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印度,不知道您會想到什麼?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天竺佛國”或那爛陀寺?還是種姓制度、印度神牛、恆河沐浴?其實真實的印度遠不是我們想象的那種景象!
印度,南亞次大陸上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北部同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印度具有廣闊的地域、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旅遊資源及礦產資源,可以說“阿三”手握一手的好牌,雖然有時候感覺有點盲目自信和不能理解的奇葩操作,但確實也有“傲嬌”的資本。不吹不黑,我們還是列舉一些印度在珠寶方面的資源優勢,以示珠寶愛好者吧,看完感覺有點意思,請點個贊鼓勵一下哈!
印度鑽石 鑽石,俗稱金剛石,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世界上最硬的天然礦物,摩氏硬度達到10,天然寶石中最為珍貴、耀眼的寶石品種之一,世界公認的“寶石之王”。印度是最早發現利用鑽石的國家,16世紀以前印度是世界鑽石唯一的出產國,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左右,距今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印度在歷史上出曾經產過許多歷史名鑽,如:500多年以前,在戈爾康達河谷發現重達88.7克拉的沙赫鑽石、產於印度可拉礦山,原石重達800克拉的光明之山鑽石等均來自印度。
此外印度還產有若干著名的豔鑽,如重達112.3克拉的厄運之鑽--“霍普”藍鑽、重達2.23克的“拉其”血鑽和潘那產的淡綠色鑽等。不過,印度鑽石的輝煌已經塵囂紙上,目前印度鑽石在世界上只佔有很小的份額,其保有儲量僅佔全球鑽石儲存量的0.4%左右。不過,印度的寶石切割加工去是印度的傳統產業,由於低廉的人工成本,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小鑽、碎鑽加工的集中地和鑽石成品供應國,從業人數逾七十萬人。
印度祖母綠 祖母綠系綠柱石族寶石品種,摩氏硬度8,以綠色、藍綠色為主。印度產的祖母綠,主要來自西北部的拉賈斯坦邦,品質差別懸殊,常見十分獨特的兩組互成直角的包體,多裂。目前印度祖母綠在市場份額中並不多,但也偶有產出。歷史悠久的粉紅之城齋浦爾是印度拉賈斯坦邦的首府,是一座擁有大量莫臥兒時期的宮殿和城堡,這裡還是全球重要的有色寶石切割和交易中心,很多世界寶石在這裡加工並走向全世界。
矢車菊藍寶石 印控克什米爾藍寶石產自於海拔高達5000米以上的世界高峰喜馬拉雅山脈喀什米爾地帶,終年白雪皚皚,開採異常困難。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所產藍寶石是世界上最為知名的品種,其中以矢車菊藍寶石最為聞名,是最頂級的藍寶石品種。藍寶石屬剛玉族寶石品種,除紅色之外的剛玉寶石,硬度僅次於鑽石,摩氏硬度9,色彩豐富,內部可見色帶。克什米爾藍寶石礦藏於19世紀中期被發現,開採僅20餘年即枯竭,這種藍寶石因顏色異常美麗,由於內部可見絲狀物及色帶,顏色藍中帶微紫有一種天鵝絨般的藍色色調,品質上乘,異常珍貴,產量極為稀少價格奇高,多被用於收藏。
據說國內拍賣會市場矢車菊藍寶石克拉價達百萬元,國際市場幾十萬美元一克拉,有實力珠寶愛好者,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目前的價格!
月光石 月光石也稱為冰長石、戀人之石,屬長石族礦物,硬度6左右,密度較輕,目前屬中低寶石品種。由於月光石具解理髮育,切割之後,解理面對光產生干涉或衍射作用,在寶石表面有一種遊離、靈動的藍色光茫,恍若月光的幽藍或亮白的暈彩,品位高的月光石具有漂游狀藍光,少數月光石可有貓眼效應,珠寶界由此給她取了個夢幻奇美的名字--月光石。
印度產地月光石晶體通常多為透明的玻璃體,彩虹光、藍光均有,包體豐富多冰紋棉裂,一般多可以切割出較小沒有冰紋棉裂的寶石,大塊多見冰裂紋及包體。
印度玉 印度玉又稱為東陵石(東陵玉),是一種含鉻雲母的綠色石英岩,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另含有鉻雲母、藍線石、矽線石、金紅石、赤鐵礦、鋯石等各類礦物,質地細膩者被玉石界稱為東陵玉,結晶顆粒較粗者稱為東陵石。東陵石顏色呈鮮豔的油綠、碧綠色,兼有其它色調如褐色、棕紅、黑灰、綠白等色調,具油脂光澤和玻璃光澤,半透明至微透明摩氏硬度7左右,性較脆。
東陵玉經磨光之後,在油綠的底色上閃耀著光芒四射的斑狀點(金紅石、赤鐵礦、鉻雲母等),顯得異常美麗。目前,東陵玉屬低檔玉石,國內多地也有產出,價值不高,常做大型擺件或小飾品。
除了以上品種之外,印度天然寶石還有岫玉、黃玉(託帕石)、電氣石(碧璽)、太陽石(日光石)、紫晶、鋯石、玉髓、木變石等,本人並未實地考察,多從一些資源中整理而來,更多的珠寶資源等著國內藏家和珠寶愛好者去挖掘和補充,產當之處,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