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的世界,曾出現過四大文明古國,也先後出現過其他二十多個輝煌的文明。如今,除了引以為傲的中華文明,其他文明早已被歷史長河的泥沙層層覆蓋,唯獨中華文明依然熠熠生輝璀璨奪目。
為什麼只有中華文明沒有間斷,依舊朝氣蓬勃一枝獨秀?原因就是隻有中華文明才是禮儀之邦,真正以人為本!原因就是中華民族骨子裡有著同舟共濟的精神,與救助貧苦的慈善!
中華民族,是自然災害較多的國家,幾千年以來,中華民族始終眾志成城,一直與自然災害鬥智鬥勇。早在中華文明源頭的三皇五帝時代,就產生了維護社會生產的救災濟民的思想與措施。
從而使中華民族有了無與倫比的凝聚力,促使中華文明循序漸進地前行!
一、多災多難的土地
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但這片賴以生存的天地,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不計其數的災荒與磨難。
(1)饑荒的定義
春秋戰國時期,有關形容饑荒之類天災的專有詞語比較多。
《墨子》∶一谷不收謂之健,二谷不收謂之旱,三谷不收謂之兇,四谷不收謂之饋,五穀不收謂之飢。
墨子博學多才、認真負責,介紹饑荒層層遞進,但用一句話總結:五穀歉收就是饑荒。
秦漢時期,《爾雅》解釋:乾旱、水澇、螟蟲、蝗災,使地裡的莊稼沒有收成,高崗沒有野菜採摘,山上果樹也結不出果實,就是饑荒之年(谷不熟為飢,蔬不熟為饉,果不熟為荒)。
到了北宋,人口已經遠遠超過西周,坡崗野菜與山嶺野果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故而朱申說:只要莊稼五穀不能長成熟、地裡沒有收成的年景,是凶年,如果兇得很厲害,沒有收成的時間久、地域廣的年份,就是荒年(谷不熟為兇,兇甚則為荒,《周禮句解》)。
此類一系列詳細的專有詞語,反映出當時災荒頻繁、瘟疫嚴重,時時威脅著在這一片古老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們。
(2)凶荒之年的應急方案
面對大自然的威嚴,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一群人的力量也無力迴天,只有眾志成城,才能共渡難關,才能驅動中華文明砥礪前行。
《周禮·秋官》:若邦凶荒,則以荒辯之灋(fǎ)治之,令移民、通財、糾守、緩刑。
面對災荒,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在三皇五帝、與夏商生產實踐經驗基礎之上,發展、制定出了一套成熟的救災應急預案。目的就是齊心協力,共同應對饑荒,戰勝災魔。
邦國之內,若遇到凶荒之年,就啟動一級應急方案,命令上下步調一致,一面將災區成年人遷移到適合耕種、勞作的地方去,充分利用土地,一面對不適合遷移、而留守災區故里的老人、兒童調撥糧食。同時對趁機橫行災區、魚肉百姓的盜賊,加大抓捕打擊力度,對違法災民的處罰,則比平時輕緩寬鬆,從而穩定民心。
(辯,區別、區分,即靈活對待。灋(fǎ),法的古字)
(3)君臣百官共度時艱
《穀梁傳》:大侵之禮,君食不兼味,臺榭不塗,弛侯、廷道不除,百官布而不制,鬼神禱而不祀
《曲禮》雲“歲凶,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馬不食穀。
大饑荒之年,領導帶頭遵守救災應急制度,君王的餐桌不超過兩道菜,即使是祭祀天地的隆重盛大吉日,也不殺生而享受。
荒年祭拜鬼神,供奉先祖,祈求神靈,只禱告許願,而不供奉祭品。宮殿大院與亭臺樓榭都不裝修,不用獸皮或布匹等值錢的材料作練習射箭的靶子。
與君王議事開會的大大小小的幹部,與領導一起以身作則、勤儉節約,不新增新衣服。所有人,停止用穀物等糧食餵養馬匹。
