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辭讓之心,禮之端也”。但以我五十多年前,在蘇南農村的觀察,“辭讓之禮”,主要還是“物之乏也”。具體到逢年過節時的飲食文化上,本文提到的這些“辭讓之禮”,就是較好的例證。
一是可視覺欣賞但不可動筷的禮數。每到春節拜年,各家無論平時多麼困難,多麼節儉,只要有客人來,都要分別備好至少六樣以上的冷盤和熱菜以及湯羹若干。這中間,有兩三道熱菜是用來裝點場面的,“可看”而“不可吃”。在我的記憶中,好像是扣雞、扣肉和油麵筋塞肉等。“可看”,是為了讓菜餚看起來豐盛的禮儀性需要,之所以“不可吃”,是“物乏”之下而不得不為的“辭讓”。客人對此都心知肚明,大多不會壞了這一規矩。
二是可以象徵性吃一點 ,但不可以全部吃光的禮數。大凡拜年,不論上午或下午,客人上門,主人都要為客人端上一碗“水鋪雞蛋”。水鋪雞蛋的做法很簡單,水燒開後打入雞蛋,放點紅糖、紅棗或炒米即可。更為簡單些的,僅用點糖水就行。一般以鋪三個雞蛋為標準,貴客則可多至六個。客人一般象徵性的吃一個,至多吃兩個。剩下的,可以回鍋後和新煮的放一起,招待下一批客人。如果客人貿然吃光,則是一種失禮行為。據我猜想,這一風俗的緣起,當與雞蛋在當時既“大眾”又“精貴”有關。“大眾”是指它並不是稀罕之物,“精貴”是指平時非大富之家都捨不得吃。因此,用水鋪雞蛋待客,是大家都能接受的面子文化。相沿成習,“水鋪雞蛋”就成了一種既有待客之誠,又有禮讓之道的風俗。
三是自律而不是他律的禮數。當時,也流行女子“不上桌”之俗,這是她們在“物乏”之下而識大體的自覺,是一種承載著“恭”和“讓”等美德的自律,因而沒有人會因“不上桌”而抱怨或計較。通常的場景是,客人上門後,男主人負責陪客人喝茶聊天,女主人負責張羅菜餚,其他女性負責幫襯。待男主人陪客人吃完飯後,她們再在灶間和孩子們另行就餐。這種不上桌的“辭讓”,大家都見慣不怪,習以為常。
如今,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這些“物乏”之下 的“辭讓”禮數,雖然早已遠去,化成了歷史的背影,但它所飽含的親情與年味,卻讓我縈繞著深深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