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北大清華畢業生的去向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不少清華北大的學生吐露心聲,自己更願意留在畢業院校的所在地,至於到別的城市,可能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尤其有些學生會說,真的不太願意去上海發展,可能是因為上海節奏太快,也有可能是北京本身資源更好一些。
綜合各種原因,清北畢業生到上海的學生屬實不多,甚至有人猜測,不去上海可能另有原因。
清華、北大畢業生,為何不願意去上海發展?真實原因很“接地氣”
其實清北畢業生不願意去上海,真實原因還是很“接地氣”的,除去上海壓力太大的原因,學生不去上海的原因還和生活習慣、消費水平、房租等息息相關,看來清北畢業生和我們普通畢業生所顧慮的問題都是一樣的。
南北方文化差異較大,難適應:北京屬於北方,上海屬於南方,在北京呆久了,那裡的風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吃穿住行都很“洗腦”,以至於在接受了北京地道的“四合院”文化,再難一時間接受繁華都市,夜夜笙歌的上海。
很多學生覺得,北京奮鬥圖鑑儘管勞碌,但總比上海奮鬥圖鑑更踏實一些。
南北文化的差距可能需要適應一年半載,這段時間要麼頹廢,要麼振奮,怎麼折騰都要靠自己,還不如留在熟悉的地方,做有挑戰的事情。
是否能定居上海,人脈很重要:想在上海定居可能要奮鬥更久,換句話說,能在北京定居可能更讓自己舒適,甚至一些本身就是北京的大學生,沒有必要在去上海折騰幾年,在“灰頭土臉”地回到北京。
一旦去了上海,人脈很難帶回來,甚至回到北京後直接就斷了,不利於未來的發展,儘管交通發達,但畢竟還是近距離更有利於親密關係建立。
上海消費水平很高,剛畢業負擔不起:剛畢業的大學生本身就沒有多少錢,但是上海的經濟發展很快,物價和消費水平都要超過北京。
不少學生負擔不起,如果賺不到高額的工資,可能就很難在上海生存,即便是有鬥志,也容易被現實擊垮。如果真想去上海好好發展,就要踏踏實實努力,積攢一些經濟實力之後,再去闖蕩。
可以看出,並不是清北畢業生不想去,而是結合很多實際情況,作出了理智的分析。
清北畢業生“就業之路”都在哪?和普通畢業生的選擇意外吻合
清北畢業生畢業之後都去哪了呢?從表格中不難發現,清北畢業生的去向,已經更趨於國際化,並且開始與政策接軌,和普通畢業生的選擇意外吻合。
母校所在地以及周邊發展是首選:熟悉的環境,具有優勢的發展資源,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更願意留在本地,或者就近選擇適合崗位發展,不少學生也會因為發展需要,有些城市正處在經濟帶,這條路線上的城市就近選擇,根據資料顯示,廣東是最受歡迎的城市。
清華大學最近三年就業報告中都顯示,留在北京就業比例達到了49.7%,51.2%、52.1%。而且有逐年增長的趨勢。
在深圳簽約工作都比上海要多:因為深圳對於科技人才,智慧化人才需求更高,清北學生畢業前會有工作簽約儀式,不少學生被深圳籤走。
有更好的發展空間既然選擇就要選擇更厲害的,更有前途的,不少學生表示,深圳的機會更多,並且“內卷”現象還沒出現,不少學生更青睞深圳。
清華北大畢業後,選擇繼續深造的學生也不少:每年選擇繼續深造的學生佔到了45%—48%左右,如果在清華屬於本科畢業,選擇繼續深造佔到82%。
如果已經是碩士研究生,就代表已經有最高學歷,繼續深造可能性不大,僅佔9%,大多數還是想就業。
北大畢業生選擇直接就業的較多,而細化的學歷深造也是差不多的。有一部分學生會選擇出國深造,一些有名的國外大學是深造的首選,但能夠出國深造的機會可能更多留給在清北品學兼優的高材生,經濟實力也足夠允許的情況下,這條路還是可以實現的。
北上廣依舊是值得挑戰的城市,思考後再出發,才不會留遺憾
有60%以上的學生自畢業後,真的希望去北上廣實現自己的夢想,不管是繼續求學,還是就業,這些經濟發達的城市都會成為首選。
想要去這樣的城市發展,自己就要做好經濟上和精力上的準備,準備好自己的食宿,日常花銷,自己的職業規劃,薪資目標,何時可以攢下第一桶金等,這些都要有明確的規劃。
平和的心態也很重要,並不是去了大城市就會友好發展,可能碰壁,可能自己的付出付諸東流,但只要自己能挺住,就會有不錯的結果。
最後就是斷了退路去闖。不要顧及別人怎麼想,心中要有目標,結識更優秀的人,打造自己的人脈圈,即便是日後不聯絡,至少在當下是親密的,未來不一定在哪裡還能遇見。
寫在最後:高材生不管身在何處,都會有自己的閃光點,如果自己不是高材生,更不能氣餒,要心裡想著超越高材生的可能,不斷挑戰自我,未來就會有無限的美好,相信自己比依賴任何人和事都靠譜。
今日話題:您如何看待,清北畢業生不去上海這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