二、十二“荒政”聚萬民
周代已經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荒政”與“六養”救災政策。
(1)財政一把手主持救災
《周禮·地官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
西周,就是憑藉救災民於水火的十二條“荒政”,凝聚天下百姓,促進社會進步。
“荒政”,由財政一把手“大司徒”牽頭掛帥,直接負責救濟天下百姓,
大司徒,是西周時期主管國家財政的最高行政長官。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土地等級劃分與配給;主管全國戶口賦役;制定賦稅徵收政策;管理各地財帛糧食收支。
漢朝為尚書,隋朝為民部尚書,唐代因避李世民的名諱,而正式改稱戶部尚書,一直沿用至清代。
由天下財政一把手親自抓救濟天下饑民工作的歷史,起源於四千多年前的舜帝時代。
《書·舜典》﹕帝曰﹕棄﹐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時百穀。
舜帝說:棄,為了天下黎民百姓不飽受災荒折磨,不再忍飢挨餓,我現在任命你為天下農業一把手——后稷(農官)。你上任的職責就是教民耕稼,按季節種植穀物,拯救天下蒼生。
后稷,周人先祖,名棄,中國農耕文明的開創者,被歷朝歷代尊為“百穀之神”。
(2)統治者高層為民
“荒政”十二條具體內容:
“一曰散利”,貴族讓利、方便百姓,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開倉放糧,幫百姓籌集耕種的糧種。
“二曰薄徵”,減免賦稅。
這兩點,也是後來的歷朝歷代救災的通行方法。
(3)地方官員措施
“三曰緩刑”,對百姓量刑放寬,災民無奈之舉、無心之過,儘量從輕處罰。
“四曰弛力”,官員免除災民力役,讓勞力集中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五曰舍禁”,放開相關河流、山林的禁令,允許百姓捕魚、打獵養家;
“六曰去幾”,免除集市上的交易稅(幾,是器具,衍申數量、買賣之意)。
“七曰眚(shěng)禮”, 就是辦事一切從簡。百姓找官府辦事,省略平時的繁文縟節。上面的領導視察災區,不搞大吃大喝。
(4)落實民生
“八曰殺哀”,以活著的人為重,督促節省喪葬費用;
“九曰蕃樂”,收起樂器,停止娛樂;
“十曰多昏”,鼓勵婚嫁,簡化婚禮程式,減少彩禮陪嫁,方便民間嫁娶,促進人口增長;
(5)安撫民眾
“十有一曰索鬼神”,祭祀鬼神,拜祭天地,為災民祈福。
《荀子》記載:湯旱而禱。
商朝開國之君成湯在位之時,遭遇旱災,祈禱上天,在神靈面前“以六事自責”:請問上天,是我平時處理朝政、管理天下不符合規矩、天意,還是我失德,安排天下百姓勞作太過度了?為何長久沒有雨水,以致到如此地步?
是我的皇室家族太奢靡浪費,還是我的後宮嬪妃干政惹得天怒人怨?為何長久不降雨露,以致有這般嚴重?
是我身邊的大臣貪汙受賄成風,還是我身邊的小人進言太猖狂?為何長久不降甘霖,以致降下這場百姓度日如年的饑荒?
官方祭祀鬼神,既是表面統治者遵守規矩,彰顯仁政愛民之意,也可以減少災民急病亂投醫,相信心懷不軌之人裝神弄鬼,被他們騙取錢財。
“十有二曰除盜賊”,打黑除惡,剷除橫行鄉里、魚肉災民的盜賊。
(6)後世的借鑑
時代在發展,政策在變遷。例如放開河流、山林的禁令。
宋·《救荒活民書》記載:唐虞之時,國用尚簡,上之人取於民者甚少,凡山澤之利,盡在於民。
五帝時代,邦國開支用度,普遍比較節省簡單,對百姓索取很少,山林間的飛禽走獸,河流裡的魚蝦螺蚌,都任憑百姓獲取。
這種管理方法表面是百姓獲利,但也存在一個問題:遇到災荒,君王也不能開倉放糧,賑濟災區,唯一能做的就是祈求上天降下好運氣。
