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一個變態扭曲的國家。
2016年9月30日,韓國國防部宣佈“薩德”系統將“落戶”樂天集團的星洲高爾夫球場。
訊息一出,國際譁然。作為美國導彈防禦局和美國陸軍隸下的陸基戰區反導系統,“薩德”探測範圍達1000~2000公里,覆蓋日本、朝鮮全境、中國東部地區以及俄羅斯遠東南部地區,遠遠超出韓國的防衛需求。
鑑於“薩德”如同美國部署在東亞的監視器,直接損害周邊國家,尤其是中國的戰略安全利益,所以中國第一時間對韓國的一意孤行進行了有力反制。
除了對樂天集團進行了強烈抵制,迫使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損失,中國非官方的“限韓”開始愈演愈烈。儘管官方一再否認沒聽說過所謂的“限韓令”,但高歌猛進的“韓流”還是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急剎,而且是臉剎。更可怕的是,不僅文藝方面的“限韓”勢不可擋,令昔日炙手可熱的韓國明星紛紛跌落神壇,旅遊方面的“限制”也應時而動,各大旅遊公司和旅行社不再出售韓國旅遊產品,郵輪公司也停售韓國相關航線產品。
中國方面的反制,史無前例卻又似曾相識,比如2012年釣魚島危機爆發後,中國反擊日本的行動也是鋪天蓋地,就連靜夜史也曾參與到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中。
然後不久之後,就是一切如舊,所以韓國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才會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不用擔心,中國人非常市儈,無骨氣無血性,我們降價他們就買。我對樂天在中國市場的前景非常樂觀。根據以往的經驗,他們最多抵制一段時間,像刮陣風。”
然而,事情卻並未朝著韓國人預想的樂觀局面發展,中國近70年的艱苦奮鬥,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厚積薄發,讓韓國明白:有些時機,一旦錯過就不再。
伴隨著“韓流”的退潮,中國的偶像產業異軍突起,迅速搶佔了原有的市場份額。雖然“韓流”還在以賣IP等方式“曲線掙扎”,甚至本土偶像很多就來源於韓國,“娘炮”之風更是一度大行其道。但不可否認的是,娛樂產業“唯韓流獨尊”的時代已經開始了潛移默化的改變,成為過去式只是時間問題。
不僅如此,中國的偶像市場還走出國門與“韓流”展開了激烈競爭。等到所謂“限韓令”鬆綁,韓國藝人先後重返中國,雖然依然一呼百應但局面早已今非昔比。
娛樂行業如此,商業就更是如此,畢竟中國如此巨大的市場可以沒有樂天,但樂天不能沒有中國。既然決心做狗,就不要怪打狗棍往身上招呼。
那麼,經過如此尖銳的對抗後,韓國有所悔悟嗎?畢竟就算不要臉,小錢錢終歸是無冤無仇的。事實上韓國也確實在自救,尤其是樂天集團董事長辛東彬更是一再表示:“我熱愛中國,我還想繼續在中國開展事業。”
但“薩德”依然杵在那裡,不偏不倚,指望我們14億人民“白內障”是不現實的,所以樂天乃至韓國必須接受“薩德”帶來的一系列尷尬現實。
很多人說,韓國也知道“薩德”是定時炸彈,但作為美國殖民地韓國根本沒有說“不”的權力,否則就安排“鋃鐺入獄”豪華套餐。但問題是,如果沒有美國的頤指氣使,韓國就能學會與人為善嗎?
靜夜史認為這是真正的自欺欺人,畢竟你不能指望老虎不吃肉,老鼠不愛大米,血液裡流淌的狗改不了吃屎基因,是韓國由懼華再到仇華心路歷程的最好註解。
而韓國之所以如此變態扭曲,靜夜史認為和韓國特殊的歷史及現實密不可分。
在這個世界上,“第一”無疑是值得手舞足蹈的榮耀之事,畢竟就連美國“田徑之王”卡爾·劉易斯也曾說過:“除了第一,其它都是失敗”。
但韓國卻對“第一”諱莫如深,因為它的定語是“藩屬國”。
雖然由於歷史原因,韓國只能繼承古代朝鮮的“半壁”也就是“一千五百里江山”,但韓國隊歷史的態度讓鮮明的,瞭解是深刻的,對“第一藩屬國”的頭銜是深惡痛絕的。
那麼,韓國的歷史是什麼樣式的呢?當然是“喧賓奪主”式。
除了虛無得如此清晰明瞭的檀君,高麗帝國疆域也極其廣闊,配合在長江南岸篳路藍縷辛勤開拓的越南,迫使中華民族在長江的碧波浩渺中創造了震撼世界的中華文明。
所以,孔子、李白等作為韓國人有著“充足”的歷史依據。
只是,雖然“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但卻從來不是自娛自樂的胡編亂造,而歷史一再表明:越是誇張的歷史,背後就越是不值一提的現實,很明顯,韓國就是典型。
真實的韓國曆史源於1948年,即便算上朝鮮半島,最遠也只是商朝之後的箕子朝鮮,而他們的來源地,則是逃亡的商朝遺民。
