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貓兒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佔地17008.5公頃,山勢雄峻,風景秀美。其貓兒山為南嶺山脈越城嶺主峰,海拔2141.5米,是華南第一高峰,號稱“華南之巔”。
峰頂為一花崗岩巨石,像一個臥著的貓,所以叫貓兒山。這裡溝壑縱橫,險峰成林。
誰也沒想到,在這片風光俊美的山谷裡竟然有一個藏了半個多世紀的驚天秘密。
一次探險的意外發現
這裡的生物資源很豐富。密集分佈著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與灌叢草甸,即使是中午時分,強烈的陽光也仍難穿透厚厚的樹葉照到地面上,林裡十分昏暗幽秘,令人生畏。加上地勢的險峻難以通行。人走到這裡,極易發生迷路或墜崖的危險。
但由於原始林中生長著不少的名貴中藥材,因此吸引著一些勇敢的採藥人結伴而來。
廣西興安縣華江瑤族鄉高寨村就坐落在貓兒山南麓。這裡民風淳樸,村子裡有很多人都是依靠進山採藥換錢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1996年10月2日,天氣很好,家住高寨村的潘奇斌和陽雀村人蔣軍起了個大早。
由於近處山上的藥材都被採得差不多了,他們便約好今天要去貓兒山北面的黑衝峰挖草藥。
那邊山勢高,路更加難走,去的人要少一些,兩人估計在那裡應該會有不錯的收穫。
黑衝峰海拔僅次於主峰貓兒山,山高路險,植物繁茂,山中盛產石斛、甘草等藥材。
雖然天氣很好,卻因為海拔過高,大山裡長年雲霧繚繞,人行走在其間,如在仙境中穿行一般。
看上去很美,但兩個人的行走卻非常艱難。
兩人來黑衝峰挖藥的次數並不多,因此時刻需要注意腳下溼滑的路面,絲毫不敢掉以輕心,旁邊就是懸崖,一旦滑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來到了這裡之後,他們發現這片區域的藥材幾乎都被人採過一遍了,兩人經過商量,決定往黑衝峰山的更深處去找找,碰一下運氣。
再往前走,已經連小路都沒有了。他們沿途作上標記,一邊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不知道走了多久,突然,一道刺目的光照到了二個人的臉上,他們仔細一看,一個物件靜靜地躺在不遠處,泛著金屬的光芒,旁邊還有一些零星的物品,散落在周圍的樹木叢中。
52年的秘聞初露端倪
看樣子,像是一架飛機的殘骸,短暫的震驚過後,他們決定放棄採藥,立刻下山,向有關部門報告了此事,接到報告後,當地政府立刻組織專家和人員前來黑衝峰調查。山高林密,根本沒有可供行走的道路。
加之懸崖陡壁,十分危險,除了採藥人,其它人根本不敢走向前,工作人員只好從上而下搭了一根繩子,將一頭固定在巖體內。人們拉著護繩,慢慢前行,好不容易才走到了兩位村民所指的地方。
抵達現場之後,正如兩位採藥的村民所說,飛機殘骸散落於戴雲山黑山崖海拔1828米附近的山谷裡,多挺機關炮、機關槍、炸彈、多臺發動機散落在大約500平方米的範圍內,還發現了大量人類遺骸及隨身物品。
專家對飛機殘骸進行了取樣統計,對每一堆機骸、機關槍、手槍、骨骸和遺物進行了拍照、記錄。最令專家們興奮的是,竟然找到了該飛機的標牌和一個飛行員的銅牌。
這是鑑定飛行員身份的重要物證,有了它,甚至可以確定更多的事情,對調查事件真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事情很快透過外交渠道傳給了美國方面。1996年11月,兩國領導人互相通報了資訊。
此後,美國國防部失蹤人員辦公室,先後兩次派人過來貓兒山調查,在中國政府和民眾的協同下,搜尋相關證據。
從現場的情況來看,該機是在返航途中觸山墜毀。經過對現場留存的那些遺骸進行基因檢測,以及對大量的物證進行辨認查證,確定該機為B-24遠端轟炸機,遇難時機上共有10名機組人員。
該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隸屬於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三十五轟炸中隊(前身就是中國人口中的“美國飛虎隊”—美國志願航空隊),編號為40783號。
該機於1944年8月31日下午,在隨編隊飛往臺灣執行轟炸日軍軍港任務後,返航途中莫名失蹤。
戰後,美國政府多次查詢無果,遂成懸案。
52年前那起神秘的失蹤事件