西周制定的十二“荒政”核心內容,3000多年來,一直被後世沿用、借鑑,只是說法不一罷了。例如家喻戶曉的荒年開倉放糧、減免賦稅等等。
還有,幫百姓籌集糧食與種子的“散利”,也是後世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新政的主要內容之一。
另外,饑荒之年,官府督促百姓節省喪葬費用的“殺哀”。彰顯在以“德”“孝”治天下為核心的時代,以努力活著的人為重心的精神,而不是給某人貼上不仁不孝的標籤,讓的失名節者,任其被網暴社死的極端思想,這也體現出當時特殊情況特殊辦理的思維,以及務實做法:禮節,死者為大;錢財,則以活人為重。
這一點,也是儒家思想在當時處處碰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保息六養萬民”
西周,除了災年的十二條“荒政”之外,還有針對具體人群的六條“養民”政策。
《周禮·地官》記載:以保息六養萬民。
為了使自己治下百姓繁衍生息,憑藉為百姓提供生存保障的六條執政措施,以滋養保護治下子民。
(1)“保息六養萬民”的主要內容
一曰慈幼,就是愛護孩子,出資集中收養。對收養孤兒的人家,給予一定的錢財補給。
二曰養老,周代尊老養老的風尚很是盛行。
例如姜子牙、伯夷、叔齊,都是聽說周武王姬昌有“養老”政策,而專程趕到周地。
宋文公即位前後,凡是年紀在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照顧有加,沒有不送東西的,還按時令節氣給老人送去珍貴食品(年自七十以上,無不饋詒也,時加羞珍異《左傳》)。
三曰振窮,四曰恤貧。窮與貧有區別。
窮,是鰥寡孤獨這些沒有勞動能力,又無依無靠之人;貧,是指有勞動能力、但收入微博,不能自足自給、不能養家餬口的人(鄭玄注:“天民之窮者有四,曰鰥、曰寡、曰孤、曰獨”)。
五曰寬疾,是對身體羸弱多病的人,不給他們派力役等任務,讓他們能正常生活(略其事任,保其正命。明·丘浚《大學衍義補》)。
(2)慈善的開端
看了“保息六養萬民”政策的前五條,就會驚奇發現,規定的救濟物件與人群,就是今天的慈善事業與扶貧工作的主要幫扶物件。
西周這些救濟政策,後來為中華文明添磚加瓦的各朝各代都在努力地繼承、完善與發展。
例如,《宋史·食貨志》 記載:京師舊置東、西福田院,以廩老、疾、孤、窮、丐者。
北宋官方在京城修建東西兩個福利院,劃撥500畝糧田,作為兩個福利院的運作經費,福利院救助物件是老人、病人、孤兒、窮人與流浪者。
後了宋英宗趙曙時期,又“增置南、北福田院,並東、西各廣官舍”。同時也多次增加福利院的經費。
《臨安志》:應遺棄小兒。民間有願收養者,月支錢一貫,米三鬥,盡三歲止。
1271年,宋度宗趙禥創辦孤兒院(慈幼局),收養無依無靠的孩子。對收養孩子的家庭,官方每月支付一貫銅錢,加三斗大米,連續給三年。
沒有人家收養的孩子,有官府出資請人照看撫養。如果有願意收養第二個孤兒的家庭,官方登記之後,與收養第一個孩子一樣,發放領養補貼(續有願子之者,從官請,仍給錢米如式)。
(3)給富人戴緊箍咒
“保息六養萬民”政策的第六條是“安富”。
關於,荒年的“安富”政策,北宋·朱申在《周禮句解》中解釋:富者安之,不以富斂暴焉。即讓家財萬貫的大戶人家安分守己,不能讓他們憑藉災荒謀取非法暴利。
明代·丘浚則解釋:富戶人家也應該從事官府的力役 、雜役、軍役,對遵紀守法富人家庭,他們的合法財產,應該得到保護。(平其徭役,保其常產《大學衍義補》)。
不論是哪一種解釋,荒年“安富”的核心思想是:不是安撫富人,而是讓富人安分。是警告富人,不能打災民的主意,不能佔災民的便宜,不能變相盤剝災民的救命錢,否則,你的財產得不到保護。
“安富”這一點,也是一直使用至今,即打擊發國難財的不法商人。
四、邦國內部“移民移粟”
春秋戰國時期,發生大型饑荒瘟疫災難,周王室與諸侯除了十二“荒政”與“六養萬民” 之外,還有在邦國內部搞大移民,或糧食調運支援災區等輔助措施。(大荒、大札,則令邦國移民、通財《周禮句解》)。
