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研究表明,中年男人興趣5大類別中,釣魚這項運動高居榜首。
保守估計,我國沉迷於釣魚運動的人多達2億。
“過來人”都說——釣魚,只有0次和無數次。
釣魚成癮能有多誇張?
網友@六魚周駿 分享了他見過最瘋魔的釣友:
“過年,把家人支出去旅遊。除夕夜,自己一個人開車去水庫,扎帳篷連著釣了六天,初七回來正常上班。”
02
那為啥喜歡?
網上答案千奇百怪,我選擇先問問身邊的讀者、朋友們!!!
這是部分答案:
“不用花錢,不用陪人花錢,不用有壓力,必須拿魚回家”
“酒不敢喝”
“要不能幹啥去呢?”
“唯一一個老婆不打擾對正當理由”
“因為是中年男人最後的倔強”
“能自己做主”
“因為能暫時安靜”
“沒有性慾了”
······
03
其實一千多年前,柳宗元就回答過這個問題。
大約公元807年的一個嚴冬,湖南永州(大約在今湖南與廣西、廣東交界處)迎來了幾十年難遇的一場大雪。
天寒地凍間,一個頭戴蓑笠的“漁翁”,正在紛飛大雪中獨自垂釣。
同時一首千古絕句應運而生: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看下柳宗元的人生經歷。
柳宗元33歲以前:
金榜題名,娶得佳人,交知己好友,是人人羨慕的少年郎。
那個時候的柳宗元有十足的信心掙回家族昔日的榮耀。
柳宗元34歲後:
順宗被廢、唐憲宗繼位。柳宗元被貶永州司馬,與好友分割兩地、至親相繼離世,三十好幾的柳宗元,面臨著事業崩塌、理想破滅、至親離世、摯友散落天涯、還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壓力。
柳宗元40歲左右:
放棄朝廷會“回心轉意”的幻想,在永州山腳溪畔建了個簡單的居所,把一條原名“冉溪”的溪澗改名為愚溪。
把自己交給永州,把精神寄託給山水。
最終,他在永州生活了整整10年,創作了無數千古流傳的經典,成為了永州人永遠不忘的懷念。
後來我們再看,才發現,柳宗元釣的既不是魚,也不是雪。
是一份獨處、一份孤獨、一份精神重塑和一份自己與時代的和解;
這麼看來,中年人釣魚的原因,有跡可循了?
04
剛才的原因不夠科學,再整點科學的。
北大心理學家曾說男性對釣魚的熱愛寫在基因裡,是原始本能的驅動:
進化早期,男性四肢發達、體力充沛,所以一般都負責外出捕捉獵物,收集肉類食物。“捕魚”就成為了他們的基本任務之一,‘捕魚’在人類的歷史上一直是和男性聯絡在一起的。
而且這種“聯絡”深深刻在了男性的基因裡,並一代一代地傳承了下來。
“每當浮漂下頓的那一瞬間,我就知道魚上鉤了,馬上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非常歡快、刺激的感覺。”
這應該是每個釣魚人都有的感覺。
這種經歷長時間佈局等待,終於達成目標的刺激感,與遠古男性捕到獵物時的感覺如出一轍。
只要是上魚了,內心定是欣喜,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此外,人總是對未知的事物更感興趣,而釣魚,特別是野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條會是什麼魚。
下水,有沒有魚未知;
有多少魚未知;
有多大的魚未知;
是什麼魚也未知。
而在經歷耐心垂釣後自會得出一個結論。
釣上一條鯽魚來了,想著下一竿來條鯉魚;
釣上一條小魚後,想著一竿肯定是大的;
在整個釣魚的過程中,表面風平浪靜,釣魚人心裡可能正在經歷高興、驚喜、鬱悶、詫異、幻想、失敗、勝利、滿足、遺憾、憤怒、悲傷、享受、清閒等等各種感受...
釣魚得講究策略,魚竿的軟硬、長度,魚鉤的種類,需要根據魚情和天氣選擇,季節、氣溫、時間的不同,主線和子線的搭配也有所考究。
本能驅動、有挑戰性、有探索未知的感覺、快速獲得、講究策略,每一個都讓人難以抗拒的理由。
05
一個笑話:
女人總是用沉默來懲罰男人。
但其實…男人還蠻喜歡沉默。
一個調查:
喜歡釣魚的男性遠遠超過了女性。統計表明,大約99%的釣魚愛好者都是男性,而那1%的女性,也是跟她們的男朋友或老公去釣魚的,我們似乎沒見過女人單獨去釣魚的例子。
兩個場景:
場景一
公園的湖邊,小區旁的小河邊,甚至遠離市區的水庫邊,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垂釣者,這些人毫無疑問都是男人。拿著釣魚竿,一坐就可以坐一天。
(但可能必須要釣到魚才能回家,否則不好交代。)
場景二
公園裡,倆老頭在下棋,下著下著,周圍聚集了越來越多的男人在圍觀。
大多數人圍觀的時候並不說話,大家都這樣不需要說話。
(佐證男性對釣魚此類活動天生的喜歡。)
06
題外話。
釣魚這個事,90%的女人無法理解男人為什麼愛。
(思維方式不同,男人傾向於自己獨立解決,這時他會變得沉默。而女人在同樣壓力之下,傾向於找各種人傾訴。)
但如果很小的事互相之間不溝通,往往矛盾容易出現。
(可以轉發給你愛多想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