戰國時期,燕國開始經營朝鮮半島北部。西漢初年燕王盧綰叛亂失敗後,麾下燕人衛滿逃亡朝鮮並消滅箕子朝鮮建立衛滿朝鮮,此被韓國史學界普遍認為是朝鮮半島上存在的最早國家。
漢武帝消滅衛滿朝鮮後,設定漢四郡,將朝鮮半島北部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南部則被“三韓”統治。
漢朝設定漢四郡,刺激了朝鮮半島乃至東北的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從此這裡陸續出現“國家”,比如東北的扶余人建立了扶餘國和高句麗。
雖然歷史資料一再表明,高句麗作為我國東北的政權,和韓國沒有一毛錢關係,畢竟你不能因為上了個公共廁所,就不由分說地將公共廁所據為己有,但韓國還是不由分說地和高句麗攀上了親戚。
而且高句麗作為雄心勃勃的,甚至有與中原王朝一較高下雄心的政權,對中原王朝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脅,這是隋唐時代帝王不遺餘力地征伐高句麗的重要原因。
而唐朝對朝鮮半島北部的統一,是中原王朝文明的第二次擴散,從此朝鮮半島文明在新羅王朝的統治下更上一層樓。
918年王氏高麗建立後,開始了雄心勃勃的擴張,並很快消滅新羅等政權統一朝鮮半島中南部。
彼時的東北,遼朝和金朝先後崛起,並將勢力擴充套件到鴨綠江流域。面對北方的巨大威脅,高麗一方面堅決抵抗,另一方面也審時度勢,特別是利用金朝代遼的歷史契機將勢力拓展到鴨綠江下游。
不過,在蒙古鐵蹄的絕對力量面前,高麗再多的技巧都形同虛設,北部苦心孤詣的擴充套件成果也被一夜“沒收”。非但如此,在經過蒙古多達9次的征討後,高麗最終淪為蒙古的“駙馬”國,蒙古也在朝鮮半島設定徵東行省,作為征討日本的前沿。高麗的技巧,最終透過一波又一波進貢的美女來到中原併發揚光大。
元朝盛極而衰後,高麗趁機脫離控制,並重新開始了對北方的擴張,這又與新興的明朝產生了激烈的領土爭端。
1388年,高麗禑王派李成桂北伐明朝,李成桂趁機發動政變奪取政權,並嚮明朝稱臣,隨後明太祖朱元璋賜名“朝鮮”。
為打擊北元,明朝對朝鮮採取安撫政策,將朝鮮在戰場上得不到的鴨綠江東岸地區劃給朝鮮,從此確定了朝鮮的北界。
雖然早在三國時代,朝鮮就成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但“第一”的名號,直到明朝才實至名歸。明朝也確實發揮了履行了大哥的角色,尤其是粉碎日本統治,挽朝鮮狂瀾於既倒。
明亡清興後,朝鮮雖然一脈相承地稱臣納貢,但卻繼續使用崇禎年號,仍保留明朝髮式,且以“小中華”自居,內心對清朝並不恭順。
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迅速崛起,1895年甲午戰爭擊敗清朝後,日本獲得了朝鮮半島的宗主權,並開始了對朝鮮半島的殖民;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加速了吞併朝鮮的程序。
日本殖民期間,對朝鮮人民進行了殘酷的剝削,但客觀上也推動了朝鮮的近代化。
日本佔領中國東北三省後,朝鮮北部因礦藏豐富且靠近東北的因素重點發展中重工業生產,朝鮮南部則成為解決日本國內糧食短缺困境的糧食生產基地,這也造成了日韓分立時的北強南弱。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朝鮮半島面臨著“趕走一隻狼,又來兩隻虎”的窘境,美蘇兩國以北緯38度線分別受降後,南北雙方在美蘇兩國的“影響”下很快走上了南轅北轍的發展道路,雙方的尖銳矛盾以及一統江山的雄心,也最終導致了朝鮮戰爭的爆發。
朝鮮戰爭作為二戰以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熱戰,將中美蘇等大國勢力捲入其中,並深刻改變了遠東乃至世界的格局。
戰爭結束後,南北雙方繼續以三八線為界,並繼續南轅北轍,在朝鮮取得了完全的民族獨立後,韓國則徹底淪為美國的殖民地,連戰時指揮權都掌握在美國手中,美國控制的財閥如三星更是讓廣大韓國人“欲罷不能”。
對於韓國而言,無論是作為中國的藩屬國、日本的奶牛還是美國的殖民地,本質上都是當牛做馬,韓國也早已習慣了“三姓家奴”的設定。但這並不代表韓國的內心毫無波瀾,事實上就像很多賣珠寶的售貨員情不自禁地感覺自己高人一等一樣,當綜合國力鶴立雞群的美國成為韓國的新爸爸,韓國的內心是高冷的;再加上韓國的“努力”也收穫了滿滿的回報,所以韓國的驕傲也是不可一世的。
雖說被美國全天候控制可謂尊嚴喪盡,不知臉面為何物。但也正因為成為美國的自己人,韓國才能夠“近水樓臺先得月”,優先得到美國的福利。