(1)啟動移民機制的標準
《周禮·地官·》:廩人若食不能人二鬴,則令邦移民,就谷詔王殺邦用。
國家糧庫的主要功能,是給公務員發工資,救濟災民,支撐戰爭、撫卹軍屬。
管理糧庫的人,主要責任,就是依據存糧與收成情況,核算、制定適用於豐年或荒年的開支標準(也包括君王的開支),並隨時向最高領導彙報。
如果糧食足夠全國每個成年人每月四鬴(fǔ)的糧食,屬於人人歡喜的上等好年景;如果每人每月平均三鬴的糧食,則屬中等年份;倘若每一個成人每個月的糧食只有二鬴,則屬於凶荒之年。最高權力機關就下令啟動災區移民機制、及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減省開支的應急措施,同時硬性規定預留修城勞役、軍隊將士以及祭祀天地神靈所用的必備糧食。
據《周禮·考工記》介紹:"鬴,六鬥四升也。按漢代度量計算,兩鬴粟谷,大約相當於今天的77公斤。
成人月均二鬴(約77公斤)帶殼糧食的年份,就不能坐等甘霖。必須啟動最勞神費力的救災措施——移民,將災民遷移到沒有荒災的地方,去開發新的土地、抓緊農時生產。
(2)梁惠王談“移民移粟”
對於移民工作,齊國管仲認為注重堵與疏,不能粗暴簡單地搞一刀切。不論災區百姓,是不是願意遷移,都要耐心講清政策,陳明利害關係,千萬不要非打即罵。官府出物出錢出氣搞移民,如果搞得天怒人怨,讓百姓記恨官府,就得不償失。(不明於決塞,而欲毆眾移民,猶使水逆流。《管子》)
少數真有特殊情況的災民,不願遷移,也可以與老人一起留在原地,饑荒之地以後還是需要人耕種。
《孟子》: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前320年,魏國樑惠王對孟子推心置腹坦言:我治理家國,已經算是盡心盡力了。比如,黃河以北發生了饑荒,我就把那裡的老百姓遷移到黃河以東地區,還把河東的糧食,調運到災區河內,供給不適合或不願意搬移的老人與孩子;如果河東遇到饑荒,我也是這樣做的。
孟子沒有直接評價梁惠王的做法,但與孟子、梁惠王同時期、與墨子齊名的楊朱則肯定了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救災舉措,說移民、移粟是十二“荒政”的傳承與發展(移民移粟,荒政之所不廢也《孟子集註》)。
五、運糧通財
梁惠王對孟子說的“移民移粟”,是邦國內部解決荒災與饑民的措施。還有關係友好的邦國之間相互“通財”,相等與今天的有償援助。
(1)齊心協力拱衛周王
《春秋左傳》:冬,京師來告飢。公為之請糴於宋、衛、齊、鄭,禮也。
前715年,周恆王給魯國發來的告急檔案,說都城洛陽出現饑荒。
上天之子——周王,把都城(京畿jī )以外的地區土地和臣民,封賜給子孫、功臣與少數前朝後代,建立起許多諸侯國,鎮守疆土,周王則是天下共主。各諸侯有拱衛周王室的義務,有隨周王出征、祭祀、弔喪的責任。
如今,周王都城遭到饑荒,諸侯出手相助,義不容辭。
魯隱公接到周恆王的書信,向諸侯宋、衛、齊、鄭發出倡議書,一起集資,按禮儀政策籌集糧食,運往都城。
(2)兄弟友邦仗義相助
《左傳》:冬,晉荐饑,使乞糴於秦。
《左傳》:晉飢,秦輸之粟。
前648年冬,晉國發生大饑荒。第二年派人向秦國發出購買糧食的求援請求。
當時秦國也不富裕(秦國進行商鞅變法,富國強兵是300多年之後的事),因秦晉之間通婚已有30年,正是秦晉之好的良好發展時期。出於禮義,秦穆公毫不猶豫地調運糧食支援晉國。
《左傳》:夏,歸粟於蔡
前505年夏天,魯定公集中糧食,支援發生災荒缺糧的蔡國,以救濟急難。
魯蔡兩國屬姬姓兄弟之邦。魯國是周公旦長子伯禽的封地,蔡國則是周公旦次子蔡仲的封地。
周公旦,史稱周公,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與周武王是同母兄弟。周武王去世後,周公輔政年幼的周成王繼位治理天下。
