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注意到,早期的清廷,打架那可是槓槓的,只要你不服就打你,從東北方向起事,到乾隆年間,平地準格爾後,清廷的版圖達到最大,但是從此之後,清廷卻少有戰爭,這是為什麼呢?
乾隆年間的清朝看似強大,但是已經走向了衰落
在清朝的歷史上,我們一般都是聽說過,康乾盛世,但是你知道嗎?在清朝時期,真正的盛世應該叫做康雍盛世,只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雍正得來的位置不正,除此之外,雍正做了很多讓一些史官看了很不滿的事情,說白了雍正對清朝做的事情,倒像是一個迷你版的漢武帝,雖比漢武帝差的很遠,但是卻是一個實幹家,他與他的父親康熙,將清朝推在了滿清歷史上最強大的制高點,然而自從乾隆年間,就開始走下坡路,尤其是他搞的什麼“議罪銀”,稅務。
關於“議罪銀”這東西,說白了就是乾隆年間,由和珅提議設立的一項以錢頂罪的制度,即根據官員犯罪情節的輕重以多少不一的銀子來免除一定的刑罰,這一種刑罰看起來似乎就是對清朝時期,一些觸犯清律的官員進行處罰的制度,但是他們似乎疏忽了一點,就是更加坐實了錢是萬能的這個定律,人性嘛,簡單的一句就是我哪怕犯了殺頭的大罪,只要我有錢,啥也好說,頂多就是交多少的問題,然後我繼續撈就行,這樣一來官員更加有肆無恐,加劇了清朝官吏的腐化,且使清朝官員整體素質下降,進一步會造成社會動盪,加速了清王朝的衰弱。
一場平定準格爾戰爭之後,清廷幾乎沒有一場像樣的戰爭
乾隆平定準格爾之後,覺得自從爺爺開始到自己,準格爾打了這麼多年,自己終於給拿下了,接下來的日子該好好享受了,上了年紀的乾隆做事兒,不亞於曾經的唐玄宗,將滿清拖入了深溝裡,乾隆死後的第41個年頭上,鴉片戰爭開始,清廷被洋人揍的鼻青臉腫,無奈從閉關鎖國,
到大開國門,一大群西方世界的大大小小國家開始爬在達清王朝的身上吸血,從此清廷的日子過的小心翼翼,國家稅收大減,少數民眾開始覺醒,滿清王朝的國內開始變的不安分起來,鴉片戰爭後,太平天國崛起,直到威脅到了清廷統治,但是清廷又沒有能打的八旗子弟,唯有派出曾國藩,去打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鎮壓下去了,但是卻養起了南方漢人權臣勢力,清廷更加小心翼翼,不敢輕易出手,因為它要面對的是漢人勢力和洋人勢力,又到了慈禧把持朝政時期,女人只是多了陰謀少了血性,哪怕是打甲午戰爭,也不過是打算削弱漢人頭頭李鴻章的勢力,結果甲午戰爭戰敗,清廷被看了笑話,自己玩砸了自己,賠了那麼多白銀還沾沾自喜。
總得來說,清廷早期的時候,倒是善戰喜戰,到了晚期的時候畏戰,這是歷代苟延殘喘的王朝相同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