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義是繼南昌起義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裝起義,雖然起義失敗了,但是它卻開創了一條新的道路,也開闢了第一個在農村的根據地,為後來各地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發展奠定了基礎。
此次起義由毛主席領導,以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為主力,以盧德銘為總指揮,起義軍下轄四個團,總兵力約4000餘人。團級以上的領導人在起義之後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1、總指揮盧德銘
盧德銘是四川自貢人,1924年考入黃埔二期,畢業後在葉挺獨立團擔任二營四連連長,之後參加了北伐戰爭,因戰功升任獨立團一營營長,後又升任第25師73團參謀長。
秋收起義時,盧德銘被任命為起義軍總指揮,起義部隊失敗後,起義軍在毛主席的率領下向井岡山進軍,進軍途中遭到朱培德部隊的追擊,為了掩護大部隊的撤退,盧德銘挺身而出率部阻擊敵人,阻敵過程中被敵人子彈擊中右胸,壯烈犧牲,年僅22歲。毛主席得知盧德銘犧牲後,悲痛不已,嘆道:“還我盧德銘!給我3個師也不換”。
2、師長餘灑度
餘灑度,湖南平江人,1924年考入黃埔二期,北伐時期曾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副團長兼第一營營長,秋收起義時任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起義失敗後跟隨毛主席上了井岡山。
同年10月,餘灑度藉口離開部隊,1931年11月,餘灑度在上海被國民黨特務逮捕,餘灑度表示願意“悔過自新”,投靠了蔣介石,1933年餘灑度被任命為國民黨軍第六十一軍政訓處少將處長,為了滿足自己的奢侈生活,餘灑度利用職權走私販賣毒品,事情敗露後被押往南京,被蔣介石親自下令處決。
3、第一團團長鍾文璋
鍾文璋,湖南益陽人,黃埔二期畢業,參加了兩次東征和北伐戰爭,秋收起義時擔任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參謀長兼第一團團長,起義時鐘文璋率部從修水向長壽街進軍,路過金坪時遭叛軍邱國軒部伏擊失蹤。
4、第二團團長王新亞
王新亞在歷史上留下的資料很少,起義時擔任起義軍第二團團長,第二團在攻打萍鄉受挫後,轉而進攻瀏陽,一舉攻克瀏陽縣城。由於工農武裝戰鬥經驗欠缺,第二團在攻入瀏陽城後即放鬆了警惕,結果遭到反動軍隊的反撲,損失慘重。第二團被打散,團長王新亞失蹤。
5、第三團團長蘇先俊
蘇先俊是黃埔三期畢業,北伐戰爭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秋收起義時擔任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三團團長,1928年1月,蘇先俊在岳陽被捕叛變,出賣了湖南省委領導人郭亮,導致郭亮被捕犧牲。1930年7月,紅三軍團攻打長沙,蘇先俊被彭德懷俘虜,公審後被槍斃。
6、第四團團長邱國軒
邱國軒,貴州人,孫中山號召北伐時,邱國軒跟隨黔軍名將王天培開赴北伐前線,在北伐戰爭中也是立下了戰功。後來由於桂系與蔣介石之間的矛盾,王天培被當成替罪羊慘遭殺害,而邱國軒因為王天培被殺變成了驚弓之鳥,流竄到江西修水一帶成為土匪。
後來餘灑度收編了邱國軒的部隊,秋收起義時將其改編為第四團,然而邱國軒卻臨時叛變,襲擊第一團導致第一團損失慘重。邱國軒知道闖禍之後,離開起義部隊逃到平江縣幹起了老本行,繼續當土匪。後來,平江游擊隊抓獲邱國軒,將其公審處決,邱國軒就此結束了自己無恥的一生。
秋收起義團以上的領導,要麼叛變、要麼中途犧牲,包括總指揮盧德銘都沒能活到新中國成立。大浪淘沙,有些人中途退出,甚至背叛革命,而有些人卻走到了最後,見到了革命的勝利。當年參加秋收起義的人員中在後來有20人成為開國將帥:
羅榮桓元帥,時任師直屬特務連黨代表,時年25歲;
譚政大將,時任第1團團部書記,時年21歲;
黃永勝上將,時任師部特務連士兵,時年17歲。
張宗遜上將,時任第1團2營6連連長,時年19歲;
宋任窮上將,時任瀏陽縣農軍黨代表,時年18歲。
陳士渠上將,時任第一師士兵,時年19歲;
陳伯鈞上將,時任第3團3營6連1排排長,時年17歲;
譚希林中將,時任師部特務連連長,時年19歲;
郭鵬中將,時任第一師士兵,時年21歲;
楊梅生中將,時任第1團班長,時年22歲;
韓偉中將,時任第1團2連排長,時年21歲。
賴毅中將,時任第1團2連班長,時年24歲;
劉先勝中將,時任第2團連長,時年26歲;
譚冠三中將,時任耒陽縣第二區赤衛隊黨代表,時年26歲;
張令彬中將,時任第1團教導隊區隊長,時年25歲;
王耀南少將,時任第2團爆破隊副隊長,時年16歲;
龍開富少將,時任第1團3營戰士,時年19歲;
李貞少將,唯一一位開國女將軍,時任瀏東遊擊隊隊員,時年20歲;
楊世明少將,時任赤衛軍中隊長,時年20歲;
餘光文少將,時任平江縣農民自衛軍戰士,時年25歲。
這些開國將帥們,當年參加起義時也是風華正茂的年紀,為了理想他們毅然選擇了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