在二戰中被盟軍打得屁滾尿流的日本之所以能夠在戰後迅速復興,除了日本的工業實力雄厚,技術人才充足,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美國作為日本的太上皇,給予了日本前所未有的巨大紅利。除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方興未艾,導致傳統產業大規模外移,日本作為工業實力雄厚的自己人得以優先承接,更重要的方面在於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一改壓制政策,轉而全力扶持日本東山再起,日本作為聯合國軍的大本營,因為其特殊區位吸引了海量的軍火訂單,為日本戰後的復興積累了第一桶金。
雖然相比於日本,韓國的工業基礎相當不雄厚,但朴正熙政府的強力手腕,為韓國的工業基礎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再加上越南戰爭爆發夠,韓國在美國號召下踴躍參軍當炮灰,獲得了大量的美國援助,於是韓國經濟一飛沖天,“漢江奇蹟”舉世矚目,韓國更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騎絕塵的GDP,讓韓國的內心非常膨脹,膨脹到接受不了自己曾經無比卑微的事實。儘管白手起家的故事非常勵志,但這不是韓國想要的正能量,雖然是東方國家,但韓國還是有濃濃的西方“血統論”主張,是“自古高貴”的忠實擁躉。
而這種由歷史因素造成的不可調和矛盾,是變態扭曲心理的根本原因,韓國也成為世界上最看不起中國的國家。
如同西歐戰後倚靠美國復興但經濟卻不得不與美國深度繫結一樣,韓國的崛起,靠的就是美國的施捨,尤其是半導體,幾乎完全就是美國的“宏觀調控”,所以韓國的西化相比於日本的“脫亞入歐”有過之而無不及。時至今日,所謂的基督教早已影響到了韓國人口的一半以上,“黃皮白心”的現實,讓韓國與亞洲國家更加陌生,韓國也習慣了在周邊國家尤其是中國面前目中無人。
但問題是,雖然嘴上看不起,眼睛長在天靈蓋上,但韓國在行動上卻十分“接地氣”,剽竊起中華遺產時那叫一個臉不紅心不跳。
之所以如此表裡不一,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在於經過日本殖民者的“教育”和美國爸爸的“改造”,昔日隸屬中華文化圈的韓國早已物是人非。尤其是朴正熙時代“去漢字化”徹底割裂了中韓的文脈聯絡後,漢文化對韓國而言已經是陌生的天書,這種陌生感最終催生了“天生我材”的畸形思維,韓國也理直氣壯地成為漢文化的創造者,畢竟只有這樣的本事才能配得上宇宙大國的身份。
所以,“國中呂布”的歷史,深刻改變了韓國,尤其是韓國對中國的看法。這種從仰視到鄙視的蛻變,註定了韓國對中國的不屑一顧。
但特殊的區位,卻讓韓國不得不與中國“藕斷絲連”,雖然以史為鏡不一定照得見自己,畢竟韓國沒有歷史有也是編的。但地處“東亞怪物房”中“雞立鶴群”的區位,卻讓韓國時刻膽戰心驚。
雖然韓國的恐懼並非直接來自中國,畢竟抗美援朝戰爭早已硝煙散盡幾十年,但北方兄弟的虎視眈眈卻是全天候的,而北方兄弟和中國的特殊關係,足以令韓國恨屋及烏。
另外,“偽島國”的區位,也加劇了韓國心態的扭曲。
如同烏克蘭雖然靠海卻等同於內陸國一樣,雖然和東亞大陸山水相連,但朝鮮戰爭強化的38度線,卻讓韓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島國”。
這種尷尬的區位,讓韓國既得不到大陸國家的縱深,又享受不到島國的便利。
以日本為例,雖然與東亞大陸只隔了一灣淺淺的朝鮮海峽,但在生產力水平高度極其低下的古代,海洋首先是提供安全感的屏障,其次是彌補農業產出不足的“糧倉”。而進入近代後,島國四面出海的便捷,以及文明遺世獨立的條件,又讓島國有著捷足先登的可能,英國和日本的崛起就是例證。
但由於與朝鮮半島本就是一體,所以自古以來東亞大陸上的勢力很容易波及這裡,甚至現代條件下,為了防止被北方兄弟一波帶走,韓國開國領袖李承晚使勁渾身解數,甚至將戰時指揮權雙手奉上,只為美國的不離不棄。
但問題是,因為有日本的先入為主,韓國在美國眼中從來不是不可或缺的唯一,即便被韓國強行挽留也不代表會為韓國利益兩肋插刀。
所以“偽島國”的環境,讓韓國的膽戰心驚成為習慣,並讓韓國強化了夜郎自大的思想。
畢竟體量決定眼界,在“島上”的一畝三分地呆久了,自然形成“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自私自利心理,所以韓國“不服輸”的體育精神才如此令人刻骨銘心。
如果說“性格決定命運”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那麼靜夜史認為“區位決定性格”也應該成為顛撲不破的鐵律。
所以,韓國的扭曲心態,是歷史和現實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強烈的不安全感,則是韓國對華心態複雜的根本原因。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