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工商業下的隱患
嘉靖年間,明朝人何良俊記錄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許多村莊中已經沒有人種地了。
此時距離明朝滅亡還有一百年,這些村莊中的人去哪裡了呢?他們紛紛湧入密佈在城市周邊的手工作坊,變成了從事於絲綢、瓷器的產業工人。此時,海上貿易正在將明朝的商品源源不斷運往世界各地,換回不計其數的白銀流入中國。而對於這些曾經的農民而言,離開農村湧入城市無疑是一條更賺錢的路子。當年僅蘇州周邊地區的紡織行業,就吸引了八十萬紡織工人。在一億人口的明朝,這無疑是相當龐大的產業。
今一甲所存無四五戶,則空一里之人,奔走絡繹於道路。誰復有種田之人哉 ——《四友齋叢說》
發達的工商業幾乎為所有人都帶來利益。與海外的絲綢瓷器貿易能填補帝國巨大的財政需求,商人也能夠從中獲益,離開土地的農民也能獲得更多收入。
一切看起來似乎都很完美,可是一場糧食危機正在醞釀。
糧食危機帶來的通貨膨脹
從萬曆年間開始,糧食的價格開始逐漸上漲。而崇禎初年開始的大饑荒,則更是將糧食價格推到史無前例的高位。
萬曆年間每石糧食僅0.5兩白銀,到崇禎初年漲到了1.5兩。而到了崇禎末年,更是超過3兩。明朝的基尼係數高達0.6,糧食在物價體系中佔有絕對的地位。而糧價的上漲無疑帶來快速的通貨膨脹。而這一場通貨膨脹的深層原因,就是明朝發達的手工業。絲綢瓷器的海外貿易帶來了大量的白銀流入,增加了貨幣供給;勞動力從農業向手工業的轉移,減少了糧食的生產。增加的貨幣和減少的商品,引發了通貨膨脹。
不過,通貨膨脹不一定是壞事。大部分情況下,通貨膨脹能夠刺激經濟並帶來就業。可是,接下來發生的決策卻導致了經濟滯漲的發生。
錯誤決策引發的惡性迴圈
明朝是怎樣走到經濟滯漲的境地的呢?不妨從另一個著名的經濟滯漲說起。
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經歷了一場經濟滯漲,引發滯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擴張的財政政策。深陷越戰和美蘇爭霸的泥潭,美國透過增加稅收彌補財政赤字。高額稅收降低了經濟增長,而石油危機和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了通貨膨脹。
明朝恰好做出了相似的選擇。從嘉靖年間東南抗倭、萬曆三大徵、明朝末年西北和東北的戰爭,明朝中後期戰事不斷。戰爭帶來的財政支出和上漲的物價,導致明朝後期稅賦不斷增加。而不斷的農民起義和戰爭,更是直接對經濟造成破壞性影響。
稅負的增加使農民種地的收穫更少,減少了糧食等商品的產出,而商品的減少更進一步推高了通貨膨脹。為了應對通貨膨脹和農民起義,明朝不得不尋求更多的稅負以彌補虧空。這樣的惡性迴圈最終導致了亡國悲劇。
結束經濟滯漲的正確做法
減少稅收、削減財政支出、控制貨幣總量,這是80年代初里根上臺後的經濟政策。而也正是在他的任期內,美國走出了經濟滯漲。
明朝後期的幾位皇帝並不懂經濟學,這一場經濟滯脹也並沒有隨明朝的滅亡而結束。
數十年以後,康熙、雍正才開始透過減稅等方式,重新開始刺激經濟發展。康乾盛世的到來,也宣告了這一場醞釀百年的經濟滯漲正式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