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當年的那個公子小白,姓姜,名小白,齊襄公之弟,在位42年(前685-643年),他可沒有閒著,他也不是吃乾飯的。齊桓公任用管仲進行改革,“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我國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所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他是“五霸”中的首霸,第一個霸主,第一代霸主。有點兒歷史常識的人誰不知道姜小白啊,可不是江小白酒,也不是阿貓阿狗。
小白,還是叫齊桓公吧,他能成為天下第一個霸主,除了管仲輔佐,自身也有兩下子。他用管仲為相,可這管仲一開始並不是他的人,是公子糾的人,公子糾失敗後,管仲也成了階下囚,分分鐘會被殺掉,是鮑叔向桓公推薦了管仲,這管仲也不負重望,他執掌齊國的政事,幫助齊桓公的霸業得以成功。
這裡再講一段,讓桓公的形象再高大一下子。
桓公時期,有個叫甯戚的人,他是衛國人,家貧,為人挽車,自衛至齊,為桓公識用,拜上卿,後遷國相,這裡先簡單交待下甯戚這人的成長史。甯戚到桓公身邊前是個窮小子。他“飯牛車下,扣角而歌”,就是這麼個事情,讓齊恆公對他有了深刻印象,史料上說“齊桓公異之”。那麼什麼是“飯牛車下”?就是說他在牛車下用飯;什麼是“扣角而歌”?就是說他敲打著牛角唱歌。這真是一個奇怪的人!
桓公覺得甯戚這人一定不同凡響,就要任以齊國軍政職位。眾大臣對齊桓公的這個任用行為有點兒莫名其妙,這老大總是不按規矩出牌,就同聲對桓公說:“衛國離齊國不遠,可以派人去衛國打聽一下甯戚這個人,果真是賢人,再用他也不遲。”桓公說:“問之,患其有小過,以小棄大,此世所以失天下士也!”意思是,如果打聽到他有一些小毛病,那我們就會覺得這人不可任用,我朝就會失去天下計程車人啊!齊桓公於是命令點燃宮中燈火,不待次日,連夜就為甯戚舉行儀式,拜為上卿。而甯戚也沒有讓桓公失望,在治國理政上為齊國強大做出了貢獻。這也讓後代的世人津津樂道,誰不想在奔前程時邂逅一個齊桓公啊!
可是歷史不能複製。齊桓公之後一些為人稱頌的傑出人物裡,大都缺齊桓公用人的這個大膽勁兒、急勁兒。
就說韓、範二公吧,北宋時主導對西夏用兵的韓琦、范仲淹兩位大人,歷史上赫赫有名,曾經有兩個讀書人,一個姓張、一個姓李,欲求功名就想獻策於韓、範二公破西夏之計,但他們恥於當面推薦自己,就到處題詩以求引起二公注意,但二公懷疑這二人的動機,終究不用,於是這兩個讀書人就跑到了西夏,為元昊所用,使宋邊患不絕。假定當初韓、範二公大膽任用這兩個讀書人,採用他們的破敵之策,也許宋夏關係就改寫了。對此馮夢龍批評說:“韓、範已知張、李二生有用之才,其不敢用者,直是無膽耳。”
諸葛亮這樣智慧的人物,也有膽量不足錯失戰機的事。
魏延,三國蜀漢大將,累遷徵西大將軍,封南鄭侯。魏延每次隨諸葛亮出征,都要請兵和亮分道,亮每不許,延常嘆己才用之不盡,可惜無處發揮。諸葛亮死後,魏延有二心,說一個人有“反骨”,就是從魏延這兒來的,被殺。人們常嘆,諸葛亮是深知魏延這個人的才幹的,也知道這個人不能屈居人下,但他又老是防著魏延,“寧使有餘才,而不欲盡其用”,不敢、不願大膽使用魏延。假使諸葛亮採納魏延伐魏計策,北伐可能早成功了,就是因為一出兵就不給魏延發揮機會,小肚雞腸,結果與成功失之交臂。所以馮夢龍又譏諷諸葛亮說:“其不聽計者,膽為識掩也。嗚呼,膽蓋難言之矣!”
哎,論用人的大膽,迫不及待,桓公值得我們學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