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有評書或是話本子裡經常有這樣一句話:“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若是評書的話,說完這句然後再拍一下醒木,臺下的諸位看官必定會正襟危坐,將注意力集中過來。因為他們都知道,此話一出,就是要說正經事了,或是要出么蛾子搞事情了。
從側面上來說,這就是中國後世所說的“飯桌上的文化”。比較直白了一些,比起“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來說少了些含蓄的美感。
那麼“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酒過三巡”是喝了多少酒呢?“菜過五味”又是吃了多少菜呢?
事實上,酒過三巡,這種說法可能起源於人們開始圍著桌子吃飯後才開始有的。因為在唐代之前,人們都是在矮几邊的地上鋪個墊子,就坐在墊子上吃飯的。因為在唐代以前是還沒飯桌和凳子的。
每個人都有一個單獨的矮几、一套餐具,都是分開吃的。在日本、韓國影視劇中經常看到他們就是這樣吃的。而現在在中國,只有在吃自助餐時才這樣分餐而食。
所以在喝酒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一個主家安排的婢女給他們斟酒,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客人配一個斟酒的婢女。所以這時候的斟酒也不會有“巡”的感覺。
比如著名的“鴻門宴”。那時就是採取分餐而食的方式。項羽和項伯坐在東邊,范增坐在南邊,劉邦坐在北邊,張良坐在西邊,都是一張矮几,然後盤腿坐在墊子上吃。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斟酒婢女。
矮几上有酒和肉,人們都是按方位各自坐著,斟酒和吃菜。他們通常不會站起來敬酒,都是抬手舉杯致敬。這種形制叫“分餐制”。
到了唐朝,隨著“胡床”的傳入,才開始有了高腳凳,進而發明了高腳桌,人們才開始圍著桌子吃飯。像唐代的《宮樂圖》中,宮女們圍坐在桌子邊。一位宮女拿著長柄勺,負責輪流為其她宮女們斟酒,這才有了點“巡”的味道。
“巡”是古代漢語中的動詞和量詞。“酒過三巡”,換言之,兩個人或多人在一起喝酒,然後斟酒三次,或多次。一巡就是一輪,三巡,自然就是三輪。
當然,酒過三巡並不意味著就準確到只有三輪,它通常是代表著多次。所謂三巡,可以說基本上是三輪。主人為每位客人都斟酒一次。斟酒三次後,客人們都喝光了。這叫三巡酒。這個時候,大家喝著剛剛好,既沒有醉,心情也開始愉悅。
經過三輪的斟酒,表明宴會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了,可以開始討論那些實質性的問題或者是將你自己的目的,找相對應的人說出來了。否則這個派對就要結束了,你可就要浪費這次機會了。
讓我們談談第一巡酒。第一巡酒,講究的就是點到為止。在倒第一杯酒時,通常是冷盤上來的時候,那時每個人都會矜持地、客客氣氣的,喝完後,全身放鬆了,胃口大了,思維開始活躍起來。初次見面時的尷尬和隔閡就開始慢慢淡化了。
二巡已經到了自我表達的黃金時段了。一般來說,就是上了熱菜的時候了,在吃了幾口熱菜之後,起來敬第二杯酒,大家嘮嘮嗑,吹吹牛,彼此之間也縮短了距離,基本上開始有意無意的奔著自己的目的去了。
第三巡酒時,通常是大菜上桌後了。主人倒了三次酒後,客人們基本上都有點醉了,但卻不完全醉。在這個時候,他們可以互相敬酒和聊天,自由發揮,該幹嘛幹嘛去。聯絡感情的、相互談交易的,這時候最容易成事了。
從第一巡的還有些拘束到第三巡的哥倆好,這時候,喝的就不是酒了,而是不想散的局了。酒也不再是酒了,它成了精神上的安慰和孤獨的夥伴;又或者是寄予的希望。
“菜過五味”,人們都知道,根據五行,酸、甜、苦、辣、鹹是五種口味,這五味菜的味道就是基礎,基本上其他口味都可以從這五味中延伸出來。
中國人待客之道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而來客們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事實上,五種口味並不意味著就只有五種口味的菜。而是泛指桌子上有很多菜,“菜過五味”可以理解為桌上的每一道菜都嘗過了。
我們在酒桌上能完全只限定於“三”巡酒和“五”味菜嗎?顯然是不可能的。“酒過三巡”和“菜過五味”,其實就是一套相對規範的餐桌禮儀。這句話也是告誡世人,要飲食有度,適可而止。
中國的酒文化歷史悠久,除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外,還有一句俗語叫“惟酒無量,不及亂”,它的意思是告訴人們,你可以多喝幾杯,但是你也應該能夠清楚自己能喝到什麼點,確保你不會失言和失禮。差不多你就該滾犢子了。
否則,喝多了不僅讓主人瞧不起你,還會無意之中冒犯或是得罪了人,那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