(3)庫存不足求援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邦國之間的運糧通財都是十分火急之事
《左傳》冬,飢。臧孫辰告糴於齊,禮也。
前666年冬,魯國發生饑荒,麥子稻禾顆粒無收,大臣臧孫辰心急如焚,個人趕到齊國,私自主張表達了魯國救濟饑荒的購糧請求。
儘管沒有看到魯莊公親筆簽發的正式文書,因臧孫辰承奏的魯國饑荒屬實,按當時禮儀制度,他的購糧求援,符合諸侯之間的契約精神。故而齊桓公答應了臧孫辰的求援(臧孫辰告糴於齊,告,然後與之《穀梁傳》)。
另外,按當時的規定,邦國糧庫“必有三年之委”,如果“無三年之畜,曰國非其國也”(如果邦國沒有足夠三年開支的積餘存糧,就不算一個是可以正常發展的諸侯國)。如果存糧低於三年用度的警戒線,任何時候發生災荒,就屬於饑荒之年,可以向天下諸侯友邦發出救災購糧的請求。
所以,這次臧孫辰“不稱使”(不是魯莊公派遣的使者)私自向齊國購糧求援,不但沒有被魯莊公責罰,還得到“君子之為國”的美名。
六.對富人“勸分”
春秋戰國時期,除了十二“荒政”、“六養萬民”政策,以及“移民移粟”、“告糴通財”之外,也出現了諸侯向貴族富戶之家邀請“勸分”之策。
“勸分”,就是饑荒之年,地方官員得到朝廷批示後,代表官府,遊說商賈富戶,將錢財糧食拿出來一部分,接濟鄉里的窮苦人家。災情過後,官府依據登記註冊的情況,再對他們做出相應的補償。
“勸分”,是諸侯自己內部興起來的行之有效的救災應急措施,不屬於當時的禮樂制度條款。
(1)救災應急之策
歷史上最早的“勸分”,是被荒年逼出來的智慧,是包含仁道的應急之策。
《左傳》:夏,大旱。公欲焚巫尫(wāng)。
前638年,夏季,魯國大地發生了大規模旱災。魯僖公心急如焚,想要燒死那些祈禱請雨而不見成效的巫人,和朝天躺臥的不吉利的病人。
天旱導致饑荒,諸侯焚燒巫尫求雨,是當時的慣用做法。
巫,是女巫,焚燒她們,是因為她們主持求雨而失敗。
尫,是隻能面朝天躺臥的病人。焚燒他們,是因為當時流傳上天覺得這些病人可憐,不忍心下雨,怕雨水灌進了他們的鼻子。
《左傳》:臧文仲曰:非旱備也。修城郭,貶食省用,務穡勸分,此其務也。
大臣臧文仲對魯僖公說:“您說的這些,不是應對旱災的辦法。現在我們當務之急,就是啟動救災應急制度,積極修整城牆軍務,號令全國上下節衣縮食,減省開支,共渡難關。
一方面號召大家繼續致力農事、另一方面規勸富人拿出一些錢糧,施捨給災民。這才是我們眼下最需要去做的事情。
至於您說的那幾個能說會道幹不了正事的女巫、和那些令人同情的病人,能做什麼壞事?您朝他們撒氣也沒有用。如果老天爺真的同意您收拾他們,也就不會讓他們活在這個世上;再說回來,如果他們真的像大家所說的,能造成旱災,您燒死了他們,只會違背天意,導致災荒更加嚴重。
魯僖公採納了臧文仲的建議。這一年雖然鬧饑荒,由於應對及時、恰當,並沒有給魯國百姓造成損害(公從之。是歲也,飢而不害)。
(2)荒年備戰
上面,臧文仲為魯僖公獻計獻策時,提到了“修城郭”。
對此,西漢服虔解釋:國家凶荒,則無道之國乘而加兵,故脩城郭為守備也。
意思是,有某一個諸侯國面臨饑荒,有諸侯國是傾囊相助雪中送炭,還有不講江湖道義的諸侯國落井下石、趁別人國庫空虛,發動侵略戰爭。
故而,越是凶荒之年,越發需要修城儲糧,積極備戰,防備不良諸侯入侵。國庫充盈,反而沒有什麼人敢上門欺負。這也是國庫存糧,最少應該保持足夠支付三年開銷的原因。
(3)晉文公親自“勸分”
臧文仲在魯國“勸分”兩年之後,晉文公重耳也實行“勸分”。
前637年九月,重耳帶著一群忠心耿耿的隨行人員回國繼位,就是晉文公。
歷盡磨難的重耳成為一國之君,首先,當然是對自己不離不棄、捨生忘死的隨從論功行賞。
重耳離開了19年,要掌握政權,必須另闢蹊徑,取得老百姓的支援,對百姓廣施恩惠。
可取信於民,物資錢財從哪裡來?
