享受陽光的沐浴,享受雨露的滋潤。這些果樹彷彿舒展著腰身,在風中舞蹈,在幸福中歌唱!一群鳥兒在果樹間穿梭跳躍,彷彿讚美這種美麗溫馨的田園生活。縱橫飛躍的石馬山,默默的,彷彿十分享受這一種美妙的日子。因為她歷經滄桑,親眼見證了墓地幾百年的風光,他看見當初那些顯赫的叱吒風雲的人物,也像平常人一樣,被抬進這一塊墓地。安然下葬,與那些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一樣,被埋入這一片黃土,第二年黃土堆上也同樣長出茅草,訴說著孤獨的荒涼。它看透了世事滄桑,無論你是一個小人物,還是聲名遠播的佼佼者,都享受入土為安一樣的待遇!它深深知道,人來自泥土,又迴歸泥土,只有大地是慷慨的,它無私的容納你。它深深地知道,人這一生就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去,名譽地位可以帶進泥土,化為泥土,最後變成虛無;而金銀財寶,那些都不屬於你的,你一件也帶不走,既便有人把這些東西帶入你的棺槨,帶入你的墳墓,一旦事情聲張出去,也會為那些貪戀的盜墓賊所覬覦,天天惦記,說不定哪一天,把你的墳塋掏開一個窟窿,把你陪葬的金銀珠寶洗劫一空。眼看著你的財寶落入他人之手,你無能為力,你的哀嚎,你的抗爭都無用,因為你已經變成虛無,變成空氣,這樣的軀殼怎麼能夠同那些手裡拿著鐵鍁搞頭,甚至腰裡還彆著武器的你曾經的同類相比!乖乖地交出你的東西吧,倘若你藏得隱秘,這個可不是好事情,那些貪戀的盜墓賊,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會把你的墳墓全部掘開,來個底朝天!讓你不得安生。
來到這裡的,自然是另外一個世界,待遇幾乎都是一樣的,沒有貴賤之分,不要以為的人間的官職會帶進來,吆三喝六,別人會聽你擺佈,說不定,你在人間的為虎作倀,草菅人命,貪汙受賄,欺上瞞下的種種劣跡在這裡被揭露;犯下的滔天罪行被清算!你可能會懺悔在人間犯下的那些罪行,但已經晚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也許你是光明正大的正人君子,坦坦蕩蕩的磊落之人,不但在人間受人尊敬,來到這裡同樣也受到推崇,受到愛戴。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為人多做善事,即使來到另一個世界,也會心安理得,坦蕩從容!
我看見沂河水,靜靜地流著,捲起微小的浪花。它徹夜流淌,閱盡人間春色。河水裡也有多少世事隨水流向遠方,河水裡流淌著多少人的夢想,也流淌著多少人的辛酸!但從河水的默默無言裡,有多少的人生哲學,世事常理!它告訴我們:人生就像一場五彩斑斕的夢,充滿了對美好明天的嚮往;人生彷彿是一場探險之旅,旅途中充滿了驚喜,也佈滿了荊棘;幸福在哪兒?它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裡,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在艱苦的勞動裡,在你努力地拼搏中,在你晶瑩的汗水裡,在你滿足的感覺裡!它告訴我們“日出東方落西天,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不要讓小事牽著鼻子走,換種思路天地寬。人生苦短,不要太計較。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面對現實,要有一顆平常心,泥濘的路上才會留下腳印。學會包容生活中的不公平,從容面對不可更改的事情。要寵辱不驚,名利不過是過眼煙雲,望天上雲舒雲卷,去留無意,以淡泊的心境看待人生。不為虛名所累,名利中保持寧靜,如果忘乎所以,也許名利背後有大陷阱。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事業重如山,名利淡如水。少些挑剔,學會欣賞自己。不必要活在別人的目光裡;自己的人生無需浪費在別人的標準中,保持特質才能贏得藍天……
望著滾滾的河水,我的思緒如若這沂河水滔滔不絕,連綿不斷。我感到這一次不虛此行,我彷彿是拜謁一座古老的廟宇,從中參透許許多多人生的玄機……
其實人生的哲理,都存在於普普通通的事物中,只要你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會獲取許許多多人生的感悟,這樣,你就會與時俱進,不至於迷失在紛紛擾擾的世事中。
作者簡介:耿超廷,筆名山澗小溪。系山東散文學會會員,臨沂市作家協會會員。自幼喜歡讀書,熱愛寫作,曾獲得沂水教育系統優秀通訊員。在學生刊物《紅蕾》發表教學文章多篇;在《當代散文》、《當代文學家》《首都文學》發表文章多篇,在《膠東散文年選》刊發文章數篇。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發表詩歌散文數十篇現在閉門讀書寫作,悠閒地徜徉於理想的原野,觀雲舒雲卷,看花開花落。
壹點號文峰山文苑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