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稱,一位杭州媽媽讓13歲的女兒每天跳繩3000個,最終孩子患上脛骨結節骨骺炎。在骨科門診上,醫生會經常遇見一些初中生,為了確保體育成績,平時會加強鍛鍊。但很多孩子運動後會出現膝關節前方疼痛,有些休息以後能夠緩解,有些即使休息了也不能緩解。這是怎麼了?醫生說,這些孩子很有可能患上了脛骨結節骨骺炎。
臨床症狀比較明顯
小智今年13歲,喜歡跑步、打籃球,幾乎每天都要跑步1小時,打1小時籃球。但剛剛過去的暑假,小智卻被告知需要暫停運動,積極做治療。原來,小智暑假加大了訓練量,有時候能打一下午籃球。在一次打球的過程中,小腿一軟倒在地上。
媽媽帶小智去醫院檢查後,這才知道,孩子患上了脛骨結節骨骺炎。“之前也感覺腿疼,但一直沒當回事。”小智說,這次疼得沒辦法忍受了。對此,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骨三科副主任陸志冬介紹說,脛骨結節骨骺炎有幾個重要的臨床特點,家長如果能提前瞭解,可以幫助孩子提前預防。
首先,脛骨結節骨骺炎好發於12~15歲的青少年,他們正處於發育期間,活潑好動的男生尤為多見;第二,單側發病較多,雙側發病較少;第三,多在劇烈運動後出現,充分休息可自行緩解;第四,病程較長的患者會出現脛骨結節處的“突起”;第五,如果症狀較輕,只要注意運動量,隨著青少年生長髮育停止後,症狀隨之消失。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膝蓋疼緩一緩就沒事了,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陸志冬說,家長首先要正確認識這個疾病,同時調整孩子的運動量,並按醫囑進行治療。
想預防,先要了解這個病
陸志冬介紹說,脛骨結節骨骺炎是一種無菌性炎症,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膝關節前方侷限性疼痛,部位多侷限在脛骨結節處,劇烈運動後症狀明顯加重,上下樓梯、跑跳均感膝關節疼痛不適。“如果在跪姿或者極度屈膝時,因為髕韌帶牽拉脛骨結節處,會導致疼痛明顯加重。情況嚴重的,可以看見脛骨結節會過度突出,髕韌帶肥厚,附著點壓痛。”
孩子為什麼會得脛骨結節骨骺炎?陸志冬說,首先,這與脛骨結節本身的結構有關。
“脛骨結節是股四頭肌髕韌帶的止點,在青春發育期,股四頭肌肌腱的自身也會一直髮育,這個過程中,會導致張力增加。如果青少年運動時頻繁牽拉脛骨結節骨骺造成進一步損傷,導致脛骨結節骨骺區域性炎症,會出現急性疼痛、腫脹等臨床症狀。”陸志冬解釋,“這種反覆的牽拉刺激,加上區域性炎性刺激,都有可能促進成纖維細胞的分化和成骨細胞的活動,導致區域性可見異常增生,長此以往,膝蓋前方就能摸得到突出的骨頭。”
如何治療?
“脛骨結節骨骺炎屬於自愈性疾病,一般無需特殊藥物或治療,在青春期生長髮育停止後即自行痊癒,最後留下一個凸起的脛骨結節。但是,在劇烈運動後出現膝蓋急性疼痛的時候,對症治療緩解症狀還是有必要的。”陸志冬說。
最重要的,就是充分休息,暫停劇烈的運動。很多青少年覺得塗上藥就沒事了,還會繼續運動,這其實是錯誤的認識。“配藥物治療,比如NSAIDs類口服藥、乳膏劑、貼劑等,可以透過減輕區域性炎症反應緩解症狀,也可以口服中成藥或者外敷膏藥來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但最重要的還是充分休息。有部分患者由於畸形嚴重,需要成年後選擇手術治療。”
石膏固定制動
“治療脛骨結節骨骺炎,一般無需服用止痛劑,而且不建議區域性注射皮質類固醇治療,因為注入皮下不會有效果,而骨骺又難以注入。”陸志冬提醒。另外,因為本病是無菌性炎症,使用抗菌素是無效的。也可用石膏託或石膏管型固定制動3~6周,允許下肢負重,但對那些疼痛劇烈者應臥床休息或拄拐以減輕對結節部的應力。石膏固定或限制膝關節屈曲時間不能少於5周,4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症狀通常可以消失。
“孩子出現脛骨結節骨骺炎,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在康復後,還是可以進行體育運動,只要做到運動前充分熱身、適度運動、及時休息,通常不會復發。”
▲相關連結
正確的跳繩方法
選擇合適的繩長。雙腳踏在繩子的中央,兩手掌心向上拉起兩端繩柄,若能拉到胸口或稍下一點的位置,最合適。
跳繩前先做5~10分鐘的熱身運動,避免肌肉拉傷。
跳躍的時候,膝蓋稍微彎曲,用前腳掌著地,而不是整個腳板。這樣可以起到緩衝作用,避免膝蓋和腳踝受傷。
另外,在跳繩時要穿抗震力強的運動鞋,並選擇平坦的地面,最好是有彈性的塑膠跑道。(記者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