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中西
孩子四個多月回到工作崗位時,我經常無來由陷入情緒低落之中,好像周身隨時圍繞了看不見的黑色磁場風暴,時而擠壓喘不過氣,時而撕扯著我隨時失控。工作做得也不是很順心,寫不出像樣的稿子。
當時的排遣方式一是在單位母嬰室參與集體群聊,二是看黃阿麗的脫口秀。準確地說是《黃阿麗:鐵娘子》這場秀,聽一個亞裔美國演員挺著大肚子在舞臺上,火力全開地吐槽婚姻、生育、種族歧視,特別是她講到:“生孩子跟母乳餵養比起來啥都不是,母乳餵養簡直就是場野蠻祭禮,提醒了你的身子簡直就是食堂了”“我也不想出去工作,誰不想躺著啊,誰讓男人不爭氣呢”。看著這些三觀歪到姥姥家的臺詞傾瀉而出,諷刺力拉滿,我放下了一切價值警覺,只有作為人被理解時的暢快。
回想一下,每個職場人身邊可能都有這樣一個生娃孩子剛回職場的女同事,她們面容不佳,身材臃腫,固定時間“失蹤”(吸奶),可能會因為新媽媽的身份受到優待,也可能不會,可能迅速找回工作狀態,可能不會。她看上去也整天笑盈盈,任何人都能評價一下她的狀態“恢復得不錯”,任何人都能以一種良好的自我感覺細緻詢問她家裡關於帶孩子的人事安排,醉心於幫她營造一種“母性的光輝”。
但是所有人都遵守一個共同默契,絕不會問出那句“你自己感覺還好嗎”,因為沒人想去應付一場崩潰。
黃阿麗說,“產假不僅是跟孩子培養感情,產假是給新手媽媽遮掩恢復糟糕透頂的身子的”。臺下掌聲雷動,那是一種不甚美好的心照不宣,裡頭有各種各樣的、成人不宜的、文字不能承受的不堪。
有一回夜裡肚子痛,我媽摟著我,不無心疼又有點恨恨地說:一般人開膛破肚的手術,哪有四個多月就能恢復完全了,偏到生孩子的女人身上,大家都覺得沒事了。
158天,是本省新政策給的恢復時間。最近全國多地密集修訂計生條例,許多省份將生育假由過去的30天延長到了60天,也有省份延長產假60天甚至90天,並且增加育兒假。所在省份修訂計劃生育條例出臺的時候,辦公室、走廊、食堂裡幾乎都能聽到女同事的談論,已經用不上的女同事也喜滋滋地參與著。
而另一方面,透過社會輿論的映象,她們的笑臉正倒映出不同的愁容。“政府請客,企業買單”“中小企業扛不住”“增加女性就業成本”,擔憂的聲音不絕於耳。政府下了大決心給紅利,但大家似乎各有顧慮。
某影片平臺上,一個正在產假中的博主吐槽,她與公司人事商量按新政延長產假,老闆以“擔心今後影響女性就業權益”為由拒絕了。有人留言:擔心今後的權益受損就剝奪眼前的權益,還有比這更魔幻現實主義的嗎?
在宏觀的語境中,生育假“加油包”為了支援女性、提高生育率、增加勞動力、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而來,卻被認為勢必損害企業利益、加劇面臨的女性結構性不公。說白了,這種擔憂之所以能成立,還是大家對生育成本到底怎麼分攤沒有形成共識,沒有做好分擔準備,對改變的積極效果自然不樂觀。
媽媽們樂觀嗎?午休的時候,我又溜達進公司母嬰室,來了許多新面孔,聊到會擔心延長產假影響就業嗎。她們用各種搞笑的例子和誇張的形容,表達了同樣的意思:擔心肯定擔心,可眼前都撐不下去了,能多休一個月就是救命稻草。
母嬰室像往常一樣哈哈哈哈成一團,意料之中。因為學會笑對,樂觀面對不確定性,是當母親後的一堂必修課。
責任編輯:沈彬 圖片編輯:蔣立冬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