於是,重耳發表演講,宣佈“棄責薄斂,施捨分寡。救乏振滯,匡困資無。輕關易道,通商寬農”(《左傳》)。
重耳的意思是,我們晉國的貴族富人,都應該以天下為己任,自行廢除以前給老百姓的債務,多多救濟一下孤苦伶仃的窮人。另外,我決定減輕小生意人的關稅,修建國內道路橋樑,大商人貿易創造便利條件;同時免除農民的部分勞役,大力鼓勵發展農業。
為了實現以上目標,只有我們的貴族富人省吃儉用,勇於於擔起他們應有的社會責任,為國富民強出錢出力,才能促進我們晉國的農商全面大發展(懋mào穡勸分,省用足財)。
重耳的“勸分”,雖是為了籠絡民心、打擊貴族財力,而不是荒年救災,但還是在救濟窮苦大眾,促進國家繁榮,這也的確拉開了晉國百年霸業。
七、“通財”救濟不和諧的音符
當然,周朝時期的“荒政”、“六養萬民”,及“移民移粟”、“告糴通財”等救災應急制度,雖然非常完善,但也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例如官員欺上瞞下,相關政策不能很好地落實
特別是,周代分封諸侯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不講道義的諸侯越來越多。
(1)晉惠公以怨報德
例如,前面提到的,晉國發生大饑荒,秦國雖然也不富裕,但秦穆公依然遵從“救災恤鄰”之道,調運糧食支援晉國。
然而,兩年後(即前646年),秦國發生了大饑荒,向晉國求援購糧。而胡亂執政的晉惠公過河拆橋、以怨報德,不僅僅拒絕了秦國的求援,還對大兵秦國壓境。(冬,秦飢,使乞糴於晉,晉人弗與《左傳》)
結果秦國出兵,反而俘虜了忘恩負義的晉惠公(晉惠公當初登上晉國國君寶座,秦國也花費了很大精力)。
第二年,晉國用黃河以西土地,才換得晉惠公回國。
此後,秦國不惜代價,將流亡在外的重耳,從楚國接來,送回晉國當國君,這才讓如今家喻戶曉的“秦晉之好”得以延續百年之久。
如果說其他諸侯國是趁人之危發動戰爭,那麼越國,則是直接透過借糧,為自己發動戰爭去勝利創造條件。
(2)勾踐借饑荒滅吳
梁惠王與孟子談“移民移粟”的二十年之後,越王勾踐藉助饑荒,滅掉了吳國。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臣觀吳王政驕矣,請試嘗之貸粟,以卜其事。
前484年,越國遭遇饑荒,將計就計,依從文種的策略,恭謙地向吳國借糧,再見機行事,看如何出招對付宿敵吳國。
吳王夫差志大才疏,為圖一時虛名,不顧國記憶體糧也不多的實際情況,就借出了糧食。
《吳越春秋》記載:越王粟稔,揀擇精粟而蒸還於吳。
很快,越國莊稼成熟了,也到了還債的時候了。越王勾踐命令挑選上好的谷粟,將其蒸熟再還給吳國。
兩年後,即前482年,吳國也發生饑荒。而好大喜功的吳王夫差卻率領精兵北上黃池,與諸侯會盟。勾踐乘吳國後方空虛而出兵,殺死了吳國留守太子。從此,吳國一蹶不振。
最後,經過十年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又花了十年的時間,滅掉了比自己強大的吳國。
《史記》只記載了當時越國別有用心的借糧(以卜其事)情況,沒有提及向吳國還糧的事。由此可見,吳國的饑荒與越王勾踐歸還的蒸熟谷粟沒有多大的關係,之時不是引發饑荒的主要因素。
★結尾
春秋戰國時期,雖然禮崩樂壞,不時出貪官汙吏,甚至出現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的戰爭,但救災濟民的思想從來沒有間斷過。
(即使是今天,世界上也有許多國家面對饑荒,也沒有達到三千年前周朝救災濟民的思想高度)
後來,歷朝歷代,有爭權奪利也好,有中飽私囊也罷,但主流執政思想,都不謀而合地繼承與發揚了西周救濟饑荒的制度與政策。
儘管每一個時代都有人感嘆“人心弗古”,但從三皇五帝到今天,五千多年來,慈善個人與救濟窮苦的執政理念一直都在中華文明的血液中流淌。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隨著2700年前富人“勸分”慈善救濟的出現,民間個人慈善事業也出現了。
例如,成語故事“嗟來之食”中,齊國饑荒,在路邊擺攤,救濟流民的黔敖,就是中國最早的民間慈善家代表。從而使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紐帶更進一步。
總之,互幫互助救貧扶困,精誠團結共渡難關,就是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凝聚力,就是中華文明愈挫愈強永葆青春的動力源泉。