B24是美國產的一款四發遠端重型轟炸機,1941年交付美空軍部隊,在二戰中廣泛使用。
共生產約19000架,它機身長20.22m,載彈量6 噸,高5.46m;翼展33.53m;總重27.7 噸;四臺1200馬力的發動機;最大航程:5152 公里;巡航速度281 km/h,當時駐廣西柳州機場,據歷史資料記載,當年駐紮在桂林的第308重型轟炸機大隊,有373、374、375和425四個中隊,一架B—24機組為一個小隊,型號“解放者”。
1944年8月31日,編號為40783的B24轟炸機,從位於中國廣西柳州的美國第14航空隊空軍基地滿載彈藥起飛,前往一千多公里外的臺灣,執行轟炸日軍軍港的任務,機上共有10名機組成員。
其中,飛機上年齡最大的機組人員26歲,最小的19歲。
除了機長皮爾龐特和副機長託姆內代爾,其他人均是第一次上戰場。
面對未知的前方,一個個稚嫩的臉龐上有些緊張,也有些期待,任務執行得很成功,到達目的地上空後,飛機十分準確地轟炸了日軍位於臺灣一個港口內的大量軍艦,至少3艘日軍戰艦在此次轟炸中被擊沉。
透過視窗看到下方騰起的一朵朵黑雲,機艙裡一片歡呼。
首次出征就取得如此成就,大家信心大增,接到戰機要求返航的命令後,飛機掉頭往中國西部飛去。
就在這些無畏的飛行員執行轟炸任務的同時,日軍的幾架轟炸機也突襲了美國第14航空隊在柳州的空軍基地,跑道被炸燬,不再具備飛機降落的條件。
機長皮爾龐特和副機長託姆內代爾又接到命令,改變航向飛往玉林秧塘機場降落。
在戰鬥中指令被頻繁修改也是常有的事,柳州機場距秧塘機場也不算遠,區區200公里不到,機長皮爾龐特掃了一眼燃油表,油料充足,飛到秧塘完全沒有問題,便在無線電中回覆:“收到”,而這也是地面最後一次收到40783的回覆。
飛機掉頭開始往秧塘方向飛去。飛機上的這群年輕的孩子誰也沒想到,他們的降落是以血與火的方式進行的。
無人能從這場災難中逃生,不知是何種原因,或是飛機突遇故障,飛機飛到桂林時,以280公里/小時的速度撞向海拔僅1828米的黑衝峰上,瞬間解體墜地,騰地起一個大火球,也引燃了周圍的樹木,持續了幾天的大火。
10個鮮活的生命就以這樣一種慘烈的方式定格在了中國的土地上。
沉睡的英雄終歸故里
而在那樣一個炮火連天的歲月裡,這樣一起莫名的地面巨大爆炸著火事件,也並未引起當地人太多的重視與關注。
這十位美國機組人員就這樣孤寂地在那裡沉睡了52年。只是他們家鄉的親人在對他們的找尋中漸漸老去!
一年後日本投降,和平降臨世界,那片埋葬英雄的地方,被燒焦的土地上重新長出了嫩草,被燒焦的樹木重新茁出新芽。一切又都變得鬱鬱蔥蔥,把那個可怕的瞬間掩蓋起來。
若不是那兩位當地的農民,可能那架孤寂的戰機還會繼續呆待那裡不知道多少年。
其實,早在戰爭結束的1946年,美國就專門派人到桂林一帶搜尋遇難的飛行員遺骸,他們在貓兒山及其周圍尋找了將近一個月也沒有發現,於是就此作罷。
當年飛機殘骸發現後,美國國防部失蹤人員辦公室副主任艾蘭·列奧塔組成的專家組曾來過中國興安,專家組在寒風暴雨中登上了貓兒山,現場對飛機進行檢視和搜尋,在專家組的搜尋下又發現了部分機組成員的遺骸。
1997年1月,所有相關手續履行完成後,這批飛虎隊員的遺骸交接儀式舉行,這10名闊別家鄉52年之久的飛虎隊員終於魂歸故里,受到了美國方面隆重的禮待。
當貓兒山美軍飛行員遺骸被找到的事蹟被媒體報道出來後,驚動到了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為此還親自寄來感謝信。
在信中,他不吝溢美之詞,反覆感謝兩位村民,感謝他們幫助遇難飛行員的家屬找到了親人的遺骸,以及對前去搜尋的美國工作人員給予的幫助;兩位村民的勇敢深深地打動了他及他的國家,還說他們的行為也同樣感動了這個世界上愛好和平的人,也一定會記得他們這份情意的。請收下作為美國總統的這份誠摯的謝意。
在那一年,為了紀念這架B—24轟炸機的英雄事蹟,美軍B—24飛機失事記事碑在廣西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成。
1998年7月2日,美國總統克林頓到訪桂林時,還專門與兩位發現飛機殘骸的農民見了一面,再次表示了對他們發現飛行員遺骸並積極幫助的感謝。
至此,讓美國政府頭痛了52年的一宗懸案,終於劃上了句號。
這些犧牲的美國士兵共同見證了正義與邪惡殊死搏鬥的那段歲月,和平來之不易,願我們以他們的經歷為鑑,以史為鑑,共同維護自己的家園